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901255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24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涉及激光安保领域。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它包括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两个厢体,两个箱体分别是主机箱和热控箱。所述主机箱内部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操控台、激光光源模块、光学平台和跟踪转台。所述跟踪转台安装在光学平台上;所述光学平台与激光光源模块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操控台、激光光源模块、跟踪转台分别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热控箱内部设置有热控单元,所述热控单元与控制单元可拆卸的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单元与激光光源模块通过冷却管道可拆卸连接。本系统采用厢式激光系统,具备体积重量小、布设灵活方便、适应多种场地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安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城市环境的低空安保用激光系统往往采用车载和固定安装两种模式。车载式激光系统:整套系统均安装载车体内,通过载车进行整体运输,到达布设阵地后以车体为平台进行整体展开。车载式激光系统通常体积重量过大、机动能力差,难以满足城市、山区、海面等复杂环境的应用需要,使低空安保用激光系统使用能力受限或无法使用。固定式激光系统:作为固定场所的长期安保系统,安置在城市高层建筑物的顶部,采用单套或多套联合作战方式,形成对特定保护区域的全覆盖。现有的固定式激光系统适用于固定场所,无法拆卸搬运,不能适用于因重大活动或突发事件而暂时需要低空安保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本系统采用厢式激光系统,具备体积重量小、布设灵活方便、适应多种场地等特点,解决了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它包括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两个厢体,两个厢体分别是主机厢和热控厢。所述主机厢内部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操控台、激光光源模块、光学平台和跟踪转台。所述跟踪转台安装在光学平台上;所述光学平台与激光光源模块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操控台、激光光源模块、跟踪转台分别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厢内部设置有热控单元,所述热控单元与控制单元可拆卸的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单元与激光光源模块通过冷却管道可拆卸连接。下面对上述方案进行详细阐述: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共包括控制单元、操控台、激光光源模块、光学平台、跟踪转台和热控单元六个基本功能单元。①操控台:系统的人机交互平台,包括显示器与操作键盘、摇杆,通过网线等传输方式与控制单元连接。②控制单元:全系统的状态监测、信息交互、数据管理和控制执行单元,与各模块通过电气连接。③激光光源模块:提供系统用光源,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气连接,与热控单元通过冷却管道连接、与光学平台通过导光光纤连接。激光光源模块内含组件,由抽屉式结构插入安装支架。④光学平台:作为系统光学部件与跟踪转台的支撑平台,与跟踪转台通过机械连接,与激光光源单元通过光纤连接。⑤跟踪转台:完成目标的快速捕获、跟踪、测距、瞄准,并提供激光发射通道,安装在光学平台上,通过机械连接,与激光光源模块通过光学通道连接,与控制单元通过电气连接。⑥热控单元:为光源单元提供温度控制所需的冷却液体,与控制模块通过电气连接,与激光光源通过冷却液通道连接。系统根据各单元的体积重量,被安装在两个厢体内部:其中热控单元安装在热控厢内,其他各单元均集成在主机厢内部。根据单元功能拆分为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两个厢体,两个厢体间采取可拆卸的冷却管道、电气通道与网线连接。单个厢体体积小于2.5m×2m×2m,重量<2000kg,地面投影压强<450kg/m2,可在常规地面、高强度楼顶/露台、拖车平台等场地布设。作为优选,所述主机厢和热控厢之间的布置间距为30~100cm,采用防雨罩遮蔽间隙。作为优选,主机厢包括设置厢体上的排气扇和机械式升降调平装置。采用排气扇进行热量耗散,控制厢体内温度;主机厢设有支座,所述支座处外置机械式升降调平装置,实现对厢体水平度的调节。作为优选,所述热控厢表面采用百叶窗结构及顶部排风方式,实现快速的风冷热交换,上表面翻转盖板实现高效散热能力。作为优选,所述热控厢的底部安装有减振装置。具体地,热控厢采用一级减振措施,热控厢的底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下安装减振装置实现整体减振。作为优选,所述跟踪转台包括可拆卸的外罩,跟踪转台固定在光学平台上,将可转动部分露出主机厢顶部,不工作时由可拆卸的方形外罩进行防护。作为优选,所述光学平台利用支腿直接固定在主机厢底部,不与放置在其下方的其他单元发生接触。作为优选,所述操控台内采用下拉式操作席结构,非工作状态下折起作为厢体内壁的一部分,工作时放下成为操作席座位。作为优选,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它还包括框架结构的快拆式帐篷,与所述主机厢和热控厢构成一个整体,可快速构建野外临时控制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系统根据各单元的体积重量,被集成在两个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厢体内部(主机厢和热控厢),两个厢体间采取可拆卸的冷却管道、电气通道与网线连接。单个厢体体积小于2.5m×2m×2m,重量<2000kg,地面投影压强<450kg/m2,可在常规地面、高强度楼顶/露台、拖车平台等场地布设。使用时,通过整体吊装到运输车体内进行整体运输,到达后通过吊装安置于布设阵地,并以厢体为平台进行整体展开。本系统采用厢式激光系统,具备体积重量小、布设灵活方便、适应多种场地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系统布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和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它包括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两个厢体,两个厢体分别是主机厢1和热控厢2。所述主机厢1内部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11、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光学平台14和跟踪转台15。所述跟踪转台15安装在光学平台14上。所述光学平台14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光纤连接,激光光源模块13是激光器。所述控制单元11与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跟踪转台15分别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厢2内部设置有热控单元21,所述热控单元21与控制单元11可拆卸的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单元21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冷却管道可拆卸连接。实施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上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它包括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两个厢体,两个厢体分别是主机厢1和热控厢2,它还包括框架结构的快拆式帐篷,与所述主机厢1和热控厢2构成一个整体,可快速构建野外临时控制间。所述主机厢1内部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11、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光学平台14和跟踪转台15。所述跟踪转台15安装在光学平台14上。所述光学平台14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1与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跟踪转台15分别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厢2内部设置有热控单元21,所述热控单元21与控制单元11可拆卸的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单元21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冷却管道可拆卸连接。主机厢1包括设置厢体上的排气扇和机械式升降调平装置。具体地,主机厢1采用排气扇进行热量耗散,控制厢体内温度;主机厢1设有支座,支座处外置机械式升降调平装置,实现对厢体水平度的调节。所述热控厢2表面采用百叶窗结构,实现快速的风冷热交换,上表面翻转盖板实现高效散热能力。所述热控厢2采用一级减振措施,支撑座下安装减振装置实现整体减振。所述跟踪转台15包括可拆卸的外罩,跟踪转台15固定在光学平台14上,将可转动部分露出主机厢1顶部,不工作时由可拆卸的方形外罩进行防护。所述光学平台14利用支腿直接固定在主机厢1底部,不与放置在其下方的其他单元发生接触。所述操控台12内采用下拉式操作席结构,非工作状态下折起作为厢体内壁的一部分,工作时放下成为操作席座位。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厢式激光低空安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两个厢体,两个箱体分别是主机箱(1)和热控箱(2),所述主机箱(1)内部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11)、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光学平台(14)和跟踪转台(15);所述跟踪转台(15)安装在光学平台(14)上;所述光学平台(14)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1)与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跟踪转台(15)分别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热控箱(2)内部设置有热控单元(21),所述热控单元(21)与控制单元(11)可拆卸的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单元(21)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冷却管道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4.11.20 CN 20141066982521.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独立搬运和平行安放的两个厢体,两个厢体分别是主机厢(1)和热控厢(2),所述主机厢(1)内部集成设置有控制单元(11)、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光学平台(14)和跟踪转台(15);所述跟踪转台(15)安装在光学平台(14)上;所述光学平台(14)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光纤连接;所述控制单元(11)与操控台(12)、激光光源模块(13)、跟踪转台(15)分别进行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厢(2)内部设置有热控单元(21),所述热控单元(21)与控制单元(11)可拆卸的电气连接,所述热控单元(21)与激光光源模块(13)通过冷却管道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厢体式激光低空安保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黄辉范国滨杨锐张建敏陈兴无郭明朝张秦岭潘旭东陈永亮云宇杨波侯奕刘晨星高宇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久远高新技术装备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