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筋条及格栅、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2472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7 1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格栅筋条及格栅、空调。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格栅筋条,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和与迎风部连接的背风部,格栅筋条的最大宽度D位于背风部与迎风部的连接处,且由连接处向迎风部的端部和背风部的端部延伸,格栅筋条的宽度逐渐减小。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格栅筋条及格栅、空调,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和背风部,并且在背风部与迎风部的连接处具有最大宽度D,向两端逐渐收缩,从而使得整个格栅筋条的横截面呈流线型,风吹出的时候,相邻两个格栅筋条之间的出风口逐渐增大,有利于空气扩张,从而降低风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格栅筋条及格栅、空调
技术介绍
常见空调外机上的出风格栅有塑料格栅和钢丝焊接的铁格栅,塑料格栅有圆形格栅、竖格栅、斜格栅等,结构上常由横向延伸的横向筋条I和垂直于横向筋条的延伸方向延伸的辅助筋条2组成(见下图1至3),为了保证出风风量和产品出模,常常选择较大的格栅筋条间距d (—般大于8.6mm),筋条10分型线一般靠近定模,动模料多余前模。此类格栅整体结构没有考虑风阻影响,且格栅间距d过大,人体手指容易塞入,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隐串■/Ql、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风阻的格栅筋条及格栅、空调。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格栅筋条,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和与迎风部连接的背风部,格栅筋条的最大宽度D位于背风部与迎风部的连接处,且由连接处向迎风部的端部和背风部的端部延伸,格栅筋条的宽度逐渐减小。进一步地,背风部在最大高度H2的一半处的宽度小于迎风部在最大高度Hl的一半处的宽度。进一步地,迎风部的拔模角度为α?,背风部的拔模角度为α 2,其中,2° ^ a I ^ 5°,2。^ a 2 ^ 5° 。进一步地,格栅筋条的最大宽度D与最大高度H之比为Xl,其中,0.2 < Xl < 0.5。进一步地,格栅筋条的最大宽度D为2.84mm,最大高度H为10mm。进一步地,格栅筋条的最大宽度D为2.5mm,最大高度H为5.3_。进一步地,背风部的最大高度H2与迎风部的最大高度Hl的比值为X2,其中,I 彡 X2 彡 2.34。进一步地,背风部的最大高度H2与迎风部的最大高度Hl的比值为3:2或者3.5:1.8o进一步地,迎风部的端部和背风部的端部呈圆角。进一步地,αI = 2。,α 2 = 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格栅,包括交错连接的格栅筋条,格栅筋条为前述的格栅筋条。进一步地,格栅筋条包括横向延伸的横向筋条和纵向延伸的纵向筋条,相邻两根横向筋条之间的最小间距为7.0mm?8.5mm ;相邻两根纵向筋条的最小间距为35mm?55mm0进一步地,相邻两根横向筋条之间的最小间距为7.8mm ;相邻两根纵向筋条的最小间距为41.5mm。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前述的格栅。根据本技术的格栅筋条及格栅、空调,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和背风部,并且在背风部与迎风部的连接处具有最大宽度D,向两端逐渐收缩,从而使得整个格栅筋条的横截面呈流线型,风吹出的时候,相邻两个格栅筋条之间的出风口逐渐增大,有利于空气扩张,从而降低风阻。【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格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标号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相邻两个格栅筋条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格栅筋条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格栅筋条的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格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标号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的格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格栅与轴流风叶配合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向筋条;2、纵向筋条;10、格栅筋条;11、迎风部;12、背风部;30、格栅;40、轴流风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4至7所示,根据本技术的格栅筋条,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11和与迎风部11连接的背风部12,格栅筋条的最大宽度D位于背风部12与迎风部11的连接处,且由连接处向迎风部11的端部和背风部12的端部延伸,格栅筋条的宽度逐渐减小。本技术的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11和背风部12,并且在背风部12与迎风部11的连接处具有最大宽度D,向两端逐渐收缩,从而使得整个格栅筋条10的横截面呈流线型,风吹出的时候,相邻两个格栅筋条之间的出风口逐渐增大,有利于空气扩张,从而降低风阻。具体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背风部在最大高度H2的一半处的宽度小于迎风部在最大高度Hl的一半处的宽度,即背风部相对较尖,迎风部相对较粗,使背风部呈正三角,迎风部呈倒三角。优选地,背风部顶端和迎风部的顶端均为圆角。结合图8和图9所示,迎风部11面向轴流风叶40,背风部12远离轴流风叶40,风吹出时,逐渐增大的出风口有利于空气扩张,减小风阻。实际测试和分析可以得到此类截面的筋条涡流区域较小,风阻较小。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格栅,在间距相同的情况下,产品风量可以提高10%?15%。优选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为了便于成型,方便拔模,以及合适的导风角度,本技术中,迎风部11和背风部12的拔模角度(图4和图5中α I和α 2) —般为2至5度。优选地,α I为2°,α2为5°,即背风部12的拔模角度大于迎风部11的拔模角度,从而便于气流扩张。优选地,结合图4至7所示,格栅筋条的截面形状,在外形越细长,风阻越低,但是太过细长会影响筋条强度,一般地,宽度和高度比例可以取2:10?5:10。在图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筋条宽度D为2.84mm,高度H为1mm ;在图5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筋条宽度D为2.5mm,高度为H为5.3_。优选地,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阻,格栅筋条的背风部12在高度上占比越高,其导风长度就越长,迎风部11在高度上占比越低,其风阻就越小。两者的高度比值可以取5:5?7:3范围内,可以保证较好的低风阻、低噪音,同时模具上也易于实现。不容易粘模。在图4和图5所示的两个实施例中,背风部12和迎风部11比例分别为:?/?= 3:2和H2ZiH1 =3.5:1.8o结合图6至9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格栅30,包括交错连接的前述的格栅筋条10,采用前述的格栅筋条10,按照一定的形式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格栅,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阻,提高风量。格栅筋条10包括横向延伸的横向筋条I和纵向延伸的纵向筋条2,即横向筋条I与纵向筋条2相互连接,形成格栅。优选地,为了保证一定压力下人体手指不通过格栅筋条,新格栅采用了更细密的格栅间距,相邻两根横向筋条I之间的最小间距为7.0mm?8.5mm ;相邻两根纵向筋条2的最小间距为35mm?55mm。即相比现有技术,缩小相邻两根横向筋条I之间的间距,确保安全。在相对现有技术中的格栅风量不衰减、噪音值不增加的前提下,提高产品安全性能。优选地,为了保证格栅强度,纵向筋条2 —般比横向筋条I相对更粗一些。具体地,在本技术优选地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横向筋条I之间的最小间距为7.8mm ;相邻两根纵向筋条2的最小间距为41.5mm。实际测试风量与现有技术中的格栅风量相当,噪音可降低ldB,使得格栅却更加安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采用前述格栅防护,能够有效地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阻,提高风量。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技术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的格栅筋条及格栅、空调,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和背风部,并且在背风部与迎风部的连接处具有最大宽度D,向两端逐渐收缩,从而使得整个格栅筋条的横截面呈流线型,风吹出的时候,相邻两个格栅筋条之间的出风口逐渐增大,有利于空气扩张,从而降低风阻。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格栅筋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筋条包括迎风部(11)和与所述迎风部(11)连接的背风部(12),所述格栅筋条的最大宽度D位于所述背风部(12)与所述迎风部(11)的连接处,且由所述连接处向所述迎风部(11)的端部和所述背风部(12)的端部延伸,所述格栅筋条的宽度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青郭瑞水练俊兵徐兴东汪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