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充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6424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充电电路,其包括PMOS开关管(Q1)、二极管(D1)、蓄电池、用以检测蓄电池两端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MCU)和过充保护单元。所述PMOS开关管(Q1)的源极与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PV+)连接,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栅极与过充保护单元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蓄电池和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MCU)与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和过充保护单元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避免单片机控制单元发生异常的光伏充电电路
技术介绍
光伏离网系统控制器充电电路中,单片机承担着充放电管理、系统指示和放过充保护的重要作用。如图1所示为目前较为常见的光伏力网系统充电电路,一般情况下,单片机通过直流变换器直接从蓄电池端取电。但是,从该图中可以看出,由于蓄电池的充电环节受单片机MCU控制,并且单片机又需要由蓄电池供电,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导致蓄电池严重过放而造成给单片机的供电异常,进而充电过程不能进行,出现死机现象,使得只能拆机对蓄电池进行直充方能恢复使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光伏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单片机控制单元发生异常死机的光伏充电电路。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充电电路,其包括PM0S开关管(Q1)、二极管(D1)、蓄电池、用以检测蓄电池两端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MCU)和过充保护单元;其中,所述PM0S开关管(Q1)的源极与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PV+)连接,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栅极与过充保护单元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二三极管(Q5);第一电阻(R1)的1端与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PV+)、第三电阻(R3)的1端和PM0S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2端与第二电阻(R2)的1端、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2端与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PM0S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的2端、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光伏电池组件的负极(PV-)连接;第四电阻(R4)的1端与单片机控制单元(MCU)连接,2端与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R2)的阻值;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蓄电池和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MCU)与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第一电阻(R1)的阻值的至少五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五电阻(R5)的1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蓄电池的正极连接,2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1端和单片机控制单元(MCU)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2端分别与蓄电池的负极、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光伏电池组件的负极(PV-)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五电阻(R5)的阻值大于第六电阻(R6)的阻值。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单片机控制单元(MCU)之间还设置有DC/DC转换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光伏充电电路中的单片机控制单元(MCU)仍承担着充放电管理及保护的重要作用,并采用DC/DC转换器从蓄电池取电,但是,本技术中单片机控制单元(MCU)对于充电管理只通过过充保护单元负责过充保护功能,只有当单片机控制单元(MCU)接收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蓄电池电压高于设置的阈值时才通过过充保护单元断开PM0S开关管(Q1),而正常情况下的充电通过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入控制。由此可有效避免了在蓄电池严重过放的情况下单片机控制单元(MCU)出现死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光伏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光伏充电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例所做出的结构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2所示为本技术光伏充电电路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光伏充电电路包括PM0S开关管(Q1)、二极管(D1)、蓄电池、用以检测蓄电池两端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MCU)和过充保护单元。其中,所述PM0S开关管(Q1)的源极与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PV+)连接、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栅极与过充保护单元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二三极管(Q5)。所述第一电阻(R1)的1端与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PV+)、第三电阻(R3)的1端和PM0S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2端与第二电阻(R2)的1端、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2端与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PM0S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的2端、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光伏电池组件的负极(PV-)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1端与单片机控制单元(MCU)连接,2端与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R2)的阻值。其中,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设置为所述第一电阻(R1)阻值的至少五倍,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为100K Ω,第二电阻(R2 )的阻值为510K Ω。采用第二电阻(R2 )的阻值大于第一电阻(R1)的阻值设置,可通过该阻值关系改变输入电压开通阈值,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光伏电池组件的分压,保证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高于开通电压,进而使得PM0S开关管(Q1)处于导通状态。所述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包括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五电阻(R5)的阻值大于第六电阻(R6)的阻值,以使第六电阻(R6)两端的电压与单片机控制单元(MCU)的电压相匹配。其中第五电阻(R5)与第六电阻(R6)的阻值大小可为5:1。具体地,所述第五电阻(R5)的1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和蓄电池的正极连接,2端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1端和单片机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六电阻(R6)的2端分别与蓄电池的负极、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光伏电池组件的负极(PV-)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还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此外,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和单片机控制单元(MCU)之间还设置有DC/DC转换器。综合图2及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光伏充电电路的工作原理为:采用第二电阻(R2)的阻值大于第一电阻(R1)的阻值设置,可通过该阻值关系改变输入电压开通阈值,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对光伏电池组件的分压,保证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高于开通电压,进而使得PM0S开关管(Q1)处于导通状态;然而,虽然PM0S开关管(Q1)处于导通状态,也只有当输入的电压值大于蓄电池电压和二极管(D1)的压降之和的情况下才能发生充电动作。当单片机控制单元(MCU)通过电池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蓄电池电压达到过充保护阈值时,发出高电平,使得第二三极管(Q5)导通,从而拉低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电压,进而使得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充电电路包括PMOS开关管(Q1)、二极管(D1)、蓄电池、用以检测蓄电池两端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单元、单片机控制单元(MCU)和过充保护单元;其中,所述PMOS开关管(Q1)的源极与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PV+)连接,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栅极与过充保护单元连接;所述过充保护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连接的第三电阻(R3)和第一三极管(Q3)、第四电阻(R4)和第二三极管(Q5);第一电阻(R1)的1端与光伏电池组件的正极(PV+)、第三电阻(R3)的1端和PMOS开关管(Q1)的源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2端与第二电阻(R2)的1端、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第二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2端与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PMOS开关管(Q1)的栅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R2)的2端、第二三极管(Q5)的发射极、光伏电池组件的负极(PV‑)连接;第四电阻(R4)的1端与单片机控制单元(MCU)连接,2端与第二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R2)的阻值;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蓄电池和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连接;所述单片机控制单元(MCU)与电池电压检测单元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广川翟寿缙李明科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