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5532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6 13:38
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属于光学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电学滤波元件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影响滤波效果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谐振系统由结构相同的第一谐振结构和第二谐振结构级联组成,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包括四个2×2的单模光纤耦合器连接,其中,第一耦合器(C1)、第二耦合器(C2)和第四耦合器(C4)依次连接构成环形谐振腔,第二耦合器(C2)、第三耦合器(C3)和第四耦合器(C4)依次连接构成环形的反馈波导。设定各耦合器的耦合系数并使环形谐振腔与反馈波导中光纤总长度的保持一定的比值,就能够实现带阻滤波,且光纤不受电磁干扰,滤波效果好。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光学滤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属于光学领域。
技术介绍
谐振腔被广泛应用于光开关、光学滤波器和光延迟线等方面,光纤谐振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耗电少和便于连接计算机等优点,在光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在生物,化学,以及环境监测领域,在高电压,强电磁干扰的条件下,或者在狭小密闭的空间中,光纤谐振腔都有着不凡的表现。滤波器是由电容、电感和电阻组成的滤波电路。滤波器可以对电源线中特定频率的频点或该频点以外的频率进行有效滤除,得到一个特定频率的电源信号,或消除一个特定频率后的电源信号。电磁干扰是指空间中存在的电磁信号干扰,例如自然界的雷电干扰、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或者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会对电缆中传输的电信号进行干扰,所有的电导体和磁导体都是它感应干扰的对象。在使用电学滤波元件进行滤波时,常常会受到电磁干扰而影响滤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的滤波器由于采用电学元件进行滤波,容易受到电磁干扰而影响滤波效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它包括第一谐振结构I和第二谐振结构2,第一谐振结构I的输出端与第二谐振结构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I包括第一親合器C1、第二親合器C2、第三親合器C3和第四耦合器C4,所述的第二谐振结构2包括第五耦合器C5、第六耦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8,所述的第一耦合器C1、第二耦合器C2和第四耦合器C4构成了第一谐振结构I的环形谐振腔,所述第二耦合器C2、第三耦合器C3和第四耦合器C4构成了第一谐振结构I的反馈波导,所述第五耦合器C5、第六耦合器C6和第八耦合器C8构成了第二谐振结构2的环形谐振腔,所述第六耦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8)构成了第二谐振结构2的反馈波导;所述的第一親合器C1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二親合器C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親合器C1的另一个输出端为第一谐振结构I的输出端,第一親合器C1的另一个输入端为所述谐振系统的输入端,第二親合器C2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親合器C 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親合器0;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四親合器c 4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三親合器c 3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四親合器C4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四親合器C 4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親合器C i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親合器<^5的一个输入端为第二谐振结构2的输入端,第五親合器C5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六親合器C6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六親合器C 6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七親合器C7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六親合器C 6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八親合器C 8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七親合器C7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八親合器C 8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八親合器C 8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五親合器C5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五親合器C 5的另一个输出端为所述谐振系统的输出端;上述连接均采用光纤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全部光纤均为SMF-28型号的单模光纤。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的环形谐振腔和第二谐振结构的环形谐振腔均为水平对称,第二耦合器C2和第四耦合器C 4分别位于第一谐振结构I的环形谐振腔的水平对称轴的两端,第六耦合器C6和第八耦合器C 8分别位于第二谐振结构2的环形谐振腔的水平对称轴的两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和第二谐振结构均为竖直对称,第一親合器C1和第三親合器C 3分别位于第一谐振结构I的竖直对称轴的两端,所述的第五親合器C5和第七親合器C7分别位于第二谐振结构2的竖直对称轴的两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I和第二谐振结构2结构相同,第一谐振结构I的环形谐振腔中光纤的总长度等于第二谐振结构2的环形谐振腔中光纤的总长度,第一谐振结构I的反馈波导中光纤的总长度等于第二谐振结构2的反馈波导中光纤的总长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I的环形谐振腔和反馈波导中光纤的总长度比为LlS/Lw= 2,L1S为第一谐振结构I的反馈波导中光纤的总长度,L1 ^为第一谐振结构I的环形谐振腔中光纤的总长度,所述的第二谐振结构2的环形谐振腔和反馈波导中光纤的总长度比为L2S/L2$= 2,L2s为第二谐振结构2的反馈波导中光纤的总长度,L2^为第二谐振结构2的环形谐振腔中光纤的总长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所述的第二耦合器C2、第四耦合器C4、第六耦合器C6和第八耦合器C 8的耦合系数均为0.85,所述的第一耦合器C1和第五耦合器C 5的耦合系数均为0.707,所述第三耦合器C 3和第七耦合器C7的耦合系数相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所述的第一親合器C1、第二親合器C2、第三親合器C3、第四親合器C4、第五親合器C5、第六親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 s均为2X2的单模光纤耦合器,即所述的第一耦合器C1、第二親合器C2、第三親合器C3、第四親合器C4、第五親合器C5、第六親合器C6、第七親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 s均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通过将第一谐振结构I与第二谐振结构2级联,固定第一耦合器C1、第二耦合器C2、第三耦合器C3、第四耦合器C4、第五耦合器C5、第六耦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 s在系统中的位置并设定参数,同时使环形谐振腔与反馈波导中光纤总长度的保持一定的比值,就能够滤掉进入本专利技术所述谐振系统的光信号的中心波段,起到带阻滤波的作用。且光纤是绝缘非磁导的有机高分子化学光纤维,电磁波和电磁场无法干扰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因而上述谐振系统不会受到电磁的干扰,比常规的滤波器滤波效果更好。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谐振系统还具有节省安装空间和稳定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它包括第一谐振结构I和第二谐振结构2,第一谐振结构I的输出端与第二谐振结构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I包括第一親合器C1、第二親合器C2、第三親合器C3和第四耦合器C4,所述的第二谐振结构2包括第五耦合器C5、第六耦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8,所述的第一耦合器C1、第二耦合器C2和第四耦合器C4构成了第一谐振结构I的环形谐振腔,所述第二耦合器C2、第三耦合器C3和第四耦合器C4构成了第一谐振结构I的反馈波导,所述第五耦合器C5、第六耦合器C6和第八耦合器C8构成了第二谐振结构2的环形谐振腔,所述第六耦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20/CN105223655.html" title="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带阻滤波的直波导‑环‑反馈波导‑直波导谐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谐振结构(1)和第二谐振结构(2),第一谐振结构(1)的输出端与第二谐振结构(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第一谐振结构(1)包括第一耦合器(C1)、第二耦合器(C2)、第三耦合器(C3)和第四耦合器(C4),所述的第二谐振结构(2)包括第五耦合器(C5)、第六耦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8),所述的第一耦合器(C1)、第二耦合器(C2)和第四耦合器(C4)构成了第一谐振结构(1)的环形谐振腔,所述第二耦合器(C2)、第三耦合器(C3)和第四耦合器(C4)构成了第一谐振结构(1)的反馈波导,所述第五耦合器(C5)、第六耦合器(C6)和第八耦合器(C8)构成了第二谐振结构(2)的环形谐振腔,所述第六耦合器(C6)、第七耦合器(C7)和第八耦合器(C8)构成了第二谐振结构(2)的反馈波导;所述的第一耦合器(C1)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二耦合器(C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一耦合器(C1)的另一个输出端为第一谐振结构(1)的输出端,第一耦合器(C1)的另一个输入端为所述谐振系统的输入端,第二耦合器(C2)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三耦合器(C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二耦合器(C2)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四耦合器(C4)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三耦合器(C3)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四耦合器(C4)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四耦合器(C4)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一耦合器(C1)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耦合器(C5)的一个输入端为第二谐振结构(2)的输入端,第五耦合器(C5)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六耦合器(C6)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六耦合器(C6)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七耦合器(C7)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六耦合器(C6)的另一个输出端与第八耦合器(C8)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七耦合器(C7)的一个输出端与第八耦合器(C8)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八耦合器(C8)的一个输出端与第五耦合器(C5)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第五耦合器(C5)的另一个输出端为所述谐振系统的输出端;上述连接均采用光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掌蕴东于长秋李慧吴泳锋袁萍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