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645034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冷却器,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通过机油出油管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通过机油回油管与所述油底壳的回油口连接;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高于其出油口,飞溅式润滑发动机工作时,所述机油出油管最高点的机油液面与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之间存在液位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降低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的机油温度,提升发动机润滑效果与工作可靠性,大大拓展了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的使用领域并可轻松应用于封闭式静音发电机组恶劣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等优点,广泛被用于各个领域;但同时由于机油冷却效果并不充分,机油工作温度较高、发动机的热负荷较重而受到一些特殊使用场合的限制,例如封闭式的静音发电机组,就较少使用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驱动。封闭式的静音发电机组,腔内工作环境温度升高,发动机的散热条件变差导致机油温度升高,机组的整机性能与可靠性随之降低。为了保证整机性能与机油润滑效果,封闭式的静音发电机组,一般采用强制润滑风冷发动机驱动。强制润滑风冷发动机,其油底壳设有机油齿轮,其外部设有机油滤清器与机油冷却器,但是由于润滑系统较为复杂,经济成本较高,所以强制润滑系统一般在小功率风冷发动机上较少应用,而较多应用于大功率风冷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能有效降低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的机油温度,提升发动机的润滑效果与工作可靠性,大大拓展了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的使用领域并可轻松应用于封闭式静音发电机组恶劣的工作环境。本技术提供的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通过机油出油管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通过机油回油管与所述油底壳的回油口连接;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高于其出油口,飞溅式润滑发动机工作时,所述机油出油管最高点的机油液面与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之间存在液位差。本技术的发动机工作时,油底壳中的机油一直处于高速搅动状态,飞溅的液态机油布满油底壳的内部,相当一部分液态机油从加油口飞溅进入机油出油管内,油底壳内充满了机油油雾,部分机油油雾从加油口进入机油出油管,机油出油管内的机油与机油油雾冷凝形成的液态机油在机油出油管内积聚,冷凝后也顺着管壁进行流动。当机油出油管内的机油液面高于油底壳内机油液面时,由液面高度差产生的压力,驱动机油流经机油冷却器并被冷却,然后回流至发动机的油底壳中,参与下一个流动循环。发动机持续不断地工作,机油也源源不断地进入机油出油管。本技术的机油循环管路位于飞溅式润滑发动机机体外,避免受到发动机温度的干扰,机油在外部管路循环过程中受到冷风的降温,在机油到达机油冷却器之前已经进行了一次降温处理,机油冷却效率和效果都得到提高。为控制循环管道中机油流动速度的大小,所述机油出油管最高点的位置可调。为加快流动速度,则可将机油出油管最高点位置调高,发动机工作时,机油出油管内的机油液面与油底壳内机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使得处于该高度差范围的油柱压力增大。为优化机油冷却器的冷却效果,所述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的冷却风口正对所述机油冷却器,冷却风直接流向机油冷却器。为过滤机油中杂质,本技术还包括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在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与机油冷却器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机油冷却器与所述油底壳的回油口之间。所述机油滤清器包括工作腔及将位于工作腔内、将工作腔隔开的过滤网,机油从工作腔的一端流入,经过过滤网后,机油内的铝肩等杂质被过滤网过滤,过滤后的机油从工作腔另一端流出。为便于机油流动,所述机油冷却器安装在所述油底壳下部,该机油冷却器的进、出油口均低于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进油管、冷却器出油管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与冷却器进油管、冷却器出油管连通;所述冷却器进油管与所述机油出油管连通,所述冷却器出油管与所述机油回油管连通。所述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器进油管、冷却器出油管和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分别与冷却器进油管、冷却器出油管连通;所述冷却器进油管与所述机油滤清器连接、所述冷却器出油管与所述油底壳的出油口连接,或者,所述冷却器进油管与所述机油出油管连接,所述冷却器出油管与所述机油滤清器连接。本技术所提供的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利用重力原理,巧妙结合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本身的结构,用最经济的方法,解决了小型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机油散热不良的问题,改善了发动机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发动机的润滑效果与可靠性性能,使小型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可以轻松胜任于封闭式静音发电机组恶劣的工作环境,从而打破使用限制,拓展了该系列发动机的使用领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机油滤清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机油冷却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油口连接螺母;2_机油出油管;3_机油滤清器;4_输油管;5_机油冷却器;6_机油回油管;7_回油□连接螺母;8_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9_油底壳;10_搅油片;11_连杆;12-散热片;13_冷却器进油管;14-冷却器出油管;15_丝网;16_杂质;17-油底壳处冷却风流向;18_油底壳底部冷却风口 ;A-连杆旋转方向;a-加油口 ;b-回油□ O【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包括飞溅式滑润风冷发动机8,其油底壳9设有位于较高位置的加油口 a以及位于较低位置的回油口 b,加油口 a高于加油口 b,加油口 a和加油口 b均设有内螺纹。飞溅式润滑风冷发动机8的连杆11的大头端面上设有搅油片10,搅拌片10伸入油底壳9内,当发动机工作时,搅油片10在连杆11带动下、沿连杆旋转方向A做高速往复运动,从而使油底壳9中的机油处于高速搅动状态,并飞溅布满油底壳9的腔内壁面。本技术还包括出油口连接螺母1、机油出油管2、机油滤清器3、输油管4、机油冷却器5、机油回油管6和回油口连接螺母7,机油出油管2的一端通过出油口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溅式润滑发动机用机油体外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油底壳、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通过机油出油管与所述机油冷却器连接,所述机油冷却器通过机油回油管与所述油底壳的回油口连接;所述油底壳的加油口高于其出油口,飞溅式润滑发动机工作时,所述机油出油管最高点的机油液面与油底壳内的机油液面之间存在液位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韶华蔡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美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