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及利用其剥离载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778608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7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及利用其剥离载板的方法,所述载板剥离机台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包括第一卷轴(8)、第二卷轴(9)和第三卷轴(10),所述第一卷轴(8)和第三卷轴(10)之间安装有粘性胶带(11),所述粘性胶带(11)有粘性的一面朝下;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真空孔5,所述下平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中设置有可升降的顶针(4),所述下平台前后两侧设置有轨道(6),所述前后两侧轨道(6)之间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可升降的L型支架(12)与前后两侧轨道(6)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它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及利用其剥离载板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及利用其剥离载板的方法,属于半导体封装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封装产品向着高密度、小型化、高集成度发展,其封装尺寸也越来越小,其轻、薄、小的特点对封装技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针对单层基板,基板厚度薄其柔软,在封装过程中需粘附在一载板上,以利于布线及电子元件的加工,其中载板有一定的柔性,能进行一定程度的卷曲。待塑封完成后,再将载板与基板分离。目前常采用手动剥离的方法,手动剥离的方法是在基板缺口处先挑起载体的一个角,然后再顺着这个角将载板撕下来,此方法不适用批量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及利用其剥离载板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它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包括第一卷轴、第二卷轴和第三卷轴,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卷轴和第三卷轴之间安装有粘性胶带,所述粘性胶带从第一卷轴绕至第二卷轴最后集中绕到第三卷轴上,所述粘性胶带有粘性的一面朝下;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真空孔,塑封后的产品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与下平台相固定,所述下平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可升降的顶针,所述下平台前后两侧设置有轨道,所述前后两侧轨道之间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可升降的L型支架与前后两侧轨道相连接。所述顶针头部采用平滑圆头设计。所述顶针两侧设有红外传感装置。所述L型支架底部设置有滑轮。一种简易自动剥离载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一基板和一载板,载板上附有粘性胶,基板通过粘性胶粘贴在载板上,进行塑封料塑封;步骤二、将塑封后的产品,载板朝上固定放置在载板剥离机台的下平台上;步骤三、下平台左右两侧顶针升起,顶针顶起载板的距离略大于刮板的厚度;然后调节刮板的L型支架高度,使刮板升起高度略高于基板边缘,刮板开始自右向左移动;步骤四、当刮板移动到右侧凹槽位置时,右侧顶针下降,同时刮板继续向左移动;步骤五、当刮板移动到左侧凹槽位置时,左侧顶针下降;步骤六、刮板继续向左移出左侧凹槽,同时刮板下降,此时载板已经与基板完成初步分离;步骤七、上平台下移,将载板粘附固定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之间的粘性胶带上;步骤八、上平台上移,然后转动第三卷轴,将废弃载板卷绕到第三卷轴上,同时第一卷轴输送新的粘性胶带,为下一个载板分离过程做准备。所述基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缺口,所述下平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多个凹槽,产品放置时,所述基板上的缺口与下平台上的凹槽位置相对应。所述载板略大于基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及利用其剥离载板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a)~图1(h)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简易自动剥离载板的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基板贴在载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剥离载板机台上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剥离载板机台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基板1载板2凹槽3顶针4真空孔5轨道6刮板7第一卷轴8第二卷轴9第三卷轴10粘性胶带11L型支架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它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结构如图3所示,它包括第一卷轴8、第二卷轴9和第三卷轴10,所述第一卷轴8和第二卷轴9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三卷轴10位于第二卷轴9右上方,所述第一卷轴8和第三卷轴10之间安装有粘性胶带11,所述粘性胶带11从第一卷轴8绕至第二卷轴9最后集中绕到第三卷轴10上,所述粘性胶带11有粘性的一面朝下,所述第一卷轴8上安装粘性胶带卷,所述第二卷轴9起到抻平粘性胶带的作用,所述第三卷轴10起到收取剥离掉的载板的作用;所述下平台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真空孔5,塑封后的产品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与下平台相固定,所述下平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3个凹槽3,产品放置时,基板上的缺口与下平台上的凹槽3位置相对应,所述凹槽3中设置有可升降的顶针4,所述顶针4头部采用平滑圆头设计,顶针4两侧设有红外传感装置,顶针4升起时红外传感装置开始工作;下平台前后两侧设置有轨道6,所述前后两侧轨道6之间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可升降的L型支架12与前后两侧轨道6相连接,当刮板7靠近顶针4遮挡红外传感装置后顶针4下降,所述刮板7为有一定刚性的塑料薄板;当进行载板分离时,根据产品结构、塑封料厚度、基板厚度等,设定参数L型支架12升起高度,使刮板7略高于基板边缘,所述L型支架12通过其底部的滑轮带动刮板7在下平台上左右来回移动;通过可升降的L型支架12可以灵活改变刮板7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产品结构。一种利用上述载板剥离机台剥离载板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参见图1(a),取一基板和一载板,所述基板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3个缺口,载板上附有粘性胶,基板通过粘性胶粘贴在载板上,然后进行塑封料塑封;所述载板略大于基板,如图2所示,在封装过程中载板起到承载作用;步骤二、参见图1(b),将塑封后的产品,载板朝上放置在载板剥离机台的下平台上,开启真空装置,固定产品;步骤三、参见图1(c),下平台左右两侧顶针升起,红外传感装置开始启动,顶针顶起载板的距离略大于刮板的厚度;然后调节刮板的L型支架高度,使刮板升起高度略高于基板边缘,刮板开始自右向左移动;步骤四、参见图1(d),当刮板移动到右侧凹槽位置且靠近顶针遮挡红外线时,右侧顶针下降,同时刮板继续向左移动;步骤五、参见图1(e),当刮板移动到左侧凹槽位置靠近顶针遮挡红外线时,左侧顶针下降;步骤六、参见图1(f),刮板继续向左移出左侧凹槽,同时刮板下降,此时载板已经与基板完成初步分离;当进行下一个剥离工作时,刮板可以自左向右移动,不需要复位;步骤七、参见图1(g),上平台下移,将载板粘附固定在第一卷轴和第二卷轴之间的粘性胶带上;步骤八、参见图1(h),上平台上移,然后转动第三卷轴10,将废弃载板卷绕到第三卷轴10上,同时第一卷轴8输送新的粘性胶带,为下一个载板分离过程做准备。针对不同基板长度、宽度,所述下平台可以灵活更换。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及利用其剥离载板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包括第一卷轴(8)、第二卷轴(9)和第三卷轴(10),所述第一卷轴(8)和第二卷轴(9)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卷轴(8)和第三卷轴(10)之间安装有粘性胶带(11),所述粘性胶带(11)从第一卷轴(8)绕至第二转轴(9)最后集中绕到第三卷轴(10)上,所述粘性胶带(11)有粘性的一面朝下;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真空孔5,塑封后的产品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与下平台相固定,所述下平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中设置有可升降的顶针(4),所述下平台前后两侧设置有轨道(6),所述前后两侧轨道(6)之间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可升降的L型支架(12)与前后两侧轨道(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上平台包括第一卷轴(8)、第二卷轴(9)和第三卷轴(10),所述第一卷轴(8)和第二卷轴(9)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卷轴(8)和第三卷轴(10)之间安装有粘性胶带(11),所述粘性胶带(11)从第一卷轴(8)绕至第二卷轴(9)最后集中绕到第三卷轴(10)上,所述粘性胶带(11)有粘性的一面朝下;所述下平台上设置有真空孔(5),塑封后的产品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与下平台相固定,所述下平台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凹槽(3),所述凹槽(3)中设置有可升降的顶针(4),所述下平台前后两侧设置有轨道(6),所述前后两侧轨道(6)之间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可升降的L型支架(12)与前后两侧轨道(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4)头部采用平滑圆头设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4)两侧设有红外传感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板剥离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支架(12)底部设置有滑轮。5.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板剥离机台剥离载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丽静曹文静孙科敏陆燕飞徐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