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及使用该温控器的电热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73426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9 2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及使用该温控器的电热容器。包括陶瓷壳体、铝盖和公共端子,所述铝盖罩设于陶瓷壳体的上端口上,公共端子卡接在陶瓷壳体底板的一侧;所述陶瓷壳体内设有不少于两组且分别与公共端子连接的温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元一体化结构,整体布局合理,可有效节约安装空间,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节约成本;陶瓷壳体与铝盖能耐受更高温度的使用环境,绝缘性好、抗氧化性强,避免漏电和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结构设置合理,并联一体化实现温控多重保护和多重控制要求,降低电器的整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温控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同时公开了将这种新型多功能温控器使用于电热容器上。
技术介绍
复位式温控器是目前家用电器上常见的温控过热保护器,具有自行动作保护、不断电永久断路、断电自行复位的功能。家用电器上一般都安装了具断电保护的复位式温控器,以保护家用电器工作温度过高或干烧造成的损坏。随着技术的进步,家用电器的功能也日益复杂,对于功能性控制和安全机制的要求也更高,由于传统的温控器功能比较单一,因此一个电器中往往需要安装多个温控器,以起到过热保护、断电保温、电路切换等自动控制功能。但是,通过多个温控器实现电器性能要求,对电器结构布局的设置要求较高,整体结构设置复杂装配困难,导致电器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居高不下。而通过可调式温控器对电器功能实现切换,虽然避免了装配复杂的问题,但是其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存在机械磨损和精度失准的问题,导致温控器不能实现电器功能的有效切换和保。而且现有的温控器工作部件大多与空气直接接触,导电部件表面易氧化,整体的绝缘性能差,使用寿命较短,长时间使用时容易出现临界温度失准,其安全性也很难得到保障。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全稳定、使用方便的新型多功能温控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包括陶瓷壳体、铝盖和公共端子,所述铝盖罩设于陶瓷壳体的上端口上,公共端子卡接在陶瓷壳体底板的一侧;所述陶瓷壳体内设有不少于两组且分别与公共端子连接的温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壳体内设有三组分别与公共端子连接的温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装置包括独立端子、长铆钉、短铆钉、动触片、静触片、导向架、动作杆和双金属片,独立端子卡接在陶瓷壳体底板的另一侧,短铆钉下端穿过陶瓷壳体底板与独立端子连接,动触片的固定端与短铆钉的上端连接;所述长铆钉的下端穿过陶瓷壳体底板与公共端子连接,静触片的一端与长铆钉上端连接,且静触片另一端设于动触片自由端上方并与其抵触连接;所述导向架固定设于陶瓷壳体和铝盖之间,双金属片活动设于导向架和铝盖之间;所述动作杆竖直穿设于导向架上,且动作杆的两端分别抵触连接在双金属片和动触片上。进一步地,所述动触片的活动端上设有动触点,静触片的另一端上设有静触点,所述动触点和静触点相对抵触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温控装置的导向架为一体结构设置。进一步地,一种使用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温控器的电热容器。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采用多元一体化结构,整体布局合理,可有效节约安装空间,提高装配精度和效率,节约成本;陶瓷壳体与铝盖能耐受更高温度的使用环境,绝缘性好、抗氧化性强,避免漏电和接触不良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结构设置合理,并联一体化实现温控多重保护和多重控制要求,降低电器的整体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陶瓷壳体;2、温控装置;11、招盖;12、公共端子;21、独立?而子;22、短柳钉;23、长柳钉;24、动触片;25、静触片;26、导向架;27、动作杆;28、双金属片;241、动触点;251、静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包括陶瓷壳体1、铝盖11和公共端子12,所述铝盖11罩设于陶瓷壳体I的上端口上,公共端子12卡接在陶瓷壳体I底板的一侧;所述陶瓷壳体I内设有不少于两组且分别与公共端子12连接的温控装置2 ;所述陶瓷壳体I作为电介质,其绝缘性能和尚温耐受特性可有效提尚本技术的应用范围,提尚其内部的温控装置2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陶瓷壳体I和铝盖11配合将温控装置2封闭在其内部空间,避免温控装置2上的金属部件出现氧化腐蚀现象,减少接触不良的故障率,提高温控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上述温控装置2包括独立端子21、长铆钉23、短铆钉22、动触片24、静触片25、导向架26、动作杆27和双金属片28,独立端子21卡接在陶瓷壳体I底板的另一侧,短铆钉22下端穿过陶瓷壳体I底板与独立端子21连接,动触片24的固定端与短铆钉22的上端连接;所述长铆钉23的下端穿过陶瓷壳体I底板与公共端子12连接,静触片25的一端与长铆钉23上端连接,且静触片25另一端设于动触片24自由端上方并与其抵触连接;所述导向架26固定设于陶瓷壳体I和铝盖11之间,双金属片28活动设于导向架26和铝盖11之间;所述动作杆27竖直穿设于导向架26上,且动作杆27的两端分别抵触连接在双金属片28和动触片24上。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陶瓷壳体I内设有两组温控装置2,且两组温控装置2为并联设置;常温下两个温控装置2为常闭通电状态且分别连接不同加热线路,接通电源使电器的第一加热部件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温控装置2内的感温动作片切断其内部电路,从而起到超温保护功能;此时打开第二温控装置2的电路电源使电器的第二加热部件工作;关闭第一温控装置2连接的电路电源时为彻底断电,通过这样的设置可实现电器两组不同加热部件的工作状态互不干扰,实现一体多元化的控制和保护功能。本技术优选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陶瓷壳体I内设有三组分别与公共端子12连接的温控装置2 ;三组温控装置2采用常闭状态且分别连接电器的不同功能部件,当电器加热部件稳定达到设定值时,温控装置2内的感温动作片切断其内部电路,从而起到超温保护功能;具体而言,当接通电源时电器加热部件达到设定值,连接其上的第一组温控装置2跳断使其停止工作,同时打开第二组温控装置2连接电路电源,待温度降低后温控装置2的感温动作片复位接通电路,使第二温控装置2上的工作部件启动,使其进行保质或消毒工作;当需要采用电器第三功能时,关闭第二温控装置2电源同时打开第三温控装置2的电路电源,实现传统的低档保温功能。上述动触片24的活动端上设有动触点241,静触片25的另一端上设有静触点251,所述动触点241和静触点251相对抵触设置。上述若干温控装置2的导向架26为一体结构设置,一体化导向架26与陶瓷壳体I配合可提高整体装配效率和精度,从而提高本技术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一种使用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温控器的电热容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壳体(I)、铝盖(11)和公共端子(12),所述铝盖(11)罩设于陶瓷壳体(I)的上端口上,公共端子(12)卡接在陶瓷壳体(I)底板的一侧;所述陶瓷壳体(I)内设有不少于两组且分别与公共端子(12)连接的温控装置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壳体(I)内设有三组分别与公共端子(12)连接的温控装置(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2)包括独立端子(21)、长铆钉(23)、短铆钉(22)、动触片(24)、静触片(25)、导向架(26)、动作杆(27)和双金属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多功能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壳体(1)、铝盖(11)和公共端子(12),所述铝盖(11)罩设于陶瓷壳体(1)的上端口上,公共端子(12)卡接在陶瓷壳体(1)底板的一侧;所述陶瓷壳体(1)内设有不少于两组且分别与公共端子(12)连接的温控装置(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敏虎颜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