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7302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用于在滑道式涨壳锚头未到孔底时保证叶瓣能够涨开,其特征是:包括锚头体、叶瓣、弹性圈和倒刺片;倒刺片为弯折角度为钝角的折弯片,倒刺片设置在叶瓣下端外部并向下倾斜,两个叶瓣分别配合设置在锚头体的两个滑道上,弹性圈套在安装有叶瓣的锚头体外侧,用于防止叶瓣从锚头体上脱落。通过在叶瓣上设置倒刺片,使倒刺片在涨壳锚头未至洞底时既能够卡紧孔壁,进而稳定叶瓣,从而解决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锚杆长度不够,锚头体探不到洞底,无法涨开叶瓣的问题,使工作人员能够顺利旋转锚杆,对锚头体施加预应力,迫使叶瓣向外涨开,卡紧孔壁,达到机械锚固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涨壳锚头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
技术介绍
21世纪是地下工程发展的鼎盛时期,地下空间资源为城市化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近50年来,我国在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下铁道、水工隧道及大型地下洞室的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尚存在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围岩等地质条件开挖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岩石或土壤的坍塌,工程施工应用中常使用滑道式涨壳锚头,进行机械式点锚,达到临时支护的作用,然后进行灌浆实现稳定锚固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若是锚杆长度不能满足钻孔深度需求时,滑道式涨壳锚头放入不到孔底的情况下,那么叶瓣将不能涨开,实现不了机械锚固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能够适合不同施工条件,克服现有滑道式涨壳锚头在不能抵入孔底的情况下,滑道式涨壳锚头的叶瓣不能涨开的缺陷。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用于在滑道式涨壳锚头未到孔底时保证叶瓣能够涨开,其特征是:包括锚头体、叶瓣、弹性圈和倒刺片;所述锚头体包括管状裤体部和膨胀部;管状裤体部为内壁设有内螺纹的圆管型结构;膨胀部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舌型面,舌型面向内倾斜,用于减少锚头体顶部横截面积,便于锚头体插入钻孔;膨胀部上端两舌型面之间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向外倾斜的滑道;滑道的设置,使设置在滑道上的叶瓣在向上滑时能够向两侧涨开;滑道底部设有第一注浆槽和倒角长方孔,倒角长方孔连通第一注浆槽与管状裤体部的空腔,用于保证外部灌浆的通透性;所述叶瓣为上扁下厚的片状结构,叶瓣上设有与滑道底部的第一注浆槽相应的第二注浆槽,另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锯齿状台阶部;所述倒刺片为弯折角度为钝角的折弯片,倒刺片设置在叶瓣下端外部并向下倾斜;两个叶瓣配合设置在锚头体的两个滑道上,滑道底部的第一注浆槽与叶瓣上的第二注浆槽相配合,形成出浆孔;设置锯齿状台阶部是为了在叶瓣涨开时,该部位能够卡紧孔壁,增大该锚头体与孔壁间的摩擦力;设置这种结构的倒刺片是为了使其在锚头体钻入钻孔时能够卡紧孔壁,从而在未到孔底时,即能够旋转锚杆,此时,由于倒刺片卡在孔壁上,叶瓣不能够随锚杆转动,则锚杆转动促使锚头体后移,使叶瓣相对于锚头体沿滑道向前滑动,被迫向两侧涨开,卡紧在孔壁上;而且该倒刺片向下倾斜,不影响锚头体钻入钻孔;所述弹性圈套在安装有叶瓣的锚头体外侧,用于防止叶瓣从锚头体上脱落。具体的:所述锚头体的管状裤体部的内螺纹用于配合锚杆的外螺纹,使锚头体连接销杆。具体的:所述倒刺片呈120°钝角状,水平部分与叶瓣固定连接,倾斜部分长用于楔入孔壁,防止叶瓣旋转。具体的:所述舌型面的倾斜角度为17°,滑道的倾斜角度为13°。使用方法:使用时,若发现锚杆长度不足以使锚头体探入洞底的情况,则在锚杆前安装本专利的涨壳锚头,推动锚杆将该涨壳锚头缓缓推入钻孔内,涨壳锚头进入钻孔预定深度后,通过锚杆回拉涨壳锚头使倒刺片楔入孔壁内,然后转动锚杆对涨壳锚头施加预应力,此时,由于倒刺片楔入在孔壁内,叶瓣则不能随锚杆转动,从而顺利使锚头体后退,即叶瓣相对于锚头体沿滑道向前滑动,由于滑道的倾斜角度,叶瓣向两侧涨开,紧紧卡入孔壁内,完成机械锚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通过在叶瓣上设置倒刺片,使倒刺片在涨壳锚头未至洞底时既能够卡紧孔壁,进而稳定叶瓣,从而解决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锚杆长度不够,锚头体探不到洞底,无法涨开叶瓣的问题,使工作人员能够顺利旋转锚杆,对锚头体施加预应力,迫使叶瓣向外涨开,卡紧孔壁,达到机械锚固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锚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叶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锚头体,2-倒刺片,3-弹性圈,4-叶瓣,5-出浆孔,101-管状裤体部,102-倒角长方孔,103-滑道,104-第一注浆槽,105-膨胀部,201-锯齿台阶部,202-第二注浆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进一步解释说明。但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不限于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专利的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用于在滑道式涨壳锚头未到孔底时保证叶瓣能够涨开,其特征是:包括锚头体1、倒刺片2、弹性圈3和叶瓣4 ;销头体包括管状裤体部101和膨胀部105 ;管状裤体部101为内壁设有内螺纹的圆管型结构;膨胀部105包括两个滑道;膨胀部105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舌型面,舌型面向内倾斜,用于减少锚头体顶部横截面积,便于锚头体插入钻孔;两个滑道对称设置在膨胀部105上端两侧,且位于两舌型面之间;滑道103向外倾斜,使设置在滑道103上的叶瓣4在向上滑时能够向两侧涨开;滑道底部设有第一注浆槽104 ;滑道底部设有倒角长方孔102,该长方孔102连通第一注浆槽104与管状裤体部101的空腔,用于保证外部灌浆的通透性。叶瓣4为上扁下厚的片状结构,叶瓣4的一侧设有与滑道103底部的第一注浆槽104相应的第二注浆槽202,另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锯齿状台阶部201 ;设置锯齿状台阶部201是为了在叶瓣4涨开时,该部位能够卡紧孔壁,增大该锚头体1与孔壁间的摩擦力;所述倒刺片2为弯折角度为钝角的折弯片,倒刺片2设置在叶瓣4下端外部并向下倾斜;这样设置倒刺片2是为了使其在锚头体1钻入钻孔时能够卡紧孔壁,从而在未到孔底时,即能够旋转锚杆,此时,由于倒刺片2卡在孔壁上,叶瓣4不能够随锚杆转动,则锚杆转动促使锚头体1后移,使叶瓣4相对于锚头体1沿滑道103向前滑动,被迫相两侧涨开,卡紧在孔壁上;而且该倒刺片102向下倾斜,不影响锚头体1钻入钻孔;两个叶瓣4自然配合设置在两个滑道103上,滑道底部的第一注浆槽与滑道103上的第二注浆槽202相配合,形成出浆孔5 ;弹性圈3套在安装有叶瓣4的锚头体1外侧,用于防止叶瓣4从锚头体1上脱落。其中,锚头体1的管状裤体部201的内螺纹长度为30-40mm,用于配合锚杆的外螺纹,使锚头体1连接锚杆,倒刺片102呈120°钝角状,水平部分长约15-20mm,与叶瓣4固定连接,倾斜部分长8-10_,用于楔入孔壁,防止叶瓣4旋转;舌型面的倾斜角度为17°,滑道的倾斜角度为13°,出浆孔5直径为8mm,长方孔102的长宽分别为4mm和6mm。使用时,若发现锚杆长度不足以使锚头体1探入洞底的情况,则在锚杆前安装本专利的涨壳锚头,推动锚杆将该涨壳锚头缓缓推入钻孔内,涨壳锚头进入钻孔预定深度后,通过锚杆回拉涨壳锚头使倒刺片2楔入孔壁内,然后转动锚杆对涨壳锚头施加预应力,此时,由于倒刺片2楔入在孔壁内,叶瓣4则不能随锚杆转动,从而顺利使锚头体后退,即叶瓣4相对于锚头体1沿滑道向前滑动,由于滑道103的倾斜角度,叶瓣4向两侧涨开,紧紧卡入孔壁内,完成机械锚固。【主权项】1.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用于在滑道式涨壳锚头未到孔底时保证叶瓣能够涨开,其特征是:包括锚头体、叶瓣、弹性圈和倒刺片; 所述锚头体包括管状裤体部和膨胀部;管状裤体部为内壁设有内螺纹的圆管型结构;膨胀部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舌型面,舌型面向内倾斜,用于减少锚头体顶部横截面积,便于锚头体插入钻孔;膨胀部上端两舌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滑道式涨壳锚头,用于在滑道式涨壳锚头未到孔底时保证叶瓣能够涨开,其特征是:包括锚头体、叶瓣、弹性圈和倒刺片;所述锚头体包括管状裤体部和膨胀部;管状裤体部为内壁设有内螺纹的圆管型结构;膨胀部上端对称设有两个舌型面,舌型面向内倾斜,用于减少锚头体顶部横截面积,便于锚头体插入钻孔;膨胀部上端两舌型面之间两侧对称设置两个向外倾斜的滑道;滑道的设置,使设置在滑道上的叶瓣在向上滑时能够向两侧涨开;滑道底部设有第一注浆槽和倒角长方孔,倒角长方孔连通第一注浆槽与管状裤体部的空腔,用于保证外部灌浆的通透性;所述叶瓣为上扁下厚的片状结构,叶瓣上设有与滑道底部的第一注浆槽相应的第二注浆槽,另一侧设有向下倾斜的锯齿状台阶部;所述倒刺片为弯折角度为钝角的折弯片,倒刺片设置在叶瓣下端外部并向下倾斜;两个叶瓣配合设置在锚头体的两个滑道上,滑道底部的第一注浆槽与滑块上的第二注浆槽相配合,形成出浆孔;所述弹性圈套在安装有叶瓣的锚头体外侧,用于防止叶瓣从锚头体上脱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岩波肖盼盼孙晓刚杜景景张丰霞赵博锋张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