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69070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1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具有驱动上述半导体的电路的主电路基板;收纳上述主电路基板的壳体;和对上述主电路基板的热量进行散热的冷却翅片,上述壳体中,与上述壳体的设置面相对的上面壁由具有多个开口部的二层构造形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具有驱动上述半导体的电路的主电路基板;收纳上述主电路基板的壳体;和对上述主电路基板的热量进行散热的冷却翅片,上述壳体中,与上述壳体的设置面相对的上面壁由具有多个开口部的二层构造形成。【专利说明】电力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转换装置的冷却构造。
技术介绍
在电力转换装置中,IGBT、DM(二极管组件)等半导体进行输入的电力的转换。关于在转换时产生的损失引起的发热的冷却,例如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 - 71594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冷却构造和使用它的电力转换装置,其具有:盘框2 ;分隔盘框2的分隔件8a、8b ;贯通分隔件8a、8b,在分隔件8a、8b的上方侧具有散热部7的热管9 ;配置在分隔件8a、8b的下方侧的电气部件6,进而,将与外部直接连通的吸气口 4和排气口 5设置于分隔件8a、8b的上方侧的门3a,将连通设置有散热部7的部分和设置有电气部件6的部分的连通口 11、12设置于分隔件8a、8b,在成为吸气侧的连通口 11设置引导板10,由此将来自外部的空气的流动向盘框2的内部整体引导,不仅利用热管9的吸热散热,还通过引导来的空气的自然对流,进行电气部件6的冷却。” 此外,在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9 — 033910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包括:覆盖冷却功率半导体的冷却翅片的壳体;具有驱动功率半导体的驱动电路的主电路基板;和覆盖主电路基板的盖,在电力转换装置中具有:在设置于上述盖的吸气口的上侧的上述主电路基板设置的第一通气口 ;和设置在该第一通气口的下侧且在上述冷却翅片的下侧的第二通气口,利用冷却风扇使来自第二通气口的空气流至上述冷却翅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715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 0339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电力转换装置中,在转换时产生的损失引起的发热的冷却,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那样,一般利用冷却翅片进行自然空冷,或利用冷却翅片和冷却风扇进行强制空冷,或利用水冷装置等在冷却翅片的基底设置流路进行冷却,防止由于温度上升引起的发热对半导体造成热破坏。 但是,随着电力转换装置的小型化,主电路基板也必须小型化,结果主电路基板被高密度地安装。由此,主电路基板安装有多个铝电解电容器、电阻等部件,也不能够忽略主电路基板的发热。此外,由于高密度安装,部件难以冷却,而且存在吸收了半导体发出的热的冷却翅片的热量传递到主电路基板的问题。 此外,像专利文献2那样,在具有保护主电路基板的功能的主体壳体设置用于冷却的多个开口部。开口部越多、越大,冷却效果越高,但相应地,在设置主体壳体的场所浮游的尘埃会进入主体壳体内部。结果在主电路基板上发生短路。存在不能够完成作为本来的功能的主电路基板保护作用的问题。 进一步,在恶劣的环境中尘埃堆积于开口部,如果要去除该尘埃,该尘埃会从主体壳体开口部进入主体壳体内部,如果就这样将电源接入电力转换装置,则会发生短路。如果使尘埃就这样堆积在主体壳体的开口部,则不能够从外气吸入冷却风,而且不能够将主电路基板发出的热量散出至外气,存在导致基板安装部件的热破坏的可能性。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不使冷却性下降地提高装置的动作上的安全性的电力转换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例如采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范围中所记载的结构。 本技术包括多个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举出其一个例子如下: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具有驱动上述半导体的电路的主电路基板;收纳上述主电路基板的壳体;和对上述主电路基板的热量进行散热的冷却翅片,上述壳体中,与上述壳体的设置面相对的上面壁由具有多个开口部的二层构造形成。 技术效果 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能够不使冷却性下降地提高安全性的电力转换装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概要图。 图2是使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主体壳体的上面壁为二层构造的概要图。 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主体壳体的上面壁的详细图。 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主体壳体的上面壁的二层构造与现有的上面壁的构造中的空气对流和尘埃等的混入性的比较图。 图5是表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力转换装置的冷却时的风速的检证结果的图。 图6是使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主体壳体的上面壁为能够装卸的上面壁盖的概要图。 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电力转换装置的能够装卸的上面壁盖的详细图。 图8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添加由隔热部件覆盖冷却翅片的盖的电力转换装置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使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以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说明利用本技术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主体壳体的构造减少进入内部的尘埃的例子。 首先,说明现有的电力转换装置。图1是现有的电力转换装置8的概要图,图1是在设置为电力转换装置8的通常使用状态的状态下,按各部分分解的图。 电力转换装置8具有:将输入的直流电力转换为交流电力的半导体4 ;和驱动半导体4的主电路基板3,主电路基板3和半导体4安装于主体壳体2,周围被覆盖。 此外,在位于主体壳体2的连接主电路基板3和半导体4的面的相反侧的开口部安装正面盖I,此外,在主体壳体2的与设置面相对的上面壁7形成有多个开口部9,使得气体能够流入流出。 与主电路基板3和半导体4相邻地安装有冷却翅片6,成为冷却在主电路基板3和半导体4产生的热的构造。 图2是本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8的结构图的例子。本实施例的电力转换装置8使图1的现有电力转换装置8的主体壳体2的具有开口部的上面壁7为二层构造。 图1的现有电力转换装置8中尘埃等从上面壁7的开口部9落下时,从主体壳体2所具有的上面壁7的开口部9直接侵入内部,在内部基板上发生短路。 与此相对,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体壳体2的构造中,使主体壳体2的具有多个开口部的上面壁为二层构造,由此,即使例如尘埃从上面壁7的第一层的作为开口部的隙缝10进入,也能够利用相互不同的第二层的非开口部进行防护,使得尘埃不会从主体壳体2侵入内部。 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力转换装置的主体壳体的上面壁的详细图。 在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主体壳体2的构造中,使主体壳体2的具有开口部的上面壁为二层构造,如图3所示,上面壁7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开口部形状相同,其形状是直线状的开口(隙缝10)隔开间隔排列的分布图形。而且,第一层的开口部和非开口部的图形与第二层的开口部和非开口部的图形相互错开。即成为在第一层的开口部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层的非开口部,在第一层的非开口部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层的开口部的构造。利用该形状,即使例如尘埃从第一层的上面壁开口部的隙缝10的开口部分侵入,也能够由相互错开的第二层的上面壁开口部的隙缝10的非开口部分进行防护,使得尘埃不会从主体壳体2侵入内部,能够提高装置动作上的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导体;包括驱动所述半导体的电路的主电路基板;收纳所述主电路基板的壳体;和对所述主电路基板的热量进行散热的冷却翅片,所述壳体中,与所述壳体的设置面相对的上面壁由具有多个开口部的二层构造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埜晃嗣井堀敏山崎正广田雅之中村宽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