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914647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面砖层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第一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第二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土壤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地质级配

技术介绍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栗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为了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需要地质级配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因此,急需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的地质级配,从而解决城市地面内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面砖层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第一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第二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土壤层。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和第二级配砂石层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所述储水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一构件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第一构件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通过梯形槽和梯形凸块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构件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第二构件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二构件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两个第二构件之间设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两个端部为锯齿状,连接构件的端部可插入连通孔内。所述第二构件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所述第二导水层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1:1.2:1.4ο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和第二级配砂石层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5:5-5.5:7.8-8.5:3_3.8:3.5_4.1: 1.3_1.9:2.6_30所述第二级配砂石层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5.5:7-7.6:3-3.8:3-3.8:2-2.5。—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土壤层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 g、第一导水层的上面铺设面砖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率,蓄水能力强:地表下10-20cm处土壤含水率为30.2%,地表下20_3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5.7%,地表下30-4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0.1%,比其他地区普通地质级配的土壤含水率10_20cm为12.2%,20-30cm为9.9%,30-40cm为10.9%有着很大幅度的提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能提尚含水率的地质级配的结构不意图; 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储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面砖层,2-第一导水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4-第二导水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6- 土壤层,7-储水构件,8-第一构件,9-第二构件,10-通孔,11-连接构件,12-梯形槽,13-梯形凸块,14-连通孔,15-端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_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1,石的粒径均为4_6mm ;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I: 1.2:1.4,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根据地形需要,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可从连通孔14内放入。—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穷一穷压半穷,穷穷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I。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_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1)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