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55843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21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包括喂纱座、喂纱座转轴、喂纱棒,其特征是,所述喂纱座设有座连接孔,所述喂纱座转轴与座连接孔连接,所述喂纱座转轴设有转轴连接孔,喂纱棒上部设有棒连接孔,喂纱座转轴与喂纱棒通过转轴连接孔、棒连接孔、螺钉连接,喂纱棒下部设有瓷眼孔,瓷眼孔中设有两个瓷眼,在喂纱棒中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固定导轮的连接轴配合,在沟槽上侧设有紧固孔,紧固孔设有螺钉、挡圈组合,螺钉、挡圈将固定导轮的连接轴固定在沟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布面织物质量,且简化了结构更加有益于安装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具体讲就是圆机在织造过程中所需的纱线及氨纶丝需要通过此装置传递给织针,使织针能够精确地勾取纱线形成特定织物的 目.0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针织圆机的喂纱瓷眼穿纱方向都是朝向圆机中心,且氨纶导轮位置不固定,这种结构的针织圆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纱线通过瓷眼时与瓷眼内壁接触面积较大,棉纱高速通过时阻力大更容易起毛,导致布面质量下降;第二,清洁瓷眼附近的毛絮时瓷眼背面清理不到,容易把毛絮带进织物内造成布面出现瑕疵;第三,氨纶导轮安装位置不固定,导致不同纱线的送纱张力不均匀,容易使织物产生玮斜等问题,影响织物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本技术安装简便、使用维护方便,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布面织物质量,尤其是开高速时效果更加明显。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包括喂纱座、喂纱座转轴、喂纱棒,所述喂纱座设有座连接孔,所述喂纱座转轴与座连接孔连接,所述喂纱座转轴设有转轴连接孔,喂纱棒上部设有棒连接孔,喂纱座转轴与喂纱棒通过转轴连接孔、棒连接孔、螺钉连接,喂纱棒下部设有瓷眼孔,瓷眼孔中设有两个瓷眼,在喂纱棒中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固定导轮的连接轴配合,在沟槽上侧设有紧固孔,紧固孔设有螺钉、挡圈组合,螺钉、挡圈将固定导轮的连接轴固定在沟槽中。所述喂纱座转轴在一侧设有垂直轴线方向的盲孔,在喂纱座上设有定位孔,在盲孔内设有压缩弹簧,在压缩弹簧的外端面设有定位钢珠。所述喂纱座包括上部连接块,与上部连接块的两侧连接的侧连接板一、侧连接板二,所述座连接孔设于侧连接板一、侧连接板二上,侧连接板二的厚度大于侧连接板一的厚度,定位孔设于厚度大的侧连接板二上,在上部连接块上设有上连接孔。所述沟槽与喂纱棒的垂直方向的倾斜角α为50°。所述棒连接孔为垂直方向的长槽孔。所述喂纱座转轴在转轴连接孔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棒连接孔处的喂纱棒外形配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瓷眼安装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水平面上旋转了 90度,一方面使纱线通过瓷眼时与瓷眼的接触面积减小,减小了纱线的阻力,降低了纱线起毛的几率,尤其是圆机开高速时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了织物质量;另一方面,瓷眼方向改变后能保证瓷眼的进纱端与出纱端的毛絮均能被除絮装置吹掉,避免了传统瓷眼内面毛絮清除不彻底而造成的毛絮被带进织物内造成布面质量下降的问题,提高了布面织物质量,且简化了结构更加有益于安装维护。2、喂纱棒使氨纶丝导轮安装在50度位置,避免了现有技术的导轮需要逐个调整导轮位置及角度的工序,既简化了安装调试过程又使得各喂纱嘴的氨纶丝张力均匀稳定,从而提高了织物织造质量和织造效率。3、喂纱棒上部的棒连接孔为长槽孔,便于调节喂纱位置的高低。喂纱棒中部的与喂纱棒长向成50度角的沟槽,此沟槽采用与垂直方向50°的倾斜角度,用来固定导轮,该结构有利于保证导轮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使相邻每个喂纱嘴的导轮位置相同,从而使相邻每根根氨纶线的张力均匀且稳定,减少了氨纶的断纱率提高了织物质量。4、喂纱棒通过螺钉固定到喂纱座转轴上,然后可以随喂纱座转轴相对喂纱座转动一定角度,这样在断纱后方便穿纱接线。喂纱座和喂纱座转轴上均有对应的圆孔,喂纱座转轴圆孔内放置弹簧和钢珠,当钢珠随喂纱座转轴转动到喂纱座I的圆孔处时,起到定位作用,此位置为织造位置,保证了织造时的稳定性,有利于纱线张力均匀稳定。当需要穿纱时,将特定的喂纱棒底部向外拉出,此时钢珠从喂纱座圆孔内出来,通过弹簧将喂纱座转轴暂时固定在某一位置,便于穿纱接线。【附图说明】图1和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包括喂纱座1、喂纱座转轴2、喂纱棒3,所述喂纱座I设有座连接孔14,所述喂纱座转轴2与座连接孔14连接,所述喂纱座转轴2设有转轴连接孔23,喂纱棒3上部设有棒连接孔33,喂纱座转轴2与喂纱棒3通过转轴连接孔23、棒连接孔33、螺钉4连接,喂纱棒3下部设有瓷眼孔34,瓷眼孔中设有两个瓷眼6,在喂纱棒3中部设有沟槽31,所述沟槽31与固定导轮5的连接轴配合,在沟槽31上侧设有紧固孔32,紧固孔32设有螺钉8、挡圈7组合,螺钉8、挡圈7将固定导轮5的连接轴固定在沟槽31中。所述沟槽31与喂纱棒3的垂直方向的倾斜角α为50°,也就是固定导轮5的轴向倾斜角度。所述棒连接孔33为垂直方向的长槽孔。所述喂纱座转轴2在转轴连接孔23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凹槽22,所述凹槽22与棒连接孔33处的喂纱棒3外形配合。所述喂纱座转轴2在一侧设有垂直轴线方向的盲孔21,在喂纱座I上设有定位孔15,在盲孔内设有压缩弹簧10,在压缩弹簧的外端面设有定位钢珠9。所述喂纱座I包括上部连接块11,与上部连接块11的两侧连接的侧连接板一 13、侧连接板二 12,所述座连接孔14设于侧连接板一 13、侧连接板二 12上,侧连接板二 12的厚度大于侧连接板一 13的厚度,定位孔15设于厚度大的侧连接板二 12上,在上部连接块11上设有上连接孔16。所述瓷眼6通过胶粘在喂纱棒3的瓷眼孔34中。本技术的瓷眼孔34的轴线与棒连接孔33的轴线垂直设置。由于喂纱棒3上瓷眼安装孔的角度发生了改变,在原先的安装位置上水平旋转了 90度,使得纱线经过瓷眼6后直接送纱到织针处,减小了纱线与瓷眼6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纱线的阻力,直接降低了纱线起毛的几率,特别是圆机开高速时效果更加显著。喂纱棒3上部的棒连接孔33为长槽孔,便于调节喂纱位置的高低。喂纱棒3中部有一个与喂纱棒3长向成50度角的沟槽31,此沟槽采用与垂直方向50°的倾斜角度,其用来固定导轮5,该结构有利于保证导轮5固定在所需要的位置,使相邻每个喂纱嘴的导轮5位置相同,从而使相邻每根根氨纶线的张力均匀且稳定,减少了氨纶的断纱率提高了织物质量。喂纱棒3通过螺钉4固定到喂纱座转轴2上,然后可以随喂纱座转轴2相对喂纱座I转动一定角度,这样在断纱后方便穿纱接线。喂纱座I和喂纱座转轴2上均有对应的圆孔,喂纱座转轴2圆孔内放置弹簧10和钢珠9,当钢珠9随喂纱座转轴2转动到喂纱座I的圆孔处时,起到定位作用,此位置为织造位置,保证了织造时的稳定性,有利于纱线张力均匀稳定。当需要穿纱时,将特定的喂纱棒3底部向外拉出,此时钢珠9从喂纱座I圆孔内出来,通过弹簧10将喂纱座转轴2暂时固定在某一位置,便于穿纱接线。本技术优化了结构,减小了纱线起毛的几率,高速时效果尤其明显,并使氨纶线张力稳定,进一步提高了织物质量。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主权项】1.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包括喂纱座、喂纱座转轴、喂纱棒,其特征是,所述喂纱座设有座连接孔,所述喂纱座转轴与座连接孔连接,所述喂纱座转轴设有转轴连接孔,喂纱棒上部设有棒连接孔,喂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面针织圆机喂纱装置,包括喂纱座、喂纱座转轴、喂纱棒,其特征是,所述喂纱座设有座连接孔,所述喂纱座转轴与座连接孔连接,所述喂纱座转轴设有转轴连接孔,喂纱棒上部设有棒连接孔,喂纱座转轴与喂纱棒通过转轴连接孔、棒连接孔、螺钉连接,喂纱棒下部设有瓷眼孔,瓷眼孔中设有两个瓷眼,在喂纱棒中部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与固定导轮的连接轴配合,在沟槽上侧设有紧固孔,紧固孔设有螺钉、挡圈组合,螺钉、挡圈将固定导轮的连接轴固定在沟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铭王小艺刘远王绍伟谢恩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