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03853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2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至第十电阻、第一风扇电机、第二风扇电机、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三电位器和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热敏电阻对计算机主机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控制散热风扇的散热强度,能够有效保护计算机内部元件,降低了散热风扇的噪音,减少了进入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灰尘,有利于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具有普及推广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的实用已经极其广泛,但是计算机的性能却各不相同,很大的程度上时因为其散热设备的工作效率太低,随着计算机CPU产热的热流密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风冷散热己无法满足CPU稳定工作的需求,而其它几种散热方式虽然散热效果有所提高,但均存在一些弊端,如技术不成熟、价格昂贵、风扇噪音大、存在不安全隐患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风扇电机、第二风扇电机、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三电位器和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风扇电机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风扇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九电阻为热敏电阻。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12V直流电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过热敏电阻对计算机主机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自动控制散热风扇的散热强度,能够有效保护计算机内部元件,降低了散热风扇的噪音,减少了进入计算机主机内部的灰尘,有利于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具有普及推广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稳压二极管ZD、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风扇电机M1、第二风扇电机M2、第一电位器RP1、第二电位器RP2、第三电位器RP3和电源,第九电阻R9为热敏电阻,电源为12V直流电源,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第三电位器RP3的第一端、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均接地,电源的正极同时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一风扇电机M1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同时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第一风扇电机M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ZD的正极连接,稳压二极管ZD的负极同时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同时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Q4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三电位器RP3的滑动端连接,第三电位器RP3的第二端同时与第六三极管Q6的集电极、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同时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二风扇电机M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同时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二风扇电机M2的第二端、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一端、第一电位器RP1的滑动端和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六三极管Q6的发射极与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位器RP2的滑动端与第二电位器RP2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第六三极管Q6的基极同时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第一电位器RP1的第二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中,当温度较低时,只有第二风扇电机M2工作,当温度较高时,第一风扇电机M2和第一风扇电机M1均工作。常温下,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一风扇电机M1不工作。但是当电源机箱内温度达到55℃左右时,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风扇电机M1全速工作。在第一风扇电机M1和第一风扇电机M2都全速工作的情况下,电源机箱内的温度会降下来。当温度降到40℃时,第一三极管Q1截止,第一风扇电机M1停转。此后若电源机箱内的温度再上升到55℃,第一风扇电机M1再次启动,待温度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风扇电机、第二风扇电机、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第三电位器和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电源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六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二风扇电机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风扇电机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六三极管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计算机散热风扇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
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六三极管、
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电阻、第
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
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一风扇电机、第二风扇电机、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
器、第三电位器和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
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位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
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电源的正极同时
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
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
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
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风扇电机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
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
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稳压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的
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
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斯菲科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