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单元箱用套筒及具备其的组装式单元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772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单元箱用套筒及具备其的组装式单元箱。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单元箱用折叠式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向;第三壁部,其宽度方向两端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壁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部的一端;及第四壁部,其宽度方向两端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分别具备借助于中间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装式单元箱,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作业性优秀、提供充分强度的组装式单元箱及用于其的折叠式套筒。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对象的单元箱被称为集装箱货盘、箱式托盘等,以货盘构成集装箱的底面,以便易于搬运货物。最近,能分解组装的组装式单元箱的使用正在增加。组装式单元箱一般具备托盘、结合于托盘上并形成侧壁的套筒、结合于套筒上的盖。套筒为了减小保管空间,构成得能够折叠、展开,当折叠时,其形态变为板状。但是,以往的折叠式套筒一般由合成树脂等柔性材质构成,使得能够容易地折叠、展开,难以保障充分的强度,难以用于较大负重的货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0001)韩国授权技术公告授权编号第20-0444006号“折叠式集装箱货盘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性优秀、提供充分强度的组装式单元箱及用于其的套筒。为达成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组装式单元箱用折叠式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向;第三壁部,其宽度方向两端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壁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部的一端;及第四壁部,其宽度方向两端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分别具备借助于中间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所述拐角铰链结构可以把连接的所述壁部与所述壁体结合得在0度和90度之间折叠、展开。所述拐角铰链结构可以从所述壁部的宽度方向一端部向厚度方向凸出形成,在其内部具备:第一结合部,其配备有沿着所述壁部的高度方向延长的圆形的插入通道;第二结合部,其具备在所述壁体的宽度方向一端部形成并插入所述插入通道进行旋转的插入部。所述中间铰链结构可以具备:中间结合构件,其形成有第一插入通道、第二插入通道;第一中间结合部,其具备以能旋转的方式插入所述第一插入通道并结合于所述第一壁体的第一插入部;第二中间结合部,其具备能旋转地插入所述第二插入通道并结合于所述第二壁体的第二插入部。所述中间铰链结构可以限制旋转区间,使得所述第一壁体与所述第二壁体在O度至180度之间折叠、展开。所述第一壁部、第二壁部、第三壁部、第四壁部,可以具备铝质的结构部。为达成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组装式单元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及结合于所述托盘上的折叠式套筒;所述折叠式套筒为所述构成的折叠式套筒。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全部达成前面记载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具体而言,套筒由铝质构成,套筒的四壁部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而连接,四壁部中相向的两壁部具有借助于中间铰链结构而连接的两壁体,因此在提供充分强度的同时,作业性优秀。【附图说明】图1是图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组装式单元箱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组装式单元箱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组装式单元箱的侧剖面图。图4是放大图示图2所示中间铰链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4所示中间铰链结构中去除连续螺丝后放大图示中间铰链结构的俯视图,图示了与套筒完全展开时的中间铰链结构的状态。图6是放大图示图2所示拐角铰链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从图6中去除连续螺丝后图示拐角铰链结构的俯视图,图示了套筒完全展开时的拐角铰链结构的状态。图8是图示图2所示套筒完全展开时的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00:组装式单元箱110:托盘120:盖130:套筒141:第一壁部145:第二壁部151:第三壁部155:第四壁部160a:第一拐角铰链结构160b:第二拐角铰链结构160c:第三拐角铰链结构160d:第四拐角铰链结构180:第一中间铰链结构190:第二中间铰链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图1至图3中,图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组装式单元箱。如图1至图3所示,组装式单元箱100包括托盘110、盖120和套筒130。托盘110、盖120、套筒130组装成能分解的形态,构成在内部提供容纳搬运对象货物的货物容纳空间的组装式单元箱100。托盘110具备底面111、多个凸出部115和沟槽117。底面111大致由正方形形态构成。货物放置于底面111之上。多个凸出部115在底面111的对面凸出形成。在凸出部115之间,配备有诸如叉车的搬运工具所带有的叉子能够稳定地插入的叉子容纳部116。沟槽117在底面111的外缘沿外周延长,形成正方形形态的单一闭合曲线。套筒130的下端插入于沟槽117。盖120具备覆盖面121和沟槽125。覆盖面121具有与托盘110的底面111对应的大小和形态。覆盖面121与托盘110的底面111以隔开的状态相向,覆盖货物容纳空间101的上部。沟槽125在覆盖面111的外缘沿着外周延长,形成正方形形态的单一闭合曲线。套筒130的上端插入于沟槽125。套筒130作为能够折叠、展开的结构,当完全展开时,形成组装式单元箱100的侧壁,当完全折叠时,具有扁平的板形态。套筒组件130的下端和上端分别插入托盘110的沟槽117和盖120的沟槽125进行结合。套筒130包括相互相向的第一壁部141、第二壁部145、相向相向的第三壁部151、第四壁部155、4个拐角铰链结构160a、160b、160c、160d。套筒130可以折叠,使得在第一壁部141与第二壁部145之间,第三壁部151与第四壁部155分别处于折叠成2层的状态。第一壁部141大致为正方形形态,至少一部分由铝质构成。第二壁部145大致为正方形形态,当套筒130完全展开时,以与第一壁部141设置充分距离而隔开的状态相向。第二壁部145具有与第一壁部141相同的大小。第二壁部145至少一部分由铝质构成。第三壁部151连接相向的第一壁部141的宽度方向一端部与第二壁部145的宽度方向一端部。第三壁部151具备:第一壁体152,其利用拐角铰链结构160a,能折叠、展开地连接于第一壁部141 ;第二壁体153,其利用拐角铰链结构160b,能折叠、展开地连接于第二壁部145 ;中间铰链结构180,其使两壁体152、153能折叠、展开地连接。第三壁部151具有小于第一壁部141、第二壁部145的宽度。第一壁体152作为具有既定宽度和高度的正方形形态,宽度方向一端部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150a而能折叠、展开地连接于第一壁部141。第一壁体152至少一部分由铝质构成。第二壁体153作为具有既定宽度和高度的正方形形态,具有与第一壁体152相同的大小。第二壁体153的宽度方向一端部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150b而能折叠、展开地连接于第二壁部145。第二壁体153至少一部分由铝质。第二壁体153借助于中间铰链结构180,与第一壁体152连接得能够在O度和180度之间折叠、展开。如图4及图5所示,中间铰链结构180具备中间结合构件181、第一中间结合部185a、第二中间结合部185b和第一连续螺丝198a、第二连续螺丝198b。中间铰链结构180与第一壁体152相对于第一壁部141的旋转和第二壁体153相对于第二壁部145的旋转对等,连接得使第一壁体152和第二壁体153能够在O度与180度之间折叠、展开。当第一壁体152与第二壁体153完全折叠,其夹角构成O度时,第一壁体152的外面与第二壁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式单元箱用折叠式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其与所述第一壁部相向;第三壁部,其宽度方向两端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壁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部的一端;及第四壁部,其宽度方向两端借助于拐角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壁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三壁部和所述第四壁部分别具备借助于中间铰链结构而以能旋转的方式结合的第一壁体和第二壁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敏齐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物流箱共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