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95912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03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驱动电路,仅通过选择信号(Select)控制传输门(TG1或TG2)工作,实现了有效脉冲触控驱动信号(TXH)和恒压低电位信号(TXL)的输出,相比于现有技术简化了电路结构,减少了多个元器件和两条控制信号,从而减少了触控驱动电路占用的布局空间,减小了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有助于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1de,0LED)等平面显示装置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触控面板(Touch panel)提供了一种新的人机互动界面,其在使用上更直接、更人性化。将触控面板与平面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形成触控显示面板,能够使平面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功能,可通过手指、触控笔等执行输入,操作更加直观、简便。触控显示面板通常分为分离式触控显示面板和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其中,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是将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结合为一体,并将触控面板功能嵌入到显示面板内,使得显示面板同时具备显示和感知触控输入的功能。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相比于分离式触控显示面板具有更轻薄、透过率和对比度更佳、及成本较低的优点。在嵌入式触控显示面板中又包括混合内嵌型(Hyrid In Cell)触控显示面板,即在阵列基板一侧利用公共电极形成触控驱动电极,在彩膜基板一侧利用背镀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 TO)形成触控感应电极。目前使用的混合内嵌型触控显示面板在阵列基板一侧制作有类似于G0A电路的驱动电路使得触控驱动电极逐行扫描。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混合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级触控驱动单元,每一级触控驱动单元均包括:级传单元100、选择单元200、及输出单元300 ;设N为正整数,除第一级触控驱动单元外,在第N级触控驱动单元中:所述级传单元100包括:第一非门F1,所述第一非门F1的输入端接入第Μ条时钟信号CK(M),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三态非门SF1的低电位控制端和第二三态非门SF2的高电位控制端;第一三态非门SF1,所述第一三态非门SF1的输入端接入上一级第N-1级触控驱动单元的级传信号ST(N-l),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出端,高电位控制端接入第Μ条时钟信号CK(M),低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一非门F1的输出端;第二三态非门SF2,所述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非门F2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三态非门SF1的输出端,高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一非门F1的输出端,低电位控制端接入第Μ条时钟信号CK(M);第二非门F2,所述第二非门F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三态非门SF1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入端并输出本级级传信号ST (N);第一 P型薄膜晶体管T1,所述第一 P型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复位信号Reset,源极电性连接于恒压高电位VGH,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非门F2的输入端;以及与非门YF1,所述与非门YF1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非门F2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接入第M+1条时钟信号CK(M+1),输出端输出选择信号Select ;所述选择单元200包括:第三非门F3,所述第三非门F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与非门YF1的输出端,接入输出选择信号Select,输出端电性于第四非门F4的输入端;第四非门F4,所述第四非门F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 N型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第二 N型薄膜晶体管T2,所述第二 N型薄膜晶体管T2的源极电性连接于恒压低电位VGL,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五非门F5的输入端;第一传输门TG1,所述第一传输门TG1的高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三非门F3的输出端,低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四非门F4的输出端,输入端接入第一控制信号TXSW,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五非门F5的输入端;第二传输门TG2,所述第二传输门TG2的高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三非门F3的输出端,低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四非门F4的输出端,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一控制信号TXSW,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九非门F9的输入端;以及第三传输门TG3,所述第三传输门TG3的高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四非门F4的输出端,低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三非门F3的输出端,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控制信号HRSW,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九非门F9的输入端;所述输出单元300包括:第五非门F5,所述第五非门F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六非门F6的输入端;第六非门F6,所述第六非门F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七非门F7的输入端;第七非门F7,所述第七非门F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四传输门TG4的低电位控制端;第八非门F8,所述第八非门F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五非门F5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四传输门TG4的高电位控制端;第四传输门TG4,所述第四传输门TG4的输入端接入有效脉冲触控驱动信号TXH,输出端电性连接于驱动输出端OUT (N);第九非门F9,所述第九非门F9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十非门F10的输入端;第十非门F10,所述第十非门F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十一非门F11的输入端;第十一非门F11,所述第十一非门F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五传输门TG5的高电位控制端;第十二非门F12,所述第十二非门F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九非门F9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五传输门TG5的低电位控制端;以及第五传输门TG5,所述第五传输门TG5的输入端接入恒压低电位信号TXL,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电路输出端OUT (N)。在图1所示的现有的混合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路中,与非门YF1的输出端输出的选择信号Select配合第一控制信号TXSW和第二控制信号HRSW来控制触控驱动电路工作在不同的模式:当选择信号Select为低电位,第一控制信号TXSW为高电位时,实现逐级输出有效脉冲触控驱动信号TXH ;当选择信号Select为高电位,第二控制信号HRSW为低电位时,输出恒压低电位信号TXL ;当选择信号Select为高电位,第二控制信号HRSW也为高电位时,该触控驱动电路处于高阻态工作模式。上述现有的混合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驱动电路虽然能够有效降低集成电路的输出端口的数量,但是其采用的信号和器件过多,导致该触控驱动电路占用的布局空间过多,不利于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驱动电路,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简化电路结构,减少元器件数量和信号数量,减少触控驱动电路占用的布局空间,从而减小触控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实现触控显示面板的窄边框设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控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级触控驱动单元,每一级触控驱动单元均包括:级传选择单元、及输出单元;设N为正整数,除第一级触控驱动单元外,在第N级触控驱动单元中:所述级传选择单元包括:第一非门,所述第一非门的输入端接入第Μ条时钟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三态非门的低电位控制端和第二三态非门的高电位控制端;第一三态非门,所述第一三态非门的输入端接入上一级第Ν-1级触控驱动单元的级传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三态非门的输出端,高电位控制端接入第Μ条时钟信号,低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一非门的输出端;第二三态非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控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联的多级触控驱动单元,每一级触控驱动单元均包括:级传选择单元(10)、及输出单元(20);设N为正整数,除第一级触控驱动单元外,在第N级触控驱动单元中:所述级传选择单元(10)包括:第一非门(F1),所述第一非门(F1)的输入端接入第M条时钟信号(CK(M)),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三态非门(SF1)的低电位控制端和第二三态非门(SF2)的高电位控制端;第一三态非门(SF1),所述第一三态非门(SF1)的输入端接入上一级第N‑1级触控驱动单元的级传信号(ST(N‑1)),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出端,高电位控制端接入第M条时钟信号(CK(M)),低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一非门(F1)的输出端;第二三态非门(SF2),所述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非门(F2)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三态非门(SF1)的输出端,高电位控制端电性连接于第一非门(F1)的输出端,低电位控制端接入第M条时钟信号(CK(M));第二非门(F2),所述第二非门(F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三态非门(SF1)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二三态非门(SF2)的输入端并输出本级级传信号(ST(N));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T1),所述第一P型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复位信号(Reset),源极接入恒压高电位(VGH),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非门(F2)的输入端;以及与非门(YF1),所述与非门(YF1)的第一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非门(F2)的输出端,第二输入端接入第M+1条时钟信号(CK(M+1)),输出端输出选择信号(Select);所述输出单元(20)包括:第三非门(F3),所述第三非门(F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与非门(YF1)的输出端,接入选择信号(Select),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四非门(F4)的输入端;第四非门(F4),所述第四非门(F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五非门(F5)的输入端;第五非门(F5),所述第五非门(F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六非门(F6)的输入端;第六非门(F6),所述第六非门(F6)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传输门(TG1)的低电位控制端及第二传输门(TG2)的高电位控制端;第七非门(F7),所述第七非门(F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四非门(F4)的输出端,输出端电性连接于第一传输门(TG1)的高电位控制端及第二传输门(TG2)的低电位控制端;第一传输门(TG1),所述第一传输门(TG1)的输入端接入有效脉冲触控驱动信号(TXH),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电路输出端(OUT(N));以及第二传输门(TG2),所述第二传输门(TG2)的输入端接入恒压低电位信号(TXL),输出端电性连接于触控驱动电路输出端(OUT(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