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98213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该内盘管进口与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内盘管的出口与换热工质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进口分别与换热工质进口相连,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出口分别与换热工质出口相连,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截面均呈腰形。通过采用内盘管、多个外盘管以及第三盘管的组合使用方式,实现了对水箱的快速加热,相对于传统的内盘管的方式提高能效40%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尤其涉及一种换热效果好、效能高的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的热栗热水器所用水箱,基本采用以下三种形式的流道换热方式:内盘管式换热水箱、外盘管式换热水箱、水循环换热水箱,采用内盘管的方式相较于其他两种存在着直接与水体接触进行热传导,相对其他两种传热效果好,但是对于大容量水箱而言,且换热效果有所欠缺。外盘管的方式存在着安装方便的特点,但是由于不直接与水接触,存在部分热能的损耗,相对传热效果不理想。水循环的方式存在着相关配套设施多,占用空间大的问题。鉴于以上三点,研究一种换热效果好、效能高的热水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具有换热效果好、效能高的特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包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的筒体、设置在该筒体上方的上封头和设置在该筒体下方的下封头,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该内盘管的进口与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内盘管的出口与换热工质出口相连,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筒体上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该第一外盘管的进口和第二外盘管的进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第一外盘管的出口和第二外盘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出口相连,且该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截面均呈腰形。优选的,所述下封头为内凹结构。优选的,所述下封头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盘管,该第三盘管的进口与所述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第三盘管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工质出口相连。优选的,所述下封头的下方设置有相变导热材料,所述第三盘管置于所述相变导热材料中。优选的,所述相变导热材料为重量比例70-80%的三水醋酸钠、重量比例1-5%的CMC增稠剂、重量比例1-5%的膨胀石墨、重量比例1-3%的醋酸锌、重量比例1-10%的尿素、重量比例0.5-5%的聚乙二醇、重量比例2-5%的蒙脱土或者钠土。优选的,所述第三盘管的截面为圆形或者腰形。优选的,所述内盘管的截面为圆形。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内盘管、多个外盘管以及第三盘管的组合使用方式,实现了对水箱的快速加热,同时下封头采用内凹结构并在内凹结构下方设置相变导热材料,并将第三盘管置于相变导热材料中,从而很好的实现对水箱筒体的加热,相对于传统的内盘管的方式提高能效40%左右。该水箱同时有外盘管换热管、内置盘管换热管和相变导热材料同时传递热量。给水箱内的水加热没有死角和冷水区,全方位制热;外盘的制作方法直接让外盘管换热面积加大,传热系数增加,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四条传热管路的并联,换热效率更高,让水箱内的水加热时间更短,有效的节省能源,减小了运行阻力,降低了运行压力,稳定了外部热源设备的运行工况。【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中第一外盘管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筒体、2-上封头、3-下封头、4-内盘管、5-换热工质进口、6-换热工质出口、7-第一外盘管、8-第二外盘管、9-第三盘管、10-相变导热材料。【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包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的筒体1、设置在该筒体1上方的上封头2和设置在该筒体1下方的下封头3,该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4,内盘管4的截面为圆形,该内盘管4的进口与换热工质进口 5相连,该内盘管4的出口与换热工质出口 6相连。为了提高整体的能效和换热效果,所述筒体1上的筒体1外部设置有第一外盘管7和第二外盘管8,该第一外盘管7的进口和第二外盘管8的进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进口 5相连,该第一外盘管7的出口和第二外盘管8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出口 6相连,且该第一外盘管7和第二外盘管8的截面均呈腰形。通过采用内盘管4、多个外盘管以及第三盘管9的组合使用方式,实现了对水箱的快速加热。其中,下封头3为内凹结构,下封头3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盘管9,该第三盘管9的进口与所述换热工质进口 5相连,该第三盘管9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工质出口 6相连。下封头3的下方设置有相变导热材料10,所述第三盘管9置于所述相变导热材料10中,所述第三盘管9的截面为圆形或者腰形。通过令下封头3采用内凹结构并在内凹结构下方设置相变导热材料10,并将第三盘管9置于相变导热材料10中,从而很好的实现对水箱筒体1的加热,相对于传统的内盘管4的方式提高能效40%左右。上述的相变导热材料为重量比例70-80%的三水醋酸钠、重量比例1-5%的CMC增稠剂、重量比例1-5%的膨胀石墨、重量比例1-3%的醋酸锌、重量比例1-10%的尿素、重量比例0.5-5%的聚乙二醇、重量比例2-5%的蒙脱土或者钠土。该第一外盘管7和第二外盘管8的截面均呈腰形,相较于传统外盘管圆形截面结构通过增大外盘管与筒体1的接触面积,既最大限度的减少外盘管的发热损耗,又提高了外盘管自身的换热效果。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包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的筒体、设置在该筒体上方的上封头和设置在该筒体下方的下封头,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该内盘管的进口与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内盘管的出口与换热工质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该第一外盘管的进口和第二外盘管的进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第一外盘管的出口和第二外盘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出口相连,且该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截面均呈腰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为内凹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的下方设置有第三盘管,该第三盘管的进口与所述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第三盘管的出口与所述换热工质出口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盘管的截面为圆形或者腰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的下方设置有相变导热材料,所述第三盘管置于所述相变导热材料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盘管的截面为圆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该内盘管进口与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内盘管的出口与换热工质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进口分别与换热工质进口相连,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出口分别与换热工质出口相连,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截面均呈腰形。通过采用内盘管、多个外盘管以及第三盘管的组合使用方式,实现了对水箱的快速加热,相对于传统的内盘管的方式提高能效40%左右。【IPC分类】F24H9/00, C09K5/06【公开号】CN205002389【申请号】CN201520478267【专利技术人】陆建, 范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流道一体式换热水箱,包括中心轴线竖直设置的筒体、设置在该筒体上方的上封头和设置在该筒体下方的下封头,该筒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盘管,该内盘管的进口与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内盘管的出口与换热工质出口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的筒体外部设置有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该第一外盘管的进口和第二外盘管的进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进口相连,该第一外盘管的出口和第二外盘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换热工质出口相连,且该第一外盘管和第二外盘管的截面均呈腰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范庭伟韦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光芒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