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横梁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5415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2 0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顶横梁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设计领域,解决现有顶横梁结构复杂,生成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不利于整车的成本控制的问题,该汽车顶横梁结构包括:一顶横梁下板,所述顶横梁下板沿长度方向辊压形成一凹槽,且所述凹槽沿开口的两端形成两个边沿;一顶横梁上板,所述顶横梁上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辊压形成两个边沿,所述顶横梁上板覆盖于所述顶横梁下板的凹槽的开口处,且所述顶横梁上板的两个边沿与所述凹槽开口的两个边沿分别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显著较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整车的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横梁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工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产能远大于市场容量,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从经济型轿车到高端商务车,各品牌都在品质和价格上进行着拼杀。同质价更低,或者说,同价质更优,是各车厂不断追求的目标。而现有的顶横梁结构复杂、采用冲压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不利于整车的成本控制。因此,如何改进顶横梁结构,对提高整车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顶横梁结构及汽车,解决现有顶横梁结构复杂,生成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不利于整车的成本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顶横梁结构,包括:—顶横梁下板,所述顶横梁下板沿长度方向辊压形成一凹槽,且所述凹槽沿开口的两端形成两个边沿;—顶横梁上板,所述顶横梁上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辊压形成两个边沿,所述顶横梁上板覆盖于所述顶横梁下板的凹槽的开口处,且所述顶横梁上板的两个边沿与所述凹槽开口的两个边沿分别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汽车顶横梁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置于所述顶横梁下板的凹槽内,且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其中,所述顶横梁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顶横梁下板与汽车车身主体骨架通过所述安装孔螺接。其中,所述顶横梁上板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工具过孔。其中,所述工具过孔为长圆形孔、椭圆形孔或腰形孔。其中,所述汽车顶横梁结构包括两个所述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横梁下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中,所述隔板采用冲压工艺制成。其中,所述隔板与所述顶横梁下板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连接。其中,所述顶横梁上板与所述顶横梁下板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连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顶横梁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顶横梁结构,包括顶横梁下板和顶横梁上板,其中顶横梁下板沿长度方向辊压形成一凹槽,且凹槽沿开口的两端形成两个边沿;顶横梁上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辊压也形成两个边沿,且顶横梁上板覆盖于顶横梁下板凹槽的开口处,顶横梁上板的两个边沿与凹槽开口的两个边沿分别固定连接。该汽车顶横梁结构由上板和下板两部分连接,形成了盒状结构,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且顶横梁上板和顶横梁下板均采用辊压工艺,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显著较低了生产成本。该汽车顶横梁结构实现了模块化生产,且结构紧凑,对安装空间要求低,相对现有顶横梁结构,有效提高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顶横梁结构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汽车顶横梁结构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沿A-A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汽车顶横梁结构的安装应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汽车顶横梁结构,11-顶横梁下板,111-安装孔,12-顶横梁上板,121-工具过孔,13-隔板,2-螺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现有的顶横梁结构复杂、采用冲压工艺,存在生产效率低、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不利于整车的成本控制。而本技术的汽车顶横梁结构采用辊压工艺,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可实现模块化生产,成本显著降低,并且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有效提高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顶横梁结构,包括:—顶横梁下板11,顶横梁下板11沿长度方向辊压形成一凹槽,且凹槽沿开口的两端形成两个边沿;一顶横梁上板12,顶横梁上板12沿宽度方向的两端辊压形成两个边沿,顶横梁上板12覆盖于顶横梁下板11的凹槽的开口处,且顶横梁上板12的两个边沿与凹槽开口的两个边沿分别固定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顶横梁结构,由顶横梁上板12和顶横梁下板11两部分连接,形成了盒状结构,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且顶横梁上板12和顶横梁下板11均采用辊压工艺,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显著较低了生产成本。该顶横梁结构实现了模块化生产,且结构紧凑,对安装空间要求低,相对现有顶横梁结构,有效提高了整车的市场竞争力。由于车身结构的扭转刚度和强度对汽车的舒适性、使用寿命等至关重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汽车顶横梁结构的扭转刚度,优选的,汽车顶横梁结构1还包括:至少两个隔板13,隔板13竖直设置于顶横梁下板11的凹槽内,且隔板13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凹槽的深度。这里,可首先将至少两个隔板13设置于顶横梁下板11的凹槽内,然后将顶横梁上板12覆盖于顶横梁下板11上方。此时,通过设置在顶横梁下板11的凹槽内的隔板13,有效提高了汽车顶横梁结构1的扭转刚度,从而提高了车身的扭转刚度、强度等性能,进而保证了汽车的舒适性和使用寿命ο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为了方便汽车顶横梁结构1与车身主体骨架的连接操作,顶横梁下板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可分别设置多个安装孔111,顶横梁下板11与汽车车身主体骨架通过该安装孔111螺接。此时,汽车顶横梁结构1可通过螺栓2穿过顶横梁下板11上的安装孔111,与车身主体骨架实现螺接,连接方式简单、有效,且安装、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和更换,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优选的,顶横梁上板12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工具过孔121。此时,可将工具穿过工具过孔121对顶横梁下板11进行安装等操作,进一步为汽车顶横梁结构1的安装、拆卸提供了便利,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便利性。具体的,上述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顶横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顶横梁下板(11),所述顶横梁下板(11)沿长度方向辊压形成一凹槽,且所述凹槽沿开口的两端形成两个边沿;一顶横梁上板(12),所述顶横梁上板(12)沿宽度方向的两端辊压形成两个边沿,所述顶横梁上板(12)覆盖于所述顶横梁下板(11)的凹槽的开口处,且所述顶横梁上板(12)的两个边沿与所述凹槽开口的两个边沿分别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曙斌张建芬张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