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降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63399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喷雾降尘系统。其包括水泵、主管路和多个支路;所述水泵与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多个支路;所述支路远离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喷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喷雾降尘系统,通过水泵将水抽进主管路中,进而进入到支路,再从设置在支路上的喷雾器中喷出,形成雾化的水气降落,降落的水气将空气中的扬尘吸收,使扬尘随水气一同降落,达到降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雾降尘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且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达到了绿色施工倡导的节能节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而言,设及一种喷雾降尘系统
技术介绍
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开放性 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粉粒体在输送及加工过程中受到诱导空气流、室内通风造成的流动空气及设备运 动部件转动生成的气流,都会将粉粒体中的微细粉尘首先由粉粒体中分离而飞扬,然后由 于室内空气流动而引起粉尘的扩散,从而完成了从粉尘产生到扩散的过程。 扬尘容易使空气污浊,影响环境。对人体也有危害,如支气管炎,肺癌。 扬尘控制是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长远举措,近年来各级管理部口加大力度整治 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扬尘控制是否到位体现了建筑施工现场绿色文明施工的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现场一般采用人工洒水降尘的办法,如洒水车,每间隔1~2小时洒水一 次。需配专职洒水工循环洒水,工作效率低,洒水不均匀,且只能对路面进行降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降尘系统,W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喷雾降尘系统,包括水累、主管路和多个支 路; 所述水累与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连通; 所述主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多个支路; 所述支路远离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喷雾器。 进一步的,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遥控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进一步的,所述主管路上设置有减压阀。进一步的,所述主管路上连通设置有泄流管;所述泄流管上设置有铜闽阀。进一步的,所述主管道设置在方钢立柱上,用于使所述主管道与地面产生一定距 离。进一步的,所述方钢立柱上设置有角钢支架; 所述角钢支架与所述支路连接,用于将所述支路支撑到与地面成锐角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器为高压园艺喷雾器; 所述高压园艺喷雾器的喷头为单孔、两孔、=孔或四孔。 进一步的,各个所述喷雾器之间的距离《4m。进一步的,喷雾降尘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器;所述中央控制器与所述水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水累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提供的喷雾降尘系统,通过水累将水抽进主管路中,进而进入到支路, 再从设置在支路上的喷雾器中喷出,形成雾化的水气降落,降落的水气将空气中的扬尘吸 收,使扬尘随水气一同降落,达到降尘的目的。本技术的喷雾降尘系统操作简单,使用 方便,效果良好,且具有环保无污染的特点,达到了绿色施工倡导的节能节材的目的。【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W根据运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喷雾降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喷雾降尘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喷雾降尘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阳〇3U 1:水累 2:主管路 3:减压阀 W巧 4:过滤器5:遥控电磁阀6:泄水管 7:铜闽阀8:支路 9 :喷雾器【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 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 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屯、"、"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 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 的方位、W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 一"、"第二"、"第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W是固定连接,也可W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 地连接;可W是机械连接,也可W是电连接;可W是直接相连,也可W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W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W具体情况理解上述 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雾降尘系统,包括水累1、主管路2和多个 支路8 ; 所述水累1与所述主管路2的一端连通; 所述主管路2的另一端连通多个支路8; 所述支路8远离所述主管路2的一端设置有喷雾器9。 先将主管路2架设在施工现场的半空中,在主管路2上设置多个支路8,在每个支 路8上均设置有喷雾器9,喷雾器9的数量尽量多的覆盖施工现场的扬尘区域。 通过水累1给主管路2供水,主管路2再将水送入到各支路8中,进而通过喷雾器 9将水喷出,在施工现场形成水雾,进而通过水雾达到降尘的目的。 给主管路2供水时,可W是水累1抽取的水可W是水箱或储水池中的水进行供水, 也可W是直接将主管路2与消防水管连通,通过消防水管给主管路2供水。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主管路2上设置有遥控电磁阀5。 在主管路2上设置遥控电磁阀5,通过遥控电磁阀5的设置,能够远程控制系统的 开启。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主管路2上设置有过滤器4。 在主管路2上设置过滤器4,通过过滤器4将水累1抽进主管路2中的水进行初步 过滤,避免水中的杂志在经过喷雾器9的时候,对喷雾器9造成堵塞,进而影响到正常的降 尘工作。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主管路2上设置有减压阀3。 当水累1出口的水压过大时,可W通过减压阀3对主管路2中的水流压力进行减 压,确保系统在合适的工作压力下运行,进而避免主管路2由于压力过大而崩坏的情况出 现。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主管路2上连通设置有泄水管6 ; 所述泄水管6上设置有铜闽阀7。 当在冬天的时候,如果整个系统在没有使用的状态下,需要将系统内的水排出,W 免管路内的水受到溫度的作用,将整个系统的管路冻裂或结冰后体积增大而将整个系统的 管路撑裂。因此,在主管路2上连通设置泄水管6,同时在泄水管6上设置铜闽阀7,在冬天 不使用本技术的喷雾降尘系统时,打开铜闽阀7,通过泄水管6将整个喷雾降尘系统中 的水排出,有效的保证了喷雾降尘系统的管路的寿命。 泄水管6的一端连通主管路2,另一端可W是直接将主管路2的水排出,也可W是 通过水箱等进行回收,或者是将泄水管6与水累1抽取的储水池连通,将水流进储水池中, 再通过水累1抽取出来,已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主管道设置在方钢立柱上,用于使所述主管道与地面产 生一定距离。 阳化5] 主管路2通过方钢立柱架设起来,保证了主管路2的高度,同时也通过方钢立柱保 证了主管路2在架设起来后的稳定性。 方钢立柱的高度不能太矮,否则降尘的效果不明显,也不能太高,否则不仅需要消 耗大量的资源,还增加了施工的难度。正常的方钢立柱的高度在4米左右。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方钢立柱上设置有角钢支架; 所述角钢支架与所述支路8连接,用于将所述支路8支撑到与地面成锐角的角度。 通过角钢将支路8支撑起一定的角度,从而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雾降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泵、主管路和多个支路;所述水泵与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主管路的另一端连通多个支路;所述支路远离所述主管路的一端设置有喷雾器;所述主管道设置在方钢立柱上,用于使所述主管道与地面产生一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冬李凤君马铨斌汪美奎陈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