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74224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21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底座和靠背以及设置在靠背顶部的头枕,所述靠背的两侧设有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所述左固定架和所述右固定架上设有左车顶管和右车顶管,所述左车顶管和所述右车顶管内设有气囊组件帘,所述座椅本体的一侧设有侧车门,所述侧车门上设有车窗,所述方向盘设置在操作台上,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感应器电路、气囊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感应器电路包含碰撞感应器,所述气囊电路包含方向盘气囊、侧门气囊和气囊组件帘,该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设计新颖,稳定性高,有效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安全座椅
,具体为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成为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代步工具,随着汽车数量的大量增长,汽车厂家就越来越注重汽车本身的安全性,现在的汽车基本上都配备了安全气囊的保护装置,当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通过气囊能够对驾驶人进行保护,但是如果是体积较大的车辆与紧凑型车辆发生碰撞,由于紧凑型车辆内的驾驶人头顶部没有充分的安全保护措施,这样就会对紧凑型车辆内的驾驶员造成极大的伤害,后果不敢设想;另外,由于气囊打开需要气体发生器瞬间进行工作,因此气囊打开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若气囊打开的时间不合适,很容易对乘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采用左固定架、右固定架、左车顶管、右车顶管、气囊组件帘、信号放大电路、报警器、气囊感应器、气体发生器和续流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包括底座和靠背以及设置在靠背顶部的头枕,所述靠背的两侧设有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所述左固定架和所述右固定架上设有左车顶管和右车顶管,所述左车顶管和所述右车顶管内设有气囊组件帘,所述座椅本体的一侧设有侧车门,所述侧车门上设有车窗,所述方向盘设置在操作台上,电源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器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感应器电路、气囊电路和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感应器电路包含碰撞感应器,所述气囊电路包含方向盘气囊、侧门气囊和气囊组件帘,所述方向盘气囊设置在方向盘内,所述侧门气囊设置在侧车门内,所述方向盘气囊、侧门气囊和气囊组件帘电性连接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包含气囊感应器、气体发生器和续流器,所述信号放大电路包含报警器。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电路主板以及设置在控制电路主板上的微处理器和处理芯片,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焊接在控制电路主板上。进一步,所述碰撞感应器和所述气囊感应器同步,所述碰撞感应器为气囊模块的碰撞感应器。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进一步,所述左车顶管和所述右车顶管为硬度较强的钢制材料。进一步,所述气囊模块具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内还设有驱动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包括左固定架、右固定架、左车顶管、右车顶管、气囊组件帘、信号放大电路、报警器、气囊感应器、气体发生器和续流器,由于在座椅本体的两侧设有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且在左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上设有左车顶管和右车顶管,通过左车顶管和右车顶管在汽车发生激烈碰撞时能够对驾驶员头部进行充分的保护,最大程度的将伤害降到最低,由于在左车顶管和右车顶管内设有气囊组件帘,通过气囊组件帘能够增大安全保护面积,设计合理,有效增大了安全保护面积,通过报警器能够在双方驾驶员昏迷的情况下进行及时的报警,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由于气囊模块包含了气囊感应器、气体发生器和续流器,通过气囊感应器、气体发生器和续流器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及时的将气囊进行打开,气囊感应器感应更加灵敏,安全性更尚。【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中:1、座椅本体;2、底座;3、靠背;4、头枕;5、右固定架;6、右车顶管;7、左车顶管;8、侧车门;9、车窗;10、方向盘;11、气囊组件帘;12、碰撞感应器;13、感应器电路;14、电源;15、控制单元;16、控制器;17、控制开关;18、气囊电路;19、信号放大电路;20、报警器;21、方向盘气囊;22、侧门气囊;23、续流器;24、气囊感应器;25、气体发生器;26、操作台;27、左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底座2和靠背3以及设置在靠背3顶部的头枕4,所述靠背3的两侧设有左固定架27和右固定架5,所述左固定架27和所述右固定架5上设有左车顶管7和右车顶管6,所述左车顶管7和所述右车顶管6内设有气囊组件帘11,所述座椅本体1的一侧设有侧车门8,所述侧车门8上设有车窗9,所述方向盘10设置在操作台26上,电源14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15包括控制器16和控制开关17,所述控制单元15电性连接感应器电路13、气囊电路18和信号放大电路19,所述感应器电路13包含碰撞感应器12,所述气囊电路18包含方向盘气囊21、侧门气囊22和气囊组件帘11,所述方向盘气囊21设置在方向盘10内,所述侧门气囊22设置在侧车门8内,所述方向盘气囊21、侧门气囊22和气囊组件帘11电性连接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包含气囊感应器24、气体发生器25和续流器23,所述信号放大电路19包含报警器20。所述控制器16包括控制电路主板以及设置在控制电路主板上的微处理器和处理芯片,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处理芯片焊接在控制电路主板上,所述碰撞感应器12和所述气囊感应器24同步,所述碰撞感应器12为气囊模块的碰撞感应器12,所述控制器16为单片机,所述左车顶管6和所述右车顶管7为硬度较强的钢制材料,所述气囊模块具有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15内还设有驱动单元,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一旦发生碰撞,若驾驶人头顶出现较大物体砸下来的时候,由于在座椅本体1的两侧设有左固定架27和右固定架5,且在左固定架27和右固定架5上设有左车顶管7和右车顶管6,通过左车顶管7和右车顶管6在汽车发生激烈碰撞时能够对驾驶员头部进行充分的保护,最大程度的将伤害降到最低,由于在左车顶管7和右车顶管6内设有气囊组件帘11,通过气囊组件帘11能够增大安全保护面积,设计合理,有效增大了安全保护面积,通过报警器20能够在双方驾驶员昏迷的情况下进行及时的报警,以免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由于气囊模块包含了气囊感应器24、气体发生器25和续流器23,通过气囊感应器24、气体发生器25和续流器23能够在汽车发生碰撞的时候及时的将气囊进行打开,气囊感应器24感应更加灵敏,安全性更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包括座椅本体(1 ),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底座(2)和靠背(3)以及设置在靠背(3)顶部的头枕(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的两侧设有左固定架(27)和右固定架(5),所述左固定架(27)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架装置,包括座椅本体(1),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底座(2)和靠背(3)以及设置在靠背(3)顶部的头枕(4),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3)的两侧设有左固定架(27)和右固定架(5),所述左固定架(27)和所述右固定架(5)上设有左车顶管(7)和右车顶管(6),所述左车顶管(7)和所述右车顶管(6)内设有气囊组件帘(11),所述座椅本体(1)的一侧设有侧车门(8),所述侧车门(8)上设有车窗(9),所述方向盘(10)设置在操作台(26)上,电源(14)电性连接控制单元(15),所述控制单元(15)包括控制器(16)和控制开关(17),所述控制单元(15)电性连接感应器电路(13)、气囊电路(18)和信号放大电路(19),所述感应器电路(13)包含碰撞感应器(12),所述气囊电路(18)包含方向盘气囊(21)、侧门气囊(22)和气囊组件帘(11),所述方向盘气囊(21)设置在方向盘(10)内,所述侧门气囊(22)设置在侧车门(8)内,所述方向盘气囊(21)、侧门气囊(22)和气囊组件帘(11)电性连接气囊模块,所述气囊模块包含气囊感应器(24)、气体发生器(25)和续流器(23),所述信号放大电路(19)包含报警器(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黄章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