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0040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10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珩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包括磨头体、前导向组和后导向组和至少三个磨削组;所述前导向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的前端,所述后导向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的后端,所述至少三个磨削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上,且位于所述前导向组和所述后导向组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多级磨削铰珩头,具有铰刀与珩磨头合二为一的整体性功能,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珩磨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内孔精珩磨加工方面,通常采用单锥面支撑油石座的普通珩磨头和双锥面支撑油石座的单进给或双进给?行磨头。这些?行磨头对于连续内孔的加工均可达到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较理想的粗糙度,不足之处是普通珩磨头在珩磨内孔时只能保证尺寸精度而无法保证位置精度,同时因其自身结构的原因无法制作成较长尺寸,也难以保证同时珩磨多个同轴孔时所需的面接触。所以,对于大间距、间断排布的多个同轴同径内孔如发动机曲轴孔,因不同孔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不同轴现象,如果仍采用普通珩磨头珩磨同轴多孔时会因为各孔的磨削几率不同而无法消除不同轴现象,而且当普通珩磨头珩磨不同的孔时会产生卡滞现象,甚至无法进行正常珩磨加工。鉴于此,对于这种间断的同轴多孔,一般先采用铰刀进行铰孔,在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的同时提高形位精度如同轴度、圆度和圆柱度,再采用珩磨头进行珩磨,以获得理想的尺寸精度、粗糙度精度和网纹参数,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加工周期较长且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珩磨头无法保证形位精度和难以对大间距、间断排布的多个同轴同径内孔进行珩磨加工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包括磨头体、前导向组和后导向组和至少三个磨削组;所述前导向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的前端,所述后导向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的后端,所述至少三个磨削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上,且位于所述前导向组和所述后导向组之间;所述至少三个磨削组依次沿所述磨头体的轴向分布;所述前导向组包括多个前导向护板,多个所述前导向护板沿所述磨头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后导向组包括多个后导向护板,多个所述后导向护板沿所述磨头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磨削组包括多个油石座以及与所述多个油石座一一对应的多个油石条,所述油石条固定在所述油石座上;所述多个油石座沿所述磨头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油石座能够沿所述磨头体的径向涨缩。进一步地,还包括锥体,所述锥体穿设在所述磨头体的内腔中,且所述锥体能够沿所述磨头体的轴向方向做往复运动,用于使所述油石座沿所述磨头体的径向涨缩。进一步地,所述锥体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圆锥面,所述油石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圆锥面相对应的倾斜面。进一步地,所述油石座的两个相对的端部的外表面设置有紧固凹槽,紧固凹槽中设置有紧固弹簧,用于当所述油石座沿所述磨头体的径向涨出后,使所述油石座缩回。进一步地,所述磨头体的内腔中安装有恢复弹簧,用于当所述锥体向前运动而使所述油石座沿所述磨头体的径向涨出后,使所述锥体向后运动。进一步地,所述磨头体的前端的内腔中安装有弹簧固定轴,所述恢复弹簧设置在所述弹簧固定轴和所述锥体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磨头体的前端安装有导向套。进一步地,所述磨头体的后端的内腔中设置有调整套,用于驱动所述锥体向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锥体的轴向方向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磨头体上设置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中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相对应的限位螺钉,用于限制所述锥体在所述磨头体的轴向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前导向护板和所述后导向护板的材料均为硬质合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多级磨削铰珩头,具有铰刀与珩磨头合二为一的整体性功能,在对大间距、间断排布的多个同轴同径内孔如发动机曲轴孔进行精密加工时,由于前导向护板具有铰刀的功能,可先利用前导向护板进行铰孔,在去除大部分加工余量的同时保证了不同孔间的同轴度、圆度和圆柱度要求,再以前导向护板为导向利用涨出的油石条对多孔进行珩磨加工,可保证不同孔达到相同的尺寸精度、粗糙度精度和网纹参数要求,特别是在此加工过程中只需一次装卡,在一个工作循环中一次性地完成铰孔和珩孔两个工艺过程,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级磨削铰珩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级磨削铰珩头的左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多级磨削铰珩头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锥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调整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磨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11为图9中沿B-B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1-磨头体;102-前导向护板;103-后导向护板;104_油石座;105_油石条;106_维体;107-圆锥面;108-紧固凹槽;109-紧固弹簧;110-圆周凹槽;111-恢复弹簧;112-弹簧固定轴;113-导向套;114-清洁套;115-调整套;116-钢珠;118-限位凹槽;119-限位螺钉; 120-缓存凹槽;121 -导向板槽;122-涨出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包括磨头体101、前导向组和后导向组和至少三个磨削组;前导向组设置在磨头体101的前端,后导向组设置在磨头体101的后端,至少三个磨削组设置在磨头体101上,且位于前导向组和后导向组之间;至少三个磨削组依次沿磨头体101的轴向分布;前导向组包括多个前导向护板102,多个前导向护板102沿磨头体101的周向均匀分布;后导向组包括多个后导向护板103,多个后导向护板103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磨削铰珩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头体、前导向组和后导向组和至少三个磨削组;所述前导向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的前端,所述后导向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的后端,所述至少三个磨削组设置在所述磨头体上,且位于所述前导向组和所述后导向组之间;所述至少三个磨削组依次沿所述磨头体的轴向分布;所述前导向组包括多个前导向护板,多个所述前导向护板沿所述磨头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后导向组包括多个后导向护板,多个所述后导向护板沿所述磨头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磨削组包括多个油石座以及与所述多个油石座一一对应的多个油石条,所述油石条固定在所述油石座上;所述多个油石座沿所述磨头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且所述油石座能够沿所述磨头体的径向涨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学东徐建华麦瑞缨麦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市恒益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