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6274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23:59
一种提高火花塞的耐久性的新的技术。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沿轴线方向延伸;绝缘体,具有沿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且在轴孔中插设有中心电极;主体配件,配置于绝缘体的外周;第一接地电极,与主体配件电导通且在与中心电极的前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以及第二接地电极,与主体配件电导通且与主体配件接合,并且从主体配件延伸到与中心电极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在中心电极的侧面和自身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间隙。这里,第一间隙的大小相对于第二间隙的大小的比例为0.80以上且1.25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花塞
技术介绍
以往,在内燃机中使用火花塞。作为火花塞的结构,例如使用具备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的结构。中心电极和接地电极形成用于使火花产生的间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7585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现在,如果火花塞的耐久性提高,则能够抑制各种的缺陷。例如能够降低内燃机的维护的工作量。这里,火花塞的耐久性有可能受到来自各种的原因的影响。存在例如在内燃机的动作时,由于电极的温度增高,因而电极容易消耗的情况。如果电极的消耗得以继续,则存在火花塞无法发挥希望的性能的情况(例如点火不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火花塞的耐久性的新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为用于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应用例而实现。[应用例1]一种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沿轴线方向延伸;绝缘体,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并在所述轴孔中插设有所述中心电极;主体配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第一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电导通,在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以及第二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电导通,且与所述主体配件接合,并且从所述主体配件延伸到与所述中心电极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在所述中心电极的侧面和自身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的比例为0.80以上且1.25以下。根据该结构,由于将第一接地电极和第二接地电极的两方利用于放电,因而能够提高火花塞的耐久性。[应用例2]根据应用例1所述的火花塞,所述第一接地电极包含作为由镍或者镍合金形成的部分的第一镍部分,所述第一镍部分的镍含有量为90%重量以上,所述第二接地电极包含作为由镍或者镍合金形成的部分的第二镍部分,所述第二镍部分的镍含有量为90%重量以上。根据该结构,由于第一接地电极和第二接地电极的热传导性分别提高,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接地电极和第二接地电极的因高温而引起的消耗。[应用例3]根据应用例1或者2所述的火花塞,所述第一接地电极和所述第二接地电极中的至少一方包含形成自身的表面的表面层和形成于比该表面层靠内部且热传导率比该表面层大的芯部。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芯部而热传导性提高,因而能够抑制接地电极的因高温而引起的消耗。[应用例4]根据应用例3所述的火花塞,所述第一接地电极与所述第二接地电极接合。根据该结构,与第一接地电极直接地接合于主体配件的情况相比,第一接地电极的温度容易上升,但是,由于通过芯部而热传导性提高,因而能够抑制接地电极的因高温而引起的消耗。[应用例5]根据应用例1至4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火花塞,所述第二接地电极的表面和所述绝缘体的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所述第一间隙的大小和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中的最大值的两倍以上。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由于接地电极的消耗而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沿绝缘体的表面产生放电。因此,能够提高火花塞的耐久性。[应用例6]根据应用例1至5中的任一个所述的火花塞,所述第一接地电极在形成所述第一间隙的位置上具有由贵金属或者贵金属合金构成的第一贵金属部,所述第二接地电极在形成所述第二间隙的位置上具有由贵金属或者贵金属合金构成的第二贵金属部,所述中心电极中的至少在与所述第一贵金属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的第一部位和在与所述第二贵金属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的第二部位由贵金属或者贵金属合金形成。根据该结构,能够分别抑制中心电极、第一接地电极以及第二接地电极的消耗。[应用例7]根据应用例6所述的火花塞,所述贵金属或者贵金属合金为铱或者铱合金。根据该结构,能够分别适当地抑制中心电极、第一接地电极以及第二接地电极的消耗。另外,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各种的方式实现,例如能够以火花塞和搭载其火花塞的内燃机等的方式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火花塞100的剖视图。图2为示出火花塞100的电极20、30、90的结构的概要图。图3为沿面放电的说明图。图4为示出火花塞的第二实施例的概要图。图5为示出火花塞的第三实施例的概要图。图6为示出火花塞的第四实施例的概要图。具体实施方式A.第一实施例:A1.火花塞的结构:图1为第一实施例的火花塞100的剖视图。图示的线CL示出火花塞100的中心轴。以下将中心轴CL也称为“轴线CL”,将与中心轴CL平行的方向也称为“轴线方向”,将以中心轴CL为中心的圆的径向方向也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CL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也称为“周向”。图中的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与轴线CL平行,第二方向D2为与第一方向D1相反的方向。如下所述,形成火花间隙(也简称为“间隙”)的中心电极20、第一接地电极30以及第二接地电极90形成火花塞100的第一方向D1侧的端部。以下,将这样的第一方向D1侧也称为“前端侧”,将第二方向D2侧也称为“后端侧”。火花塞100具备:绝缘子10、中心电极20、第一接地电极30、第二接地电极90、端子配件40、主体配件50、导电性密封部60、电阻器70、导电性密封部80、前端侧填充物8、作为缓冲材料的一例的滑石9、第一后端侧填充物6以及第二后端侧填充物7。在图中的右侧示出有从别的方向观察中心电极20、第一接地电极30以及第二接地电极90中的形成后述的间隙g1、g2的部分的剖面的放大图。绝缘子10为具有沿中心轴CL延伸并贯通绝缘子10的贯通孔12(轴孔)的大致圆筒形状的部件。绝缘子10通过烧结氧化铝而形成(也能够采用其他绝缘材料)。绝缘子10具备从前端侧向后端侧按顺序排列的腿部13、第一收缩外径部15、前端侧主体部17、凸缘部19、第二收缩外径部11以及后端侧主体部18。凸缘部19为位于绝缘子10的轴向上的大致中央的部分,并且为绝缘子10的最大外径部分。在凸缘部19的前端侧设置有前端侧主体部17。在前端侧主体部17的前端侧设置有第一收缩外径部15。第一收缩外径部15的外径从后端侧向前端侧逐渐地变小。在第一收缩外径部15的前端侧设置有腿部13。在火花塞100装配于内燃机(未图示)的状态下,腿部13暴露于燃烧室。在凸缘部19的后端侧设置有第二收缩外径部11。第二收缩外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火花塞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花塞,具备:中心电极,沿轴线方向延伸;绝缘体,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且在所述轴孔中插设有所述中心电极;主体配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第一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电导通且在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以及第二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电导通且与所述主体配件接合,并且从所述主体配件延伸到与所述中心电极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在所述中心电极的侧面和所述第二接地电极自身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第二间隙,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的比例为0.80以上且1.25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5.23 JP 2013-1091561.一种火花塞,具备:
中心电极,沿轴线方向延伸;
绝缘体,具有沿所述轴线方向延伸的轴孔且在所述轴孔中插设有
所述中心电极;
主体配件,配置于所述绝缘体的外周;
第一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电导通且在与所述中心电极的前
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间隙;以及
第二接地电极,与所述主体配件电导通且与所述主体配件接合,
并且从所述主体配件延伸到与所述中心电极的侧面相对的位置,在所
述中心电极的侧面和所述第二接地电极自身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状的
第二间隙,
所述火花塞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间隙的大小相对于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的比例为0.80以
上且1.25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花塞,其中,
所述第一接地电极包含作为由镍或者镍合金形成的部分的第一镍
部分,所述第一镍部分的镍含有量为90%重量以上,
所述第二接地电极包含作为由镍或者镍合金形成的部分的第二镍
部分,所述第二镍部分的镍含有量为90%重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坂仓靖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