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臣专利>正文

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0213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属于起重机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告警模块(2)、电源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红外传感模块(5)、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告警模块(2)、所述激光测距模块(4)、所述红外传感模块(5)、所述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电性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以实现工作作业现场中起重机之间智能控制、从根本上杜绝碰撞事故发生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是专利申请号为2014101751686,申请日为2014.4.28,名称为“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起重机自动控制
,更具体的说,属于一种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桥式起重机和门式起重机通常使用在货场和厂房等环境中,其现场作业环境中通常有若干台桥式起重机或者门式起重机同时在一个轨道上工作,同一轨道上的台桥式起重机或者门式起重机彼此之间通常应该保持合理的安全工作距离。每个桥式起重机或者门式起重机上的操作司机、其通常高度注意被吊装物体的操作工作,而一般容易忽视相邻起重机之间的安全工作距离,这样就造成了同一轨道上的台桥式起重机或者门式起重机彼此之间时有发生碰撞的事故。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起重机之间的碰撞事故、或者起重机与轨道端头之间的碰撞事故,台桥式起重机或者门式起重机通常都要安装防碰撞系统,这些防碰撞系统通常都是机械式结构形式,只能缓解起重机之间碰撞时的冲击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碰撞问题。如何避免起重机之间的碰撞问题,一直是制约本
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有效地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给出了一种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告警模块、电源模块、激光测距模块、红外传感模块、显示模块、断路控制模块;其中: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告警模块、所述激光测距模块、所述红外传感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断路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所述激光测距模块包括激光发射部分、激光接收部分,所述激光发射部分和所述激光接收部分平行地设置在起重机本体上、并与起重机运动方向保持一致;所述红外传感模块包括第一红外线探头、第二红外线探头,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和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对称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A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B相同;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区域S3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的红外线探测区域S4B成一红外线盲区区域S 及一红外线叠加区域S2,所述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夹角C,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之间的距离为氏,所述红外线盲区区域Si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 2同轴线,所述红外线盲区区域S: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 2的轴线与起重机运动方向方向保持一致。根据以上所述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优选,所述告警模块为声光报警电路。根据以上所述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优选,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显示屏幕。根据以上所述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优选,所述控制器可以是DSP控制器。根据以上所述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优选,所述控制器可以是ARM控制器。根据以上所述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优选,所述激光发射部分、所述激光接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和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之间。根据以上所述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优选,所述红外线叠加区域&的夹角C范围为10。-30。。根据以上所述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优选,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之间的距离氏为6-lOcm。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可以实现工作作业现场中起重机之间智能控制、从根本上杜绝碰撞事故发生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红外线检测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的现场使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实施方式1图1是本专利技术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1、告警模块2、电源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红外传感模块5、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 ;其中:控制器1分别与告警模块2、激光测距模块4、红外传感模块5、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电性相连,电源模块3分别与控制器1、告警模块2、激光测距模块4、红外传感模块5、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电性相连,电源模块3可以直接为控制器1、告警模块2、激光测距模块4、红外传感模块5、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提供电源;电源模块3也可以通过控制器1为告警模块2、激光测距模块4、红外传感模块5、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提供电源。告警模块2为声光报警电路,显示模块6为液晶显示屏幕。告警模块2和显示模块6均设置在操作司机的司机室内,方便司机及时看到和听到起重机之间距离的信息。如果控制器1通过激光测距模块4和红外传感模块5判断出前方有起重机必须停车的话,则向告警模块2和显示模块6发送相应的信号,并在起重机即将接近前方起重机时候、控制断路控制模块7切断起重机走行电机的电源以防止发生碰撞事故发生。控制器1可以是DSP控制器。激光测距模块4包括激光发射部分401、激光接收部分402,激光发射部分401和激光接收部分402平行地设置在起重机本体上、并与起重机运动方向保持一致;红外传感模块5包括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第一红外线探头501和第二红外线探头502对称地设置;其中: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A与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B相同;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的红外线探测区域S3与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的红外线探测区域&形成一红外线盲区区域S !以及一红外线叠加区域S 2,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夹角C,第一红外线探头501与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的距离为H i,红外线盲区区域Si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2同轴线,红外线盲区区域S占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轴线与起重机运动方向方向保持一致。红外线叠加区域32的夹角C范围为10° -30°。第一红外线探头501与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的距离氏为6-lOcm。激光发射部分401、激光接收部分402设置在第一红外线探头501和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控制器1通过对激光测距模块4和红外传感模块5检测到的信号进行有效分析,可以判断前方是否有起重机,已决定是否进行报警并停车以防止碰撞事故的发生。图2是本专利技术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中红外线检测的示意图;由图中可以看出第一红外线探头501和第二红外线探头502对称地设置在一起时可以获得非常好的预防监测效果。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为A,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为B,第一红外线探头501和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的距离为氏,氏的范围可以为6-10cm ;第一红外线探头501与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的距离氏优选8cm。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的红外线探测幅度S3与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的红外线探测幅度S 4有一盲区区域Si,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的红外线探测幅度S3与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的红外线探测幅度S4有一重叠的红外线叠加区域S2,其中盲区区域S:的轴线有效距离为Η 2,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轴线有效距离为H3,盲区区域Si和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2同轴线、即H jPH3同轴线,盲区区域S:和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 2的轴线与起重机行走车体的正前方保持一致、即Η 2和Η 3与起重机行走车体的正前方保持一致。第一红外线探头501和第二红外线探头502均可以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预防碰撞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告警模块(2)、电源模块(3)、激光测距模块(4)、红外传感模块(5)、显示模块(6)、断路控制模块(7);其中: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所述告警模块(2)、所述激光测距模块(4)、所述红外传感模块(5)、所述显示模块(6)、所述断路控制模块(7)电性相连;所述激光测距模块(4)包括激光发射部分(401)、激光接收部分(402),所述激光发射部分(401)和所述激光接收部分(402)平行地设置在起重机本体上、并与起重机运动方向保持一致;所述红外传感模块(5)包括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第二红外线探头(502),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501)和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502)对称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A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的红外线探测幅度角B相同;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501)的红外线探测区域S3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502)的红外线探测区域S4形成一红外线盲区区域S1以及一红外线叠加区域S2,所述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夹角C,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501)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的距离为H1,所述红外线盲区区域S1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2同轴线,所述红外线盲区区域S1与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轴线与起重机运动方向保持一致;所述告警模块(2)为声光报警电路;所述显示模块(6)为液晶显示屏幕;所述控制器(1)是DSP控制器,或者ARM控制器;所述激光发射部分(401)、所述激光接收部分(402)设置在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501)和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所述红外线叠加区域S2的夹角C范围为10°‑30°;所述第一红外线探头(501)与所述第二红外线探头(502)之间的距离H1为6‑10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繁岭张俊杰张臣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