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6305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件研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研磨装置,其包括移动机构、用于抓取工件和定位拉钉的机械手以及用于装配工件和定位拉钉时对工件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移动机构上设置有能够沿X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的衔接块,机械手连接于衔接块;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机械手下方的固定台、于研磨前后对机械手下放的工件进行夹紧的夹紧结构以及于研磨后顶推定位拉钉使其与经研磨的工件分离的顶推结构,夹紧结构连接在固定台的顶部,顶推结构连接在固定台的一侧。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研磨装置,不仅缩短因工件与定位拉钉的装配和拆卸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件研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对各行各业生产装置及各种测试装置等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应的,对组成这些生产装置及各测试装置的工件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要求也随着增高,大部分工件在装配之前需要研磨及抛光,以达到工件装配所需的尺寸精度及表面要求,而进行研磨及抛光的相关设备则分别为研磨装置和抛光装置。现有的研磨装置通过机械手对待研磨的工件进行抓取,经研磨件对待研磨的工件进行研磨。高速运行的研磨件对工件进行研磨时,工件需要非常牢固的放置。目前,对于工件的固定放置,一般是通过在工件上加设定位拉钉,再通过固定座夹紧定位拉钉从而使工件实现固定。但是,工件与定位拉钉的组装和拆卸均是通过手动完成的,这样,不仅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低、工作时间长,且容易因人为的操作失误,使工件与定位拉钉之间的装配不牢导致研磨时工件的研磨效果较差,并存在工件飞出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研磨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件与定位拉钉的装配不便,导致工作量较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研磨装置,其包括移动机构、用于抓取工件和定位拉钉的机械手以及用于装配所述工件和所述定位拉钉时对所述工件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置有能够沿X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的衔接块,所述机械手连接于所述衔接块上并随该衔接块移动而移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械手下方的固定台、于研磨前对所述机械手下放于所述固定台上的所述工件进行夹紧以便于所述定位拉钉与所述工件紧配合连接且于研磨后为使该定位拉钉与该工件分离而夹紧该工件的夹紧结构以及于研磨后顶推该定位拉钉使其与经研磨的该工件分离的顶推结构,所述夹紧结构连接在所述固定台的顶部,所述顶推结构连接在所述固定台的一侧。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结构包括用于水平放置所述工件的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具有固设在所述固定台的连接部和伸出所述固定台的连接有所述顶推结构的一侧边缘的限位部,所述夹紧结构还包括固设在所述定位挡板的所述限位部上的定位固定板、滑设在所述连接部上且朝所述定位固定板水平相对移动时将与所述定位固定板将所述工件夹紧的定位活动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定位活动板移动的滑台气缸。进一步地,所述顶推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定位挡板的所述限位部的下方的顶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顶杆上下相对移动且向上时顶推所述定位拉钉并使所述定位拉钉与所述工件分离的顶杆气缸。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上固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供所述顶杆穿过的导向孔。进一步地,所述顶杆上设有限位凸环,所述顶杆上于所述导向板与所述限位凸环之间套设有弹性元件。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活动板上靠近所述定位固定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工件外形配合的开口。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结构以及连接于所述竖直移动结构且由所述竖直移动结构驱动于Z轴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结构,所述衔接块连接于所述水平移动结构,由所述水平移动结构驱动于X轴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移动结构包括呈X轴方向布置的水平导轨以及水平导轨电机,所述竖直移动结构包括呈Z轴方向布置的竖直导轨以及竖直导轨电机,所述水平导轨通过竖直移动块连接于所述竖直导轨,所述竖直移动块连接于所述竖直导轨电机,所述衔接块置于所述水平导轨上,且连接于所述水平导轨电机。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包括多个抓取件以及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衔接块且竖直设置的第一旋转气缸、连接于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且随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转动的第一转盘、连接于所述第一转盘且倾斜设置的第二旋转气缸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且随所述第二旋转气缸转动的第二转盘,所述第一旋转气缸与所述第二旋转气缸之间的夹角为45度;所述第二转动盘上连接有连接块,多个所述抓取件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块。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包括用于抓取所述工件的第一抓取件和用于抓取所述定位拉钉的第二抓取件,所述第一抓取件与所述第二抓取件呈直角相交布置。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提供的研磨装置,通过定位机构的夹紧结构和顶推结构与机械手的配合,实现对研磨前后工件与定位拉钉之间的自动组装和拆卸,这样,不仅缩短因工件与定位拉钉的装配和拆卸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工件与定位拉钉的装配更加牢固,提高了研磨加工时工件的稳定性,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与机械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研磨装置,其包括安装板1、固定在该安装板I上的移动机构2、固定在该安装板I上的定位机构3、固定在该安装板I上的料板4、设置在移动机构2上的机械手5以及用于对工件进行研磨的研磨件(图未示出)。定位机构3用于组装工件6和定位拉钉7时对工件6进行固定,定位机构3包括位于移动机构2 —侧并在机械手5下方的固定台31、于研磨前对机械手5下放于固定台31上的工件6进行夹紧以便于定位拉钉7与工件6紧配合连接且于研磨后为使该定位拉钉7与该工件6分离而夹紧该工件6的夹紧结构32以及于研磨后顶推定位拉钉7使其与经研磨的工件6分离的顶推结构33,夹紧结构32连接在固定台31的顶部,顶推结构33连接在固定台31的一侧。机械手5用于抓取工件6和于研磨时能够固定安装并使工件6处于稳定的研磨状态的定位拉钉7,移动机构2上设置有能够沿X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的衔接块21,机械手5连接于衔接块21上并随该衔接块21移动而移动。上述的研磨装置,通过定位机构3的夹紧结构32和顶推结构33与机械手5的配合,实现对研磨前后工件6与定位拉钉7之间的自动组装和拆卸,这样,不仅缩短因工件6与定位拉钉7的装配和拆卸的工作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工件6与定位拉钉7的装配更加牢固,提高了研磨加工时工件6的稳定性,减少了生产事故的发生,避免了安全隐患的出现。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研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本技术中所提到的X轴、Y轴和Z轴,是基于图1中所示的三个轴,X轴方向即为水平方向,Y轴方向即为垂直方向,Z轴方向即为竖直方向。本技术中所指的方向“前”、“后”、“左”、“右”、“上”、“下”是指基于研磨装置的各个方向。图1中朝向研磨装置前方的X轴方向为“前”,Y轴方向为“左”,Z轴方向为“上”。在本实施例中,研磨装置,用于对抓取工件6并对工件6的外周进行研磨,工件6可以是三角形的刀具,工件6上设置有限位孔(图未示出),用于与定位拉钉7紧配合,工件6的形状可以多样,并不限制于本实施例。安装板1,可是放置在车间的具有一定高度的工作台(图未示出)上,移动机构2、定位机构3及料板4均安装在安装板I上,其中,定位机构3与料板4基本在一直线上,且该直线平行于移动机构2,机械手5安装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用于抓取工件和定位拉钉的机械手以及用于装配所述工件和所述定位拉钉时对所述工件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设置有能够沿X轴方向及Z轴方向移动的衔接块,所述机械手连接于所述衔接块上并随该衔接块移动而移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机械手下方的固定台、于研磨前对所述机械手下放于所述固定台上的所述工件进行夹紧以便于所述定位拉钉与所述工件紧配合连接且于研磨后为使该定位拉钉与该工件分离而夹紧该工件的夹紧结构以及于研磨后顶推该定位拉钉使其与经研磨的该工件分离的顶推结构,所述夹紧结构连接在所述固定台的顶部,所述顶推结构连接在所述固定台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青焕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远蓝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