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79124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包括换挡轴、球铰衬套和球铰座,所述换挡轴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容纳在球铰衬套内并与球铰衬套内腔形成球面副,球铰衬套容纳在球铰座内;在球铰衬套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Ⅰ,在每个通孔Ⅰ中均设置一个弹性小球,所述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共面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换挡轴的轴线,至少两个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的连线互相垂直,所述弹性小球与球头和球铰座接触且在通孔Ⅰ轴向有压缩形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自动补偿间隙,避免了选档过程的空行程,提高了驾驶操作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卡车变速器操纵机构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的更新换代,驾驶操作的舒适性,成为汽车设计的方向之一。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应用于汽车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球铰结构:换挡轴一端连接操纵杆,另一端设有球头,球头容纳在球铰衬套内并与球铰衬套内腔形成球面副;球铰衬套的外形和球铰座的内腔均为圆柱形,球铰衬套以间隙配合容纳在球铰座内;球铰座连接选挡臂。当变速器操纵机构进行选挡操作时,操纵杆带动换挡轴摆动,换挡轴带动球铰衬套运动,由于球铰衬套与球铰座之间存在间隙,导致球铰座不能随球铰衬套完全同步运动,存在一定的延迟。对于驾驶员来说,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驾驶员在进行选挡操作时会感觉操纵杆有一段空行程,影响驾驶员操作的手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包括换挡轴、球铰衬套和球铰座,所述换挡轴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容纳在球铰衬套内并与球铰衬套内腔形成球面副,球铰衬套容纳在球铰座内;在球铰衬套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I,在每个通孔I中均设置一个弹性小球,所述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共面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换挡轴的轴线,至少两个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的连线互相垂直,所述弹性小球与球头和球铰座接触且在通孔I轴向有压缩形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自动补偿间隙,避免了选档过程的空行程,提高了驾驶操作的舒适性。作为优选,所述通孔I的数量为两个。本技术方案给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最简单的方案。作为优选,在球铰衬套的底端设有通孔II。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球头装入球铰衬套后,可以通过通孔II方便的观察球头与球铰衬套的配合情况,另外,通孔II与球铰座底面形成的空腔可以用来存放润滑油脂,对球铰结构进行润滑。作为优选,在所述球铰衬套的底端设有倒角。采用本技术方案,使球铰衬套和球铰座的装配更加容易。作为优选,在球头上设有垂直于换挡轴轴线的平面。换挡轴作为轴类零件,在用普通车床对其加工时需要用卡盘夹紧一端,用顶尖顶紧另一端,以防止换挡轴颤动造成的加工误差。采用本技术方案,在球头上设有垂直于换挡轴轴线的平面,有利于工件的顶紧。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小球的材料为橡胶。由于橡胶具有优良的回弹性和耐油性,很适合作为制作弹性小球的材料。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小球的直径为三毫米。作为优选,所述球头的直径为十二毫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主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主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沿B-B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换挡轴,2、球铰衬套,3、球铰座,4、球头,5、通孔I,6、弹性小球,7、通孔II,8、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2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包括换挡轴1、球铰衬套2和球铰座3,所述换挡轴1的一端设有直径为十二毫米的球头4,球头4容纳在球铰衬套2内并与球铰衬套2内腔形成球面副,球铰衬套2容纳在球铰座3内;在球铰衬套上设有两个通孔I 5,在每个通孔I 5中均设置一个橡胶制成的直径为三毫米的弹性小球6,两个弹性小球6的球心与球头4的球心共面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换挡轴1的轴线,两个弹性小球6的球心与球头4的球心的连线互相垂直,弹性小球6与球头4和球铰座3接触且在通孔I 5轴向有压缩形变;在球铰衬套2的底端设有通孔II 7 ;球铰衬套2的底端设有倒角8 ;球头4上设有垂直于换挡轴1轴线的平面。图3、图4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在球铰衬套上设有四个通孔I 5,在每个通孔I 5中均设置一个橡胶制成的弹性小球6,四个弹性小球6的球心与球头4的球心共面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换挡轴1的轴线,相邻两个弹性小球6的球心与球头4的球心的连线互相垂直,弹性小球6与球头4和球铰座3接触且在通孔I 5轴向有压缩形变。上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包括换挡轴、球铰衬套和球铰座,所述换挡轴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容纳在球铰衬套内并与球铰衬套内腔形成球面副,球铰衬套容纳在球铰座内,其特征在于:在球铰衬套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I,在每个通孔I中均设置一个弹性小球,所述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共面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换挡轴的轴线,至少两个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的连线互相垂直,所述弹性小球与球头和球铰座接触且在通孔I轴向有压缩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I的数量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球铰衬套的底端设有通孔II。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球铰衬套的底端设有倒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球头上设有垂直于换挡轴轴线的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Γ5任一所述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小球的材料为橡胶。7.根据权利要求Γ5任一所述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的直径为十二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Γ5任一所述的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小球的直径为三毫米。【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包括换挡轴、球铰衬套和球铰座,所述换挡轴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容纳在球铰衬套内并与球铰衬套内腔形成球面副,球铰衬套容纳在球铰座内;在球铰衬套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Ⅰ,在每个通孔Ⅰ中均设置一个弹性小球,所述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共面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换挡轴的轴线,至少两个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的连线互相垂直,所述弹性小球与球头和球铰座接触且在通孔Ⅰ轴向有压缩形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自动补偿间隙,避免了选档过程的空行程,提高了驾驶操作的舒适性。【IPC分类】F16H59/02, F16C11/06【公开号】CN105275973【申请号】CN201410322013【专利技术人】刘鑫, 赵波, 连水梅, 公彦军, 王颖, 李法友 【申请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申请日】2014年7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补偿间隙的球铰结构,包括换挡轴、球铰衬套和球铰座,所述换挡轴的一端设有球头,所述球头容纳在球铰衬套内并与球铰衬套内腔形成球面副,球铰衬套容纳在球铰座内,其特征在于:在球铰衬套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Ⅰ,在每个通孔Ⅰ中均设置一个弹性小球,所述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共面并且该平面垂直于换挡轴的轴线,至少两个弹性小球的球心与球头的球心的连线互相垂直,所述弹性小球与球头和球铰座接触且在通孔Ⅰ轴向有压缩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鑫赵波连水梅公彦军王颖李法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