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616943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30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变器壳体。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车辆中的逆变器壳体,更具体地说,公开了一种能够具有高散热作用并实现紧凑尺寸的逆变器壳体。为此,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逆变器壳体包括:具有板状的本体;多个电容器插入部,所述电容器插入部被形成为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上凹陷,从而电容器被插入到所述电容器插入部内,所述电容器插入部还被一体地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多个转换器件安装部,所述转换器件安装部被构造成为安装转换器件的空间,并且在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电容器插入部之间;以及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上以与所述转换器件面对,所述本体介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转换器件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逆变器壳体,在该逆变器壳体中安装有用于将交流电(AC)转换成直流电(DC)或将DC转换成AC的各种转换器件。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具有高散热效率并实现紧凑尺寸的逆变器壳体。
技术介绍
作为安装在车辆中的功率逆变器的逆变器连接在马达和电池之间,并且用来将AC转换成DC或将DC转换成AC。图1和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传统的逆变器壳体中的转换器件和电容器的布置结构的平面图和剖视图。而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多个转换器件和电容器布置在传统的逆变器壳体中的状态的平面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传统的逆变器10中嵌入有各种电子部件,诸如包括场效应晶体管(FET)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转换器件20和电容器30。然而,在内置在逆变器10中的各种电子部件之中,转换器件20和电容器30释放过多的热。而且,由于诸如转换器件20和电容器30之类的各种发热器件集中在逆变器10的一定区域中,所以存在热没有在整个区域上均匀地扩散而是积累在一定区域内的问题,因此逆变器的内部温度局部增加。当内部温度由于逆变器10中的各种发热器件而过度增加时,可能在逆变器10的正常操作中出现许多问题,因而可能降低逆变器10的使用寿命。此外,在传统的逆变器10中,由于诸如转换器件20和电容器30之类的各种内置器件集中在一个地方,因此这些器件的空间布置的效率较低,并且增加了逆变器10的整个体积。因此,实现逆变器10的紧凑尺寸十分困难。而且,在传统的逆变器10的情况下,由于除了端子62之外还应该在逆变器壳体12的外部设置单独的接地端子64,因此存在防水性能下降并且增加其尺寸的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使由于从逆变器内部产生的热引起的温度增加最小,并且为了使性能最优,需要制造一种具有最佳散热效率的逆变器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逆变器壳体结构,其中多个转换器件按规则间隔布置在具有预定形状的逆变器壳体中,并且电容器分布地布置在转换器件之间的空间处,因而能够提供优异的散热效率和紧凑尺寸。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一种逆变器壳体结构,其中逆变器壳体电接地,从而无需在逆变器壳体的外部设置单独的接地端子,因而能够提供具有减小总体尺寸的紧凑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逆变器壳体,该逆变器壳体包括:板状的本体;多个电容器插入部,所述电容器插入部被形成为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上凹陷,从而电容器被插入到所述电容器插入部内,所述电容器插入部还被一体地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多个转换器件安装部,所述转换器件安装部被构造成供安装转换器件的空间,并且在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电容器插入部之间;以及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上以与所述转换器件面对,所述本体介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转换器件之间。所述本体可以为圆形板状,并且所述电容器插入部和所述转换器件安装部可以沿着圆形板状的所述本体的内部边缘以圆形形状交替布置。所述逆变器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风扇,该风扇被构造成朝向安装有所述电容器插入部和所述散热片的所述本体的中心供应气流。所述散热片可以径向布置。所述逆变器壳体可以进一步包括风扇引导件,该风扇引导件被形成为使得安装有所述散热片的所述本体的中心突出。包括所述电容器插入部和所述散热片的所述本体可以接地。【附图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更为清楚,其中:图1是示意性示出了在传统的逆变器壳体中转换器件和电容器的布置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了在传统的逆变器壳体中转换器件和电容器的布置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了多个转换器件和电容器安装在传统的逆变器壳体中的状态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逆变器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逆变器壳体的后表面的结构的后视立体图;图6是示出了转换器件和电容器安装在图4中所示的逆变器壳体处的使用状态的视图;图7是示意性示出了多个转换器件和电容器分散地布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逆变器壳体中的状态的概念图;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风扇安装在与逆变器壳体的中心间隔开的部分处以产生强制气流的状态的概念图;图9是示出了一个过程的概念图,在该过程中,当由风扇产生强制气流时,气流从逆变器壳体的中心径向扩散,因而产生散热;以及图10是示出了风扇引导件的概念图,该风扇引导件形成在逆变器壳体的中心处,从而在由图8的风扇产生强制气流时将气流引导到散热片。主要元件的详细描述100:逆变器壳体110:本体120:电容器130:电容器插入部140:转换器件150:转换器件安装部160:散热片170:风扇180:风扇引导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逆变器壳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了图4中所示的逆变器壳体的后表面的结构的后视立体图。图6是示出了转换器件和电容器安装在图4中所示的逆变器壳体中的使用状态的视图,而图7是示意性示出了多个转换器件和电容器分散地布置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逆变器壳体中的状态的概念图。参照图4至图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逆变器壳体100包括:板状的本体110 ;电容器插入部130,电容器插入部130布置在本体110的一侧以按规则间隔间隔开,从而能够将电容器120插入电容器插入部130中;转换器件安装部150,转换器件安装部150是本体110的、布置在电容器插入部130之间的空间,从而能够将转换器件140安装在转换器件安装部150上;以及多个散热片160,散热片160安装成面对转换器件140,且本体110介于散热片160和转换器件140之间。本体110形成为圆形板状,并且供电容器120插入的多个电容器插入部130形成在本体110的内侧以按规则间隔间隔开,并以圆形形状布置。每个电容器插入部130都形成为圆柱形形状,电容器插入部130的上表面敞开而下表面封闭,从而能够将电容器120插入电容器插入部130中,并且电容器插入部130 —体地形成为在本体110的第一方向D(下方向)上以预定宽度凹陷。因此,在将电容器120插入电容器插入部130内的同时,电容器120通过电容器插入部130的外壁与转换器件140隔离。当安装在电容器插入部130中的电容器120发热时,热由围绕电容器120的电容器插入部130消散,从而防止温度过度增加。转换器件安装部150是用于直接安装转换器件140的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布置在本体110的第二方向U (上方向)上,该本体110的第二方向U与本体110的第一方向D(下方向)相反。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逆变器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变器壳体,该逆变器壳体包括:板状的本体;多个电容器插入部,所述电容器插入部被形成为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上凹陷,从而电容器被插入到所述电容器插入部内,所述电容器插入部还被一体地布置成彼此间隔开;多个转换器件安装部,所述转换器件安装部被构造成供安装转换器件的空间,并且所述转换器件安装部在所述本体的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电容器插入部之间;以及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本体的第一方向上以与所述转换器件面对,所述本体介于所述散热片和所述转换器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锡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万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