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破坏屏蔽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9355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1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破坏屏蔽电缆,包括本体,本体具有:芯线,其由呈品字型布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构成,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以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构成,铜导体由若干根铜丝绞合而成;包覆层,其设置在芯线外,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护套层、铠装钢带层、中间护套层、铜网层以及外护套层;填充体,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子芯线、第二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第一子芯线、第三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以及第二子芯线、第三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分别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填充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屏蔽效果较好,当外部力量破坏至铜网层时,还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破坏屏蔽电缆
技术介绍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I?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目前市面上的电力电缆虽然技术已然相当成熟,但是在电缆屏蔽性以及安全性上,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例如应对外力损坏或者盗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屏蔽性好,安全性较高的防破坏屏蔽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破坏屏蔽电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芯线,其由呈品字型布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构成,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以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构成,所述铜导体由若干根铜丝绞合而成;包覆层,其设置在所述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护套层、铠装钢带层、中间护套层、铜网层以及外护套层;填充体,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子芯线、第二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第一子芯线、第三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以及第二子芯线、第三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分别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填充体;所述包覆层外表面沿着电缆轴向设置反光涂层带。优选的是:第一子芯线与第二子芯线导体的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导体的截面积大于第三子芯线导体的截面积,第一子芯线的绝缘屏蔽层与第二子芯线的绝缘屏蔽层截面积相同,第一子芯线的绝缘屏蔽层的截面积大于第三子芯线绝缘屏蔽层的截面积。优选的是:所述铜网层上编织碳纤维丝,所述碳纤维丝沿着电缆轴向方向布置。优选的是:所述内护套层截面呈圆环状,所述中间护层层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外护套层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内护套层的厚度小于外护套层的厚度,所述中间护套层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护套层的厚度。优选的是:所述铜丝为镀锌铜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屏蔽效果较好,当外部力量破坏至铜网层时,还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与相关设备配合,当电缆被破坏至铜网层后,可通过设备报警并定位,然后进行修复。2、设置反光涂层带后在光线昏暗的场所布线时,方便对电缆进行观察识别,同时可帮助布线人员及时发现电缆是否存在扭曲现象。3、铜网层上编织碳纤维丝,提高电缆轴向抗拉能力,同时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防破坏屏蔽电缆剖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防破坏屏蔽电缆反光涂层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和图2,一种防破坏屏蔽电缆,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芯线、包覆层及填充体。芯线由呈品字型布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构成,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以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构成,所述铜导体由若干根铜丝(铜丝为镀锌铜丝)绞合而成;包覆层设置在所述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护套层21、铠装钢带层22、中间护套层23、铜网层24以及外护套层25 ;填充体分别设置在第一子芯线11、第二子芯线12与包覆层之间(即第一子芯线11、第二子芯线12与包覆层之间围护成的、不包括电缆中部区域的空间,下同),第一子芯线11、第三子芯线13与包覆层之间以及第二子芯线12、第三子芯线13与包覆层之间,分别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填充体31、32、33。所述包覆层外表面沿着电缆轴向设置反光涂层带4。在光线昏暗的场所布线时,方便对电缆进行观察识别,同时可帮助布线人员及时发现电缆是否存在扭曲现象。第一子芯线11与第二子芯线12导体的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11导体的截面积大于第三子芯线13导体的截面积,第一子芯线11的绝缘屏蔽层与第二子芯线12的绝缘屏蔽层截面积相同,第一子芯线11的绝缘屏蔽层的截面积大于第三子芯线13绝缘屏蔽层的截面积。所述铜网层24上编织碳纤维丝,所述碳纤维丝沿着电缆轴向方向布置。提高电缆轴向抗拉能力,同时提高安全性。所述内护套层21截面呈圆环状,所述中间护层层23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外护套层25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内护套层21的厚度小于外护套层25的厚度,所述中间护套层23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护套层21的厚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技术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防破坏屏蔽电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 芯线,其由呈品字型布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构成,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以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构成,所述铜导体由若干根铜丝绞合而成; 包覆层,其设置在所述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护套层(21)、铠装钢带层(22)、中间护套层(23)、铜网层(24)以及外护套层(25); 填充体,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子芯线(11)、第二子芯线(12)与包覆层之间,第一子芯线(11)、第三子芯线(13)与包覆层之间以及第二子芯线(12)、第三子芯线(13)与包覆层之间,分别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填充体(31、32、33); 所述包覆层外表面沿着电缆轴向设置反光涂层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破坏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子芯线(11)与第二子芯线(12)导体的截面积相等,第一子芯线(11)导体的截面积大于第三子芯线(13)导体的截面积,第一子芯线(11)的绝缘屏蔽层与第二子芯线(12)的绝缘屏蔽层截面积相同,第一子芯线(11)的绝缘屏蔽层的截面积大于第三子芯线(13)绝缘屏蔽层的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破坏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网层(24)上编织碳纤维丝,所述碳纤维丝沿着电缆轴向方向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破坏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套层(21)截面呈圆环状,所述中间护层层(23)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外护套层(25)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内护套层(21)的厚度小于外护套层(25)的厚度,所述中间护套层(23)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护套层(21)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破坏屏蔽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铜丝为镀锌铜丝。【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破坏屏蔽电缆,包括本体,本体具有:芯线,其由呈品字型布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构成,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以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构成,铜导体由若干根铜丝绞合而成;包覆层,其设置在芯线外,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护套层、铠装钢带层、中间护套层、铜网层以及外护套层;填充体,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子芯线、第二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第一子芯线、第三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以及第二子芯线、第三子芯线与包覆层之间,分别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填充体。本技术屏蔽效果较好,当外部力量破坏至铜网层时,还能起到保护的作用,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IPC分类】H01B7/36, H01B9/02, H01B7/17【公开号】CN204857248【申请号】CN201520654950【专利技术人】杨贤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破坏屏蔽电缆,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芯线,其由呈品字型布置的第一、第二及第三子芯线(11、12、13)构成,每根子芯线由铜导体以及设置在铜导体外的绝缘屏蔽层构成,所述铜导体由若干根铜丝绞合而成;包覆层,其设置在所述芯线外,所述包覆层由内向外具有内护套层(21)、铠装钢带层(22)、中间护套层(23)、铜网层(24)以及外护套层(25);填充体,其分别设置在第一子芯线(11)、第二子芯线(12)与包覆层之间,第一子芯线(11)、第三子芯线(13)与包覆层之间以及第二子芯线(12)、第三子芯线(13)与包覆层之间,分别为第一、第二及第三填充体(31、32、33);所述包覆层外表面沿着电缆轴向设置反光涂层带(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贤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燕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