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茂志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1142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5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半枝莲10-30份、地榆5-25份、浮萍5-25份、凤尾草5-20份、密蒙花5-25份、薏苡仁10-30份、木贼5-20份、夏枯草5-25份、赤小豆10-30份、决明子5-20份、穿破石5-25份、漏芦5-20份、四季青10-30份、雷公藤5-25份、胡黄连5-20份、败酱草5-25份、地肤子5-20份、丝瓜络5-25份、紫草5-20份、皂角刺5-20份、甘草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清肝明目、泻火解毒、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其治疗漏睛疮疗效显著,作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漏睛疮是因热毒蕴结内眦部近睛明穴下方,突发红肿高起,继而破溃出脓的一种眼病。即西医学所指的急性泪囊炎。其临床表现为:发病较急,大眦睛明穴下方皮肤红肿高起,肿核隆起渐大,掀痛拒按,重者连及患侧鼻梁及面颊皆现红肿,胞睑亦红肿难开,或兼寒热头痛,部分患者耳前及颂下可触及肿核,并有压痛。目前西医治疗漏睛疮主要采用盐酸仑氨西林片、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等药物,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存在治标不治本,易复发及一定副作用的不足。祖国医学认为漏睛疮由热毒内蕴,复为风邪所袭,引动内火,内外合邪,壅塞络脉,风热搏结于内眦而成。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漏睛疮的发病机理,采用清肝明目、泻火解毒、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消肿排脓的治法,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漏睛疮存在治标不治本,易复发及一定副作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半枝莲10-30份、地榆5-25份、浮萍5-25份、凤尾草5-20份、密蒙花5-25份、薏苡仁10-30份、木贼5_20份、夏枯草5_25份、赤小豆10-30份、决明子5-20份、穿破石5-25份、漏芦5-20份、四季青10-30份、雷公藤5_25份、胡黄连5-20份、败酱草5-25份、地肤子5-20份、丝瓜络5_25份、紫草5_20份、皂角刺5_20份、甘草5_15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半枝莲20份、地榆15份、浮萍15份、凤尾草10份、密蒙花15份、薏苡仁20份、木贼10份、夏枯草15份、赤小豆20份、决明子10份、穿破石15份、漏芦10份、四季青20份、雷公藤15份、胡黄连10份、败酱草15份、地肤子10份、丝瓜络15份、紫草10份、阜角刺10份、甘草10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半枝莲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地榆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的功效;浮萍具有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凤尾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解毒的功效;密蒙花具有清热养肝、明目退翳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木贼具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明目退翳的功效;夏枯草具有清肝明目、清热利尿、散结消肿的功效;赤小豆具有利水消月中、解毒排脓的功效;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穿破石具有祛风通络、清热除湿、解毒消肿的功效;漏芦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通筋脉的功效;四季青具有清热解毒、生肌敛疮、活血止血的功效;雷公藤具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的功效;胡黄连具有退虚热、消疳热、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的功效;地肤子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丝瓜络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紫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疹的功效;皂角刺具有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清肝明目、泻火解毒、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对漏睛疮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专利技术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6%,治愈率7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半枝莲20g、地榆15g、浮萍15g、凤尾草10g、密蒙花15g、薏该仁20g、木贼10g、夏枯草15g、赤小豆20g、决明子10g、穿破石15g、漏芦10g、四季青20g、雷公藤15g、胡黄连10g、败酱草15g、地肤子10g、丝瓜络15g、紫草10g、皂角刺10g、甘草10go实施例2 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半枝莲15g、地榆20g、浮萍10g、凤尾草15g、密蒙花5g、薏该仁30g、木贼12g、夏枯草25g、赤小豆15g、决明子20g、穿破石10g、漏芦15g、四季青10g、雷公藤25g、胡黄连12g、败酱草20g、地肤子5g、丝瓜络25g、紫草12g、皂角刺20g、甘草8g。实施例3 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半枝莲25g、地榆10g、浮萍20g、凤尾草5g、密蒙花25g、薏该仁15g、木贼20g、夏枯草10g、赤小豆25g、决明子5g、穿破石20g、漏芦12g、四季青25g、雷公藤5g、胡黄连15g、败酱草10g、地肤子20g、丝瓜络5g、紫草15g、皂角刺12g、甘草5g。实施例4 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半枝莲10g、地榆25g、浮萍5g、凤尾草20g、密蒙花10g、薏该仁25g、木贼5g、夏枯草20g、赤小豆10g、决明子15g、穿破石5g、漏芦20g、四季青15g、雷公藤20g、胡黄连5g、败酱草25g、地肤子12g、丝瓜络20g、紫草5g、皂角刺15g、甘草12g。实施例5 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半枝莲30g、地榆5g、浮萍25g、凤尾草12g、密蒙花20g、薏该仁10g、木贼15g、夏枯草5g、赤小豆30g、决明子12g、穿破石25g、漏芦5g、四季青30g、雷公藤10g、胡黄连20g、败酱草5g、地肤子15g、丝瓜络10g、紫草20g、皂角刺5g、甘草15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6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加水没过药面约4厘米,水沸后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本专利技术以实施例1所给出的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做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5?75岁。二、诊断依据: 1、发病较急,睛明穴下方红肿高起,疼痛拒按。红肿甚者,可波及下睑、面颊与鼻梁,耳前、颂下扪们及眷核。数日后,红肿局限,逐渐成脓,质软皮薄,隐见黄白色,继之破溃出脓,症情缓解,但易反复,疮口经久不收口者,形成瘘管; 2、患部胀痛,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 3、常有漏睛病史。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一日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十天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四、疗效标准: 1、治愈:脓液排尽,红肿消退,疮口平复,症状全部消除; 2、有效:患部红肿减轻,病灶局限,或有脓液排出,诸症减轻; 3、无效:患部红肿无改善或加重。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漏睛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半枝莲10‑30份、地榆5‑25份、浮萍5‑25份、凤尾草5‑20份、密蒙花5‑25份、薏苡仁10‑30份、木贼5‑20份、夏枯草5‑25份、赤小豆10‑30份、决明子5‑20份、穿破石5‑25份、漏芦5‑20份、四季青10‑30份、雷公藤5‑25份、胡黄连5‑20份、败酱草5‑25份、地肤子5‑20份、丝瓜络5‑25份、紫草5‑20份、皂角刺5‑20份、甘草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志
申请(专利权)人:孙茂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