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彦合专利>正文

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6214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瓶盖,包括一底盖、一防护盖与一弹性件。底盖包括一可拆卸结合于饮用容器开口的环部、一连接环部的顶部、一形成于环部与顶部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一在顶部隆起一定高度而与内部空间相通的嘴。防护盖一端枢接于底盖,可相对底盖在一开启位置与一闭合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弹性件安装于防护盖与底盖的枢接处,提供防护盖归位所需的作用力。在闭合位置时,底盖顶部、防护盖与嘴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防护盖另端与嘴维持卡掣关系,嘴被防护盖封住,兼具使用方便、容易清洗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用容器的盖子,特别涉及一种掀启式瓶盖
技术介绍
传统式饮用容器都有一开口,允许液体从开口注入饮用容器或流出。饮用容器种类繁多,如水壶、保温杯等。以水壶为例,在水壶的开口安装一瓶盖,避免液体因摇晃而外流,兼具防尘的保护效果。某些瓶盖采用内、外螺纹的构造,锁紧于水壶的开口。饮用时,必须旋松且卸下瓶盖,才能饮用水壶的液体。不喝时,将瓶盖重新锁紧于壶口,非常麻烦。为了解决这项问题,中国技术授权第201986922号专利案提供其他的水壶,同样是将壶盖锁紧于壶体的开口。差异处在于:首先,壶盖顶部隆起一定高度的出水嘴,出水嘴与壶体内部相通。其次,一防尘密封盖连接于壶盖而在一开启位置与一闭合位置往复运动。另外,壶盖外部有一按钮开关。在闭合位置时,防尘密封盖移到壶盖上方,按钮开关阻止防尘密封盖离开,使出水嘴被防尘密封盖罩住为常态。在开启位置时,解除按钮开关对防尘密封盖的阻挡关系,允许防尘密封盖离开出水嘴。但是,按钮开关的结构复杂,不仅组装繁琐,而且不利于拆开清洗。因此,如何改善瓶盖的构造,就成为本创作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盖该瓶盖采用简单的构造,产生卡掣或扣接的效果,解决既有的瓶盖不利于清洗的弊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瓶盖,其包括:一底盖,该底盖包括一能够拆卸结合于饮用容器开口的环部、一连接环部的顶部、一形成于环部与顶部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一在顶部隆起一定高度而与内部空间相通的嘴;—防护盖,该防护盖的一端枢接于底盖,该防护盖的另一端有一相对该底盖往外拉开的扣合片,该扣合片以该防护盖与该底盖的枢接处为中心在一开启位置与一闭合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闭合位置时,底盖顶部、防护盖与嘴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扣合片与底盖维持卡掣关系,嘴被防护盖封住;在开启位置时,扣合片的卡掣关系被解除,防护盖远离底盖的顶部,不再封住嘴。所述的瓶盖,该瓶盖还包括一弹性件,该弹性件安装在该防护盖与该底盖的枢接处,该弹性件提供防护盖归位所需的作用力。所述的瓶盖,该扣合片与该嘴维持卡掣关系。所述的瓶盖,该扣合片有一凹部,该凹部能够在闭合期间卡住一形成于该嘴外表的一凸部。所述的瓶盖,该扣合片的宽度大于该嘴的宽度。所述的瓶盖,该扣合片形成至少一狭缝。所述的瓶盖,该防护盖包括一基板和至少一形成于该基板的肋,该扣合片与基板设计成为一体。所述的瓶盖,该防护盖还有一封住该嘴的套筒。所述的瓶盖,该底盖有一形成于该顶部且通往该内部空间的一气孔,该防护盖有一能够堵塞气孔的柱。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闭合位置时,底盖顶部、防护盖与嘴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防护盖另端与嘴维持卡掣关系,嘴被防护盖封住,兼具使用方便、容易清洗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瓶盖第一实施例开启时的示意图;图2是瓶盖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瓶盖的闭合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图6是瓶盖第二实施例开启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瓶盖;12_轴;20_底盖;21_环部;22_内螺纹;23_顶部;24-内部空间;25_嘴;26_出口 ;27_气孔;28_凸部;29_枢耳;30_弹性件;31_限制槽;32-第一脚;34_螺圈;36_第二脚;38_横向段;40_防护盖;41_基板;42_枢接部;43_突块;44_柱;45_套筒;46_肋;47_凹部;48_狭缝;49_扣合片;50_止水垫;52_环形空间;54-塞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如图1?3所示,阐明瓶盖10第一实施例的具体构造,适用于瓶子、保温杯或水壶等饮用容器的开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瓶盖10包括一底盖20,一枢接底盖20且往复运动于开启、闭合位置的防护盖40,以及一提供防护盖40归位所需的作用力的弹性件30。其中,所述的底盖20有一环部21,环部21上面是顶部23,二者设计成一体且围成内部空间24,可容纳如水壶、保温杯等饮用容器的开口。环部21内面形成一内螺纹22,锁紧于饮用容器的开口而可旋松拆卸。在底盖20的顶部23 —边隆起一定高度的嘴25,另一边突出两枢耳29,这些枢耳29相隔一定距离且被一轴12穿过。在底盖20顶部23形成一气孔27与两限制槽31,气孔27介于枢耳29(或轴12)与嘴25之间并与底盖20的内部空间24相通,这些限制槽31位于气孔27两旁。所述的嘴25中央形成一通往底盖20内部空间24的出口 26。嘴25外部形成一凸部28。在本实施例,该凸部28大致呈钩体。某些实施例,凸部28可以是矩形块。图中,该防护盖40有一基板41,基板41 一端弯成一扣合片49,在基板41邻近另端处隆起一突块43与一柱44。该基板41与扣合片49交界处形成一套筒45,一止水垫50塞入套筒45中。该扣合片49超出套筒45处有一凹部47与两狭缝48,凹部47形状与凸部28大致相符,这些狭缝48不在扣合片49的同一边,允许扣合片49环绕凹部47处拥有较佳的弹性。该防护盖40还有两肋46,这些肋46连接于基板41两旁。每片肋46高度低于扣合片49,其一端衔接扣合片49,可补强防护盖40的结构强度。每片肋46另端形成一枢接部42,枢接部42呈环形且套在前述的轴12上,支持防护盖40在开启、闭合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的弹性件30包括两第一脚32、两螺圈34及两第二脚36。每个螺圈34连接第一脚32与第二脚36的一端。这些第二脚36另一端被一横向段38连接在一起。当螺圈34套于轴12,每个第一脚32置入相应的限制槽31,在防护盖40相对底盖20摆动期间,第一脚32与底盖20产生抵制关系。另外,这些第二脚36连同横向段38跨在突块43外部,在突块43限制下,不会过度移动。以横向段38接触基板41,提供防护盖40归位所需的作用力。如图4和图5所示,在闭合位置时,防护盖40移到底盖20的顶部23上方,套筒45套在嘴25外部,以止水垫50封住出口 26,产生止漏、防尘等效果。此刻,凸部28卡住扣合片49的凹部47,阻止防护盖40离开。因此,在底盖20顶部23、防护盖40与嘴25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52,允许瓶盖10挂在某物上,如钩子。在套筒45封住嘴25的出口 26期间,所述的柱44同时堵塞底盖20的气孔27。因为柱44大致呈圆锥形状,所以柱44插入气孔27愈深,密封性愈佳。另外,横向段38被基板41压迫且靠近第一脚32,缩减螺圈34的直径,连带弹性件30变形。所述的扣合片49比嘴25宽,可轻松的往外扳开,解除凸部28与凹部47的卡掣关系。此刻,弹性件30回复原状而释放一作用力,帮助防护盖40远离底盖20的顶部23,来到图3的开启位置,使套筒45不再封住嘴25的出口 26。图6显示瓶盖10的第二实施例,其构造大致相同于第一实施例,差异处在于:首先,该基板41保留两枢接部42,并将肋46的数量减为单片。其次,该肋46的位置由基板41侧边移到中央,同样能够补强防护盖40的结构强度。再者,该防护盖40有一塞部54,塞部54形成于基板41与扣合片49交界处。当防护盖40来到闭合位置,塞部54取代原来的套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盖,该底盖包括一能够拆卸结合于饮用容器开口的环部、一连接环部的顶部、一形成于环部与顶部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一在顶部隆起一定高度而与内部空间相通的嘴;一防护盖,该防护盖的一端枢接于底盖,该防护盖的另一端有一相对该底盖往外拉开的扣合片,该扣合片以该防护盖与该底盖的枢接处为中心在一开启位置与一闭合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在闭合位置时,底盖顶部、防护盖与嘴之间形成一环形空间,扣合片与底盖维持卡掣关系,嘴被防护盖封住;在开启位置时,扣合片的卡掣关系被解除,防护盖远离底盖的顶部,不再封住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彦合
申请(专利权)人:卢彦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