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扶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7077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3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扶手,其包括:一扶手外杆、一中杆件、一内杆件、一支撑座、一按压件、及一扶手垫;扶手外杆的两侧设有多个相应的卡槽,并在卡槽一侧设有纵向槽沟,中杆件套设在扶手外杆中,中杆件上端朝下形成一预设深度的空间,以容纳入一弹簧及一内杆件,中杆件偏下方位置处设有一水平向槽孔,并在内杆件偏下方位置设一斜孔,一销杆由扶手外杆的卡槽引入并贯穿中杆件的槽孔及内杆件的斜孔,内杆件能恒保弹性外顶抵,扶手外杆的外周覆设一上端枢设按压件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与中杆件相结合,按压件一端抵触在内杆件上端,受弹簧的上顶力恒保另一端呈突出状,并在支撑座的上端结合扶手垫构成升降扶手。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升降扶手的构件加工更为精简,构件组设更便利快速,并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扶手,特别是指一种组设在座椅两侧的构件精简、组设便利快速并能降低加工成本的升降扶手。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开发设计的用在座椅两侧的扶手组体为能方便地作升降,在整个升降组体的形态上都各有独特的设计,以利使用者在操作上能通过简便的拨动达到预期的扶手上升或下降及确切定位。现有的座椅扶手升降组体通常包含:组设在座椅两侧的支撑基础部,在支撑基础部的外周覆设有能活动升降的扶手连结件,在扶手连结件和支撑基础部之间组装有拨切单元,拨切单元能依据所需作定位限制扶手连结件的动作/或释放呈自由状态,利于扶手连结件能与上端组设的扶手作预设高度的升降位移,并在到达所需高度后释放拨切单元的控制件,便可获得确切的扶手架设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扶手,其构件加工能更为精简,构件组设能在更便利快速的操作下完成组装,降低升降扶手的组体加工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扶手外杆、一中杆件、一内杆件、一支撑座、一按压件、及一扶手垫;所述扶手外杆的两侧设有多个相应的卡槽,并在所述卡槽一侧设有纵向槽沟,所述中杆件套设在所述扶手外杆中,所述中杆件上端朝下形成一预设深度的空间,以容纳入一弹簧及一内杆件,所述中杆件偏下方位置处设有一水平向槽孔,并在所述内杆件偏下方位置设一斜孔,一销杆由所述扶手外杆的卡槽引入并贯穿所述中杆件的槽孔及所述内杆件的斜孔,所述内杆件能恒保弹性外顶抵,所述扶手外杆的外周覆设一上端枢设所述按压件的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中杆件相结合,所述按压件一端抵触在所述内杆件上端,受所述弹簧的上顶力恒保另一端呈突出状,并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结合所述扶手垫构成一升降扶手;用手部上压所述按压件驱使所述内杆件下移一并使贯穿在中杆件之间的销杆沿着内杆件的斜孔上移及将弹簧下压,同时所述销杆脱离所述扶手外杆的卡槽而退到一侧的纵向槽沟,使与所述中杆件一端结合的所述支撑座在呈自由状态下能依所需进行高度调整,并在到达预设高度后松放所述按压件,利用所述弹簧的回复力将所述内杆件上顶,并驱使贯穿下端的所述销杆再度被推向一侧切入所述扶手外杆相应的卡槽。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扶手外杆中预设深度的空间呈一端较宽、另一端略窄的梯形,所述内杆件的周边设置为形状相配合的梯形。容纳在所述中杆件上端预设深度的空间中的所述内杆件一端延伸设置有一截凸部,所述凸部切入所述中杆件相应位置的预设深度的条槽作设定范围的升降。所述支撑座上端与所述按压件的结合是在所述支撑座上端的孔一侧的相应部位设置承置部,所述按压件两旁延伸的一截支部平稳切入所述承置部,使所述按压件一端恒保弹性的抵触在所述内杆件上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座椅升降扶手的构件加工或组设实施的一种新形态,通过在升降扶手的扶手外杆中套入一中杆件、并在中杆件内部空间容纳入一弹簧及一内杆件,及在扶手外杆的外周覆设一上端枢设有按压件的支撑座,而按压件一端抵触在内杆件上端并受到弹簧的上顶力恒保另一端呈突出状。以利在上压按压件时驱使内杆件下移、同时使贯穿其间的销杆脱离扶手外杆的卡槽,使结合在中杆件一端的支撑座呈自由状可依所需作高度调整,以及在松放按压件后获得确切定位。本专利技术使升降扶手在进行构件加工时能更为精简,能在更便利快速的操作下完成构件组设,可降低升降扶手的组体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扶手的相关构件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扶手组体的侧视位置示意图;图3是图2的前视部分截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扶手在动作前的按压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前视部分截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扶手在朝上位移的动作示意图;图7是图6的前视截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升降扶手在放开按压件呈定位状态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前视部分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升降扶手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扶手外杆1、一中杆件2、一内杆件3、一支撑座4、一按压件5、一扶手垫6 ;其中:扶手外杆1两侧设有多个相应的卡槽11,并在卡槽11 一侧设置有纵向槽沟12。中杆件2套设在扶手外杆1中,如图1、图3所示,扶手外杆1中预设深度的空间13呈一端较宽、另一端略窄的梯形,使周边也设为梯形的内杆件2能保持正确对准的方位置入扶手外杆1中,在中杆件2上端朝下形成一预设深度的空间21,以容纳入一弹簧22及一内杆件3,且弹簧22能陷入一较深的空间,在中杆件2偏下方位置处设有一水平向槽孔23,并在内杆件3偏下方位置处设置一斜孔31,以利一销杆14由扶手外杆1的卡槽11引入并贯穿中杆件2的槽孔23及内杆件3的斜孔31 (如图2所示),使内杆件3能恒保弹性外顶抵。前述容纳在中杆件2上端预设深度的空间21中的内杆件3—端延伸设置有一截凸部32,以允许切入中杆件2相应位置的预设深度的条槽24作设定范围的升降(如图3所示),在扶手外杆1的外周还覆设一上端枢设有按压件5的支撑座4,支撑座4上端与按压件5的结合结构是:位于支撑座4上端的孔41 一侧的相应部位设有承置部42 (如图1所示),以供按压件5两旁延伸的一截支部51平稳切入(如图3所示),使按压件5 —端恒保弹性的抵触在内杆件3上端,并使支撑座4与中杆件2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4与中杆件2的结合方式是用数只螺固组件71进行锁固为实施方式,而按压件5 —端抵触在内杆件3上端,并受到弹簧22的上顶力恒保另一端呈突出状。再在支撑座4的上端结合一扶手垫6便构成一升降扶手7。在本实施例中,扶手垫6与支撑座4的结合方式是用数只螺固组件72进行锁固为实施方式。采用上述结构构成的升降扶手7调整预设高度的方法如图4、图5所示,用手部上压突伸出升降扶手7 —侧的按压件5,以驱使按压件5靠内一端下抵内杆件3而呈下移一并使贯穿在中杆件2中的销杆14沿着内杆件3的斜孔31上移,及将弹簧22下压,同时销杆14也脱离扶手外杆1的卡槽11而退到一侧的纵向槽沟12,以利与中杆件2 —端结合的支撑座4在呈自由状态下可依所需作适当的高度调整(如图6、图7所示),并在到达预设高度后松放按压件5 (如图8、图9所示),即可利用弹簧22的回复力将内杆件3上顶,并驱使贯穿下端的销杆14再度被推向一侧而切入扶手外杆1相应的卡槽11,从而达到在简便操作下获得所需的扶手高度及确切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在前述实施例中所揭示的构成元件,仅为举例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其他等效元件的替代或变化,也应被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所涵盖。【主权项】1.一种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扶手外杆、一中杆件、一内杆件、一支撑座、一按压件、及一扶手垫; 所述扶手外杆的两侧设有多个相应的卡槽,并在所述卡槽一侧设有纵向槽沟,所述中杆件套设在所述扶手外杆中,所述中杆件上端朝下形成一预设深度的空间,以容纳入一弹簧及一内杆件,所述中杆件偏下方位置处设有一水平向槽孔,并在所述内杆件偏下方位置设一斜孔,一销杆由所述扶手外杆的卡槽引入并贯穿所述中杆件的槽孔及所述内杆件的斜孔,所述内杆件能恒保弹性外顶抵,所述扶手外杆的外周覆设一上端枢设所述按压件的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中杆件相结合,所述按压件一端抵触在所述内杆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扶手外杆、一中杆件、一内杆件、一支撑座、一按压件、及一扶手垫;所述扶手外杆的两侧设有多个相应的卡槽,并在所述卡槽一侧设有纵向槽沟,所述中杆件套设在所述扶手外杆中,所述中杆件上端朝下形成一预设深度的空间,以容纳入一弹簧及一内杆件,所述中杆件偏下方位置处设有一水平向槽孔,并在所述内杆件偏下方位置设一斜孔,一销杆由所述扶手外杆的卡槽引入并贯穿所述中杆件的槽孔及所述内杆件的斜孔,所述内杆件能恒保弹性外顶抵,所述扶手外杆的外周覆设一上端枢设所述按压件的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与所述中杆件相结合,所述按压件一端抵触在所述内杆件上端,受所述弹簧的上顶力恒保另一端呈突出状,并在所述支撑座的上端结合所述扶手垫构成一升降扶手;用手部上压所述按压件驱使所述内杆件下移一并使贯穿在中杆件之间的销杆沿着内杆件的斜孔上移及将弹簧下压,同时所述销杆脱离所述扶手外杆的卡槽而退到一侧的纵向槽沟,使与所述中杆件一端结合的所述支撑座在呈自由状态下能依所需进行高度调整,并在到达预设高度后松放所述按压件,利用所述弹簧的回复力将所述内杆件上顶,并驱使贯穿下端的所述销杆再度被推向一侧切入所述扶手外杆相应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冬春
申请(专利权)人:及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