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壳储罐以及液化气体搬运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739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0:07
卧式圆筒形的双重壳储罐(2A)具备:具有内槽主体部(31)以及内槽顶(32)的内槽(3);和具有外槽主体部(41)以及外槽顶(42)的外槽(4)。在外槽顶(42)中装配有可变构件(5),在外槽顶(42)的可动部(42A)以及固定部(42B)与内槽顶(32)之间分别配置有第一约束机构(6)以及第二约束机构(7)。第一约束机构(6)允许内槽顶(32)的缩小且约束外槽顶(42)的可动部(42A)和内槽顶(32)在特定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第二约束机构(7)允许内槽顶(32)的缩小以及在特定方向上内槽顶(32)相对于外槽顶(42)的固定部(42B)的移动、且约束内槽顶(32)在径向上的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液化气体的输送和贮藏等的双重壳储罐、以及具备该双重壳储罐的液化气体搬运船。
技术介绍
作为使用于液化气体的输送或贮藏等的双重壳储罐,例如已知的有如专利文献I公开的卧式圆筒形的双重壳储罐。该双重壳储罐具有:贮留液化气体的内槽;与内槽之间作为绝热层确保真空空间的外槽。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595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所述的双重壳储罐中,存在如下情况:在内槽设置有用于将贯通该内槽的配管汇集的内槽顶。例如,内槽顶形成为从贮留液化气体的内槽主体部向上突出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外槽以使整个内槽顶由真空空间包围的形式设置有外槽顶,该外槽顶不与内槽顶接触且包围内槽顶。而且,配管以贯通内槽顶以及外槽顶的形式配置。然而,贮留于内槽的液化气体为低温,因此在内槽中投入液化气体时内槽会热收缩。另一方面,在外槽和内槽之间存在真空空间,因此即便向内槽投入液化气体,外槽的温度也达到与大气温度相同的程度。因此,如上所述在内槽以及外槽分别设置顶部的结构中,外槽顶的位置大致不变,相对于此,内槽顶因内槽的热收缩而向下方移动。此外,内槽顶本身会缩小。尤其是,在卧式圆筒形的双重壳储罐中,内槽的固定位置位于离内槽顶较远的位置时,因内槽的热收缩而导致在储罐轴方向上内槽顶与外槽顶的相对位置关系有较大的偏离。其结果是,过度的负荷施加于贯通内槽顶以及外槽顶的配管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施加于贯通内槽顶以及外槽顶的配管的负荷的双重壳储罐以及具备该双重壳储罐的液化气体搬运船。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双重壳储罐是卧式圆筒形的双重壳储罐,具备:具有贮留液化气体的内槽主体部以及从所述内槽主体部沿着特定方向突出的内槽顶的内槽;具有包围所述内槽主体部的外槽主体部以及包围所述内槽顶的外槽顶的外槽;在比配管贯通所述外槽顶的位置靠近所述外槽主体部侧的位置上装配于所述外槽顶,且能够在所述特定方向上变形的可变构件;配置于可动部和所述内槽顶之间,并且允许所述内槽顶的缩小且约束所述外槽顶的可动部和所述内槽顶在所述特定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第一约束机构,所述可动部是所述外槽顶中比所述可变构件靠近梢端侧的部分;和配置于固定部和所述内槽顶之间,并且允许所述内槽顶的缩小以及在所述特定方向上所述内槽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移动、且约束所述内槽顶在径向上的移动的第二约束机构,所述固定部是所述外槽顶中比所述可变构件靠近基端侧的部分。根据上述结构,在内槽发生热收缩时,第一约束机构使外槽顶的可动部跟着内槽顶在特定方向上移动。此外,通过第二约束机构引导内槽顶使内槽顶相对于外槽顶的固定部进行移动。即,保持内槽顶相对于外槽顶的可动部的相对位置。借助于此,可以抑制负荷施加于配管。另外,内槽顶的缩小量较小,因此,例如在内槽顶和外槽顶之间使配管弯曲,以此能够借助于配管的弯曲吸收由内槽顶缩小引起的对配管的负荷。例如,也可以是上述双重壳储罐还具备贯通所述外槽顶的可动部以及所述内槽顶,且在所述内槽顶和所述外槽顶之间弯曲的配管。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约束机构包括:配置于所述内槽顶的周围的多个径向支持构件;和在所述多个径向支持构件的每一个与所述外槽顶的固定部或所述内槽顶之间配置的滑动部。根据该结构,在因内槽的热收缩而内槽顶发生移动时,能够防止剪应力作用于径向支持构件。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径向支持构件的每一个是以所述内槽顶为中心在径向上延伸的管状构件。根据该结构,构成从外槽向内槽的热传递路径的第二约束机构为中空,因此能够抑制通过第二约束机构向内槽内的热侵入。也可以是所述滑动部由如下结构构成:配置于所述外槽顶的固定部侧,且具有越朝向所述内槽顶突出的方向越偏离所述内槽顶而倾斜的内倾斜面的第一滑动构件;和配置于所述内槽顶侧,且具有与所述内倾斜面面接触的外倾斜面的第二滑动构件。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允许内槽顶的缩小以及在特定方向上内槽顶相对于外槽顶的固定部的移动。也可以是所述第一约束机构包括:配置于所述内槽顶的周围的多个特定方向支持构件;和夹着所述多个特定方向支持构件,且一方固定于所述外槽顶的可动部而另一方固定于所述内槽顶的一对支持板。根据该结构,可以使第一约束机构形成为简单的结构。也可以是所述多个特定方向支持构件的每一个是在所述特定方向上延伸的管状构件。根据该结构,构成从外槽向内槽的热传递路径的第一约束机构为中空,因此能够抑制通过第一约束机构向内槽内的热侵入。也可以是所述管状构件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形成。根据该结构,管状构件使用热导系数较低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以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通过第一约束机构和/或第二约束机构的热侵入。也可以是上述双重壳储罐还具备配置于所述内槽主体部和所述外槽主体部之间,且在所述储罐的轴方向上相分开的位置上可滑动地支持所述内槽主体部的一对支持机构。根据该结构,可以使两侧的支持机构形成为相同的结构。又,根据该结构,内槽以被第二约束机构约束径向移动的内槽顶为中心热收缩,因此,可以防止过度的力施加于第二约束机构。也可以是在所述内槽顶设置有内槽检修孔;在所述外槽顶中与所述内槽顶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外槽检修孔。根据该结构,能够合理地利用内槽顶以及外槽顶并构成用于检查内槽内部的检查通路。也可以是所述内槽与所述外槽之间的空间为真空空间;在所述内槽顶和所述外槽顶之间配置有环形的隔断构件,该隔断构件将所述真空空间分隔成包括所述内槽检修孔与所述外槽检修孔之间的部分的第一空间、和所述内槽主体部侧的第二空间。根据该结构,在打开外槽检修孔时,只有作为真空空间中极小一部分的第一空间向大气开放。因此,能够减少在关闭外槽检修孔后需要再次形成真空状态的容积。也可以是所述隔断构件的配置位置比配管贯通所述内槽顶及所述外槽顶的位置靠近所述内槽主体部侧。根据该结构,在打开外槽检修孔时,能够检查配管中位于内槽顶和外槽顶之间的部分。例如,也可以是所述可变构件是波纹管。 又,本专利技术的液化气体搬运船上搭载有上述双重壳储罐。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在双重壳储罐中贯通内槽顶以及外槽顶的配管上施加的负荷。【附图说明】图1是搭载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形态的双重壳储罐的液化气体搬运船的局部侧视剖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1-1I线剖切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形态的双重壳储罐的要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3的IV-1V线剖切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3的V-V线剖切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形态的另一变形例的主视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形态的双重壳储罐的要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形态的双重壳储罐的要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形态的双重壳储罐的要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形态的双重壳储罐的要部的主视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第五实施形态的变形例的主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形态) 图1以及图2中示出搭载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形态的双重壳储罐2A的液化气体搬运船I的局部。双重壳储罐2A是卧式圆筒形,通常以储罐2A的轴方向与船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配置。具体而言,双重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重壳储罐,是卧式圆筒形的双重壳储罐,具备:具有贮留液化气体的内槽主体部以及从所述内槽主体部沿着特定方向突出的内槽顶的内槽;具有包围所述内槽主体部的外槽主体部以及包围所述内槽顶的外槽顶的外槽;在比配管贯通所述外槽顶的位置靠近所述外槽主体部侧的位置上装配于所述外槽顶,且能够在所述特定方向上变形的可变构件;配置于可动部和所述内槽顶之间,并且允许所述内槽顶的缩小且约束所述外槽顶的可动部和所述内槽顶在所述特定方向上的相对移动的第一约束机构,所述可动部是所述外槽顶中比所述可变构件靠近梢端侧的部分;和配置于固定部和所述内槽顶之间,并且允许所述内槽顶的缩小以及在所述特定方向上所述内槽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的移动、且约束所述内槽顶在径向上的移动的第二约束机构,所述固定部是所述外槽顶中比所述可变构件靠近基端侧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浦口良介村上麻子和泉德喜佐野敦司村岸治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