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50829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3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包括:刀体、刀头、超导热管和散热片,刀体与刀头相互连接。刀头上设有多个刀齿,刀齿的侧边设有弧形的凹陷。超导热管的一端与散热片连接。刀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刀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超导热管收容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散热片固定在刀体的外壁上。上述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在铣刀的内部设置超导热管,同时超导热管与位于刀体外壁上的散热片连接,利用超导热管的高效传热性能,将刀头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最后经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外部,提高铣刀的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铣刀,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曲面加工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
技术介绍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铣刀上的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根据加工的目的的不同,铣刀又可以分为多种。其中,有一种铣刀被称为内R铣刀,用于在工件上加工出曲面。铣刀的刀齿在与工件高速摩擦时,产生高温,不仅会影响加工产品的质量,而且还会损伤铣刀,降低铣刀的寿命。而传统的内R铣刀一般为一整块的金属结构,依赖金属自身的传热散热,散热效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加工曲面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包括:刀体、刀头、超导热管和散热片,刀体与刀头相互连接。刀头上设有多个刀齿,刀齿的侧边设有弧形的凹陷。超导热管的一端与散热片连接。刀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刀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通,超导热管收容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散热片固定在刀体的外壁上。超导热管与刀头连接。上述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在铣刀的内部设置超导热管,同时超导热管与位于刀体外壁上的散热片连接,利用超导热管的高效传热性能,将刀头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上,最后经过散热片将热量散发到外部,提高铣刀的散热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齿的数量为两个,相邻的两个刀齿之间的夹角为18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体上设有沿刀体的径向方向的螺孔和螺丝,散热片上设有过孔,过孔的位置与螺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螺丝穿过过孔后与螺孔紧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道的半径与第二通道的半径相等,且第一通道的半径大于超导热管的半径,超导热管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之间还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能够进一步加快传热效率,提高散热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体的外壁设有多个凹槽,凹槽沿着刀体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该凹槽用于铣刀与刀夹之间相互固定,以提高其连接的稳固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刀头与刀体的一端钎焊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110-刀体,111-第一通道,112-螺丝,113-凹槽;120-刀头,121-刀齿,122-凹陷,123-第二通道;130-超导热管;140-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请参见附图1-3,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10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10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10沿A-A线所得的截面图。该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10,包括:刀体110、刀头120、超导热管130和散热片140。刀头120与刀体110相互连接。刀头120与刀体110的一端钎焊连接。超导热管10收容于铣刀10内部,散热片140设置于刀体110邻近刀头120的一端,并与超导热管10的连接,超导热管130的一端与刀头120连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刀体110为直柄,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计为锥柄。刀体110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111,刀头120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123,而且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23连通。刀头120上设有多个刀齿121,刀齿121的侧边设有弧形的凹陷122。弧形的凹陷122用于在工件上加工曲面。在本实施例中,刀齿121的数量为两个,相邻的两个刀齿121之间的夹角为180°。由于铣刀的刀齿121数量的选择与铣刀的刀头120材质、工件材质、铣刀的转速以及前进速度有关,所以本申请中,刀齿121的数量并不限制为一定是两个。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刀齿12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四个等。超导热管130是依靠其内部工质在一个抽成一定的真空的封闭壳体中循环相变而传递热量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当热量自高温热源传入热管时,处于热管加热段内的工质随即被激活,吸热汽化变成蒸汽(汽化段),蒸汽瞬间流向热管另一端(传输段),到达另一端时遇冷放出潜热后凝结成液体(冷凝段),冷凝液体经传输段回流到汽化段,循环相变而实现热量传递。超导热管130的超强导热系数是一般金属的万倍左右,换热效率高达98%以上,是普通热交换器难以达到的。该超导热管130收容于第一通道111和第二通道123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11的半径与第二通道123的半径相等,且第一通道111的半径大于超导热管130的半径。超导热管130与第一通道111、第二通道123之间还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能够进一步加快传热效率,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片140固定在刀体110的外壁上。上述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10,在铣刀的内部设置超导热管130,同时超导热管130与位于刀体110外壁上的散热片140连接,利用超导热管130的高效传热性能,将刀头120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片140上,最后经过散热片140将热量散发到外部,提高铣刀的散热效率。请参见附图4,其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10的分解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刀体110的外壁设有多个凹槽113,凹槽113沿着刀体110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刀体110上设有沿刀体110的径向方向的螺孔和螺丝112,散热片140上设有过孔。过孔的位置与螺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螺丝112穿过过孔后与螺孔紧锁,进而将散热片140固定在刀体110的外壁上。该凹槽113用于铣刀与刀夹之间相互固定,以提高其连接的稳固性。凹槽113的形状为方形或者其他形状。在铣刀与刀夹的安装中,常常使用的是弹簧夹套装夹,而铣刀在出厂时,一般会在外表面涂抹防锈油,在使用时,该防锈油难以清除,与刀夹组装后,在铣刀高速转动时,会有脱落的危险。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凹槽113,同时,在对应的刀夹上可以设置相应的夹持用的凸块,使得铣刀与刀夹的组装更加稳固,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主权项】1.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刀体和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多个刀齿,所述刀齿的侧边设有弧形的凹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刀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内R铣刀还包括超导热管和散热片,所述超导热管收容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散热效率高的内R铣刀,包括:相互连接的刀体和刀头,所述刀头上设有多个刀齿,所述刀齿的侧边设有弧形的凹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所述刀头的内部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内R铣刀还包括超导热管和散热片,所述超导热管收容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散热片邻近所述刀头固定在所述刀体的外壁上并与所述超导热管连接,所述超导热管与所述刀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鹏曹功成陈波杨守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富兰地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