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64370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包括电流控制芯片UC3846,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OUTB端和OUTA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短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CT端和RT端之间通过一短接端同时连接有外接电容和外接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有串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电压VCC端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CT端,运行安全稳定、成本低、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大功率开关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具体为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
技术介绍
电路被广泛应用于300W以内的开关电源中,现有的控制模式都是采用电压模式控制的,即采样副边输出的电压信号来与预设的电压基准信号进行比较,得出其误差,以此误差量来调整谐振频率,从而调整调整输出电压,这种控制模式对小功率电源的LLC电路来说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对于大功率电源的LLC电路,达到300W以上时,这种控制模式就不合适了,因为LLC电路的谐振电流是一个类似的正弦波形,同等功率小相对应普通半桥的近似梯形波来说,这种类似的正弦波电流的峰值要高出很多,功率越大体现的越明显,而这种较大的谐振电流往往受到干扰后很容易失去控制,从而会导致功率管炸毁,因此一般大功率的软开关电流目前主流控制模式还是全桥移相,但是全桥移相控制模式相对于LLC变频模式来说,整机效率要低1%_2%左右,因此需要把LLC变频控制引入大功率开关电源中,而面对电压模式控制的LLC来说,大功率是无法做到很稳定的,因此很多大型开关电源厂家就直接采用了 DSP数字控制芯片来控制大功率LLC,但是DSP的成本较高,软件编写复杂,相对与一般研发实力的公司来说,基本无法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安全稳定、成本低、结构简单且适用于大功率开关电源的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包括电流控制芯片UC3846,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0UTB端和0UTA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短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CT端和RT端之间通过一短接端同时连接有外接电容和外接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有串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电压VCC端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CT端。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电路由通用的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分立元件组成,形成的电路更加稳定、可靠,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具备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和输出负载的变化的瞬态响应快,更具有瞬时峰值电流限流功能,适用于大功率开关电源中,电流控制芯片UC3846具有多个引脚端,其中,0UTB端为B输出端;0UTA端为A输出端;VIN端为偏置电源输入端;E/A+端为误差放大器同相输入端;E/A-端为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C/S+端为电流检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C/S-端为电流检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C0MP端为误差放大器输出端;CT端为外接电容端;RT为外界电阻端;SYNC端为同步信号输入端,VREF为基准电压端,Shutdown端为外部关断信号输入端。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至外接电容与外接电阻的短接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稳定电阻且外接电容与外接电阻的短接端连接至接地端AGND。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三二极管和第二稳定电阻。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RT端连接有依次串联的第三稳定电阻、第二电容、接地端AGND。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Shutdown端通过第四稳定电阻连接至第二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稳定电阻与第二电容的串联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端AGND。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第二三极管为NPN型管。作为对本技术的优选,第一三极管为PNP型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电路由通用的电流控制芯片UC3846的分立元件有效融合,形成的更加优化的电路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具备对输入电压的变化和输出负载的变化的瞬态响应快,更具有瞬时峰值电流限流功能,适用于大功率的开关电源中,运行安全稳定、成本低、结构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1、第一二极管,12、第二二极管,13、外接电容,14、外接电阻,15、稳压二极管,16、第一电容,21、第一三极管,31、第一稳定电阻,41、第三二极管,42、第二稳定电阻,51、第三稳定电阻,52、第二电容,61、第四稳定电阻,7、第二三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包括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0UTB端和0UTA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二极管1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12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12的负极短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CT端和RT端之间通过一短接端同时连接有外接电容13和外接电阻14,所述第二二极管12的负极连接有串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15和第一电容16,所述第一电容16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2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2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电压VCC端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CT端。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至外接电容13与外接电阻14的短接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稳定电阻31且外接电容13与外接电阻14的短接端连接至接地端AGND。第一三极管2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三二极管41和第二稳定电阻42。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RT端连接有依次串联的第三稳定电阻51、第二电容52、接地端AGND。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Shutdown端通过第四稳定电阻61连接至第二三极管7的基极,所述第二三极管7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三稳定电阻51与第二电容52的串联端,所述第二三极管7的发射极连接至接地端AGND。第二三极管7为NPN型管。第一三极管21为PNP型管。【主权项】1.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C3846 (1)的OUTB端和OUTA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二极管(1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12)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12)的负极短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 (1)的CT端和RT端之间通过一短接端同时连接有外接电容(13)和外接电阻(14),所述第二二极管(12)的负极连接有串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15)和第一电容(16),所述第一电容(16)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2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2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电压VCC端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 (1)的CT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至外接电容(13)与外接电阻(14)的短接端之间串联有第一稳定电阻(31)且外接电容(13)与外接电阻(14)的短接端连接至接地端AGND。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三极管(2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有并联设置的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流模式控制的LLC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所述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OUTB端和OUTA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二极管(11)的正极和第二二极管(12)的正极,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12)的负极短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1)的负极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CT端和RT端之间通过一短接端同时连接有外接电容(13)和外接电阻(14),所述第二二极管(12)的负极连接有串联设置的稳压二极管(15)和第一电容(16),所述第一电容(16)还连接至第一三极管(21)的基极,所述第一三极管(21)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连接至供电电压VCC端和电流控制芯片UC3846(1)的CT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武张昌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