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266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包括壳体,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卡接件,第一电路板与卡接件卡接,第一电路板通过卡接件与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电机使用时需要对电机和电路板分别进行布置,不便安装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便于安装,提高了电机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一步实现的有益效果有,减短引线长度,避免引线连接出错,减小电路板和电机的体积,减小了电路板和电机占用的空间,便于电机安装方式的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机,包括转子、定子和壳体,定子一般固定在壳体内部。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需要和科技的进步,电机的控制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在工业控制领域,电机大多需要和电路板连接使用,电路板设置有电源驱动电路、转动控制电路或转速检测电路。就电路板和电机的位置关系而言,一般的电路板分为外置式和内嵌式,内嵌式的电路板受制于电子元件的大小,元件和布线间的绝缘距离要求等因素,以致尚未出现功率大而体积小的设计;外置式电路板和电机分离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组件,两者通过较长的引线电连接。在现有的技术中,产品实际安装时需要对电机和电路板分别进行布置,并且还要考虑引线的位置和绝缘要求,因此不便安装,严重影响安装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另外,在电机安装时,需要插接的引线过长且数量较多,所以很难分清对应的连接处,因此很容易连接出错,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时便于安装的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使用时便于电路板的安装,提高电机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包括壳体,还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卡接件,第一电路板与卡接件卡接,第一电路板通过卡接件与壳体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接件设置有卡爪,第一电路板固定于卡爪,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卡接第一电路板。优选的,所述壳体设置有扣接孔,所述卡接件的一端扣合于扣接孔。优选的,第一电路板通过至少三个卡接件与壳体连接。优选的,还包括与卡接件卡接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与壳体之间,第二电路板通过卡接件与壳体连接。优选的,还包括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插接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优选的,还包括第三电路板,第三电路板与卡接件卡接且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相互平行设置,第三电路板通过卡接件与壳体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优选的,所述卡接件与壳体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第一电路板和电机拼接在一起,卡接件设置有便于卡接的卡爪,第一电路板设置的槽卡接在卡接件相应的部位;使用时便于安装,提高了电机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进一步实现的有益效果有,减短引线长度,避免引线连接出错,减小电路板和电机的体积,减小了电路板和电机占用的空间,便于电机安装方式的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卡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卡接件与壳体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I一壳体2—第一电路板3—卡接件4一第二电路板 5—电连接器6—第二电路板11—扣接孔31—卡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本技术的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包括壳体1,还包括第一电路板2和卡接件3,第一电路板2与卡接件3卡接,第一电路板2通过卡接件3与壳体I连接。具体的,卡接件3可以是与电机独立的一个零件,也可以是与壳体I 一体成型;第一电路板2设置有槽,卡接件3设置有便于卡接的部位,第一电路板2设置的槽卡接在卡接件3相应的部位;第一电路板2可以与卡接件3相应的部位过盈配合,也可以通过胶水与卡接件3粘合;第一电路板2可以设置有电源驱动电路、转动控制电路或转速检测电路,第一电路板2与电机拼接在一起,使用时便于安装,提高了电机和电路板的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短了引线长度,避免引线连接出错,减小了电路板和电机的体积,减小了电路板和电机占用的空间,便于电机安装方式的设计。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3设置有卡爪31,第一电路板2固定于卡爪31。具体的,卡爪31可防止第一电路板2脱落,提高了第一电路板2的稳定性;第一电路板2与卡爪31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电路板的种类,提高了使用便利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I设置有扣接孔11,所述卡接件3的一端扣合于扣接孔11,所述卡接件3的另一端卡接第一电路板2。具体的,卡接件3是独立于壳体I的零件,扣接孔11的大小与卡接件3相适应,卡接件3扣合于扣接孔11,扣合连接方式结构简单,便于设计,且便于将卡接件3与壳体I拆离,便于更换不同的电路板组件。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2通过至少三个卡接件3与壳体I连接。三个卡接件3圆周方向均匀布置在壳体I的底座,提高了电路板与壳体I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电路板脱落。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卡接件3卡接的第二电路板4,第二电路板4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与壳体I之间,第二电路板4通过卡接件3与壳体I连接。具体的,第二电路板4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和壳体I之间,分别与第一电路板2和壳体I间隔有空间,以提高散热效率;第二电路板4设置有电机控制电路,第一电路板2设置有电源驱动电路,将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源驱动电路合理分割设置在两块电路板,并且将该两块电路板层叠设置在电机壳体,从而减少了电路板和电机占用的空间;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4通过引线或其它导电体电连接,其形状均可以是与电机转轴同轴布置的圆形,便于将电路板层叠布置在电机,便于电机和电路板安装的设计,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连接器5,所述电连接器5插接于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4之间。具体的,电连接器5的导电针可以包括I针、2针或多针,用于在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4间传递电信号,电连接器5导电针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第一电路板2和第二电路板4,缩短了引线的长度,减小了引线占用空间,插接方式便于组装,同时避免组装时出错,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电路板6,第三电路板6与卡接件3卡接且与第一电路板2、第二电路板4相互平行设置,第三电路板6通过卡接件3与壳体I连接。在工业控制领±或,经常会用到闭环控制方式,闭环控制方式需要获取电机的转动信息,具体的,第三电路板6设置有测速电路,用于检测转子的转速,将电源驱动电路、电机控制电路和测速电路合理分割设置在三块电路板,并且将该三块电路板层叠设置在电机壳体,从而减小了电路板和电机占用的空间;第三电路板6设置在第二电路板4和壳体I之间,可以是与电机转轴同轴设置的圆形,便于将电路板层叠设置在壳体1,提高了电机和电路板安装的便利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无刷电机不使用碳刷,避免旋转时产生的碳粉影响电路板正常工作,使用交流电时,可通过电极换向电路来驱动电机。实施例二。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包括壳体1,还包括第一电路板2和卡接件3,第一电路板2与卡接件3卡接,第一电路板2通过卡接件3与壳体I连接,所述卡接件3与壳体I 一体成型。具体的,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卡接件3是壳体I的连接部件,与壳体I 一体成型,可以是铸造成型或注塑成型,便于本技术的组装,提高了本技术的组装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电路板的电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路板(2)和卡接件(3),第一电路板(2)与卡接件(3)卡接,第一电路板(2)通过卡接件(3)与壳体(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佩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丽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