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4258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支架、软管接头、硬管接头和弹簧卡片;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垂直相接,第二固定部与车身相连接;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两侧设置有与软管接头相卡接的凹槽;软管接头穿过通孔后与硬管接头相连接;弹簧卡片设置在第一固定部与硬管接头之间,且弹簧卡片插接在软管接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软管固定结构,通过对原有固定支架上的限位结构进行优化,不仅使得软管接头与硬管接头的连接强度有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增加了软管接头与硬管接头之间的连接紧密性;而且还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装配与拆卸,有效提高了零部件的装配和维修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辅助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底盘上管路系统布置应用越来越多,特别针对液压操纵的离合和制动管路,在存在振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位置必须布置软管以应对振动或者相对运动。这样就必不可少地存在软管与钢管连接部位的装配固定及卡接结构的设计,以实现装配固定的可靠和拆卸方便性。现有的汽车软管固定结构如图1所示,软管101与硬管102连接固定处采用一个固定支架103,固定支架103在一侧开孔处向两边各开一个小限位块,与软管接头104的六角螺母配合用来夹住软管接头104,在固定支架103另外一侧用弹簧卡片105卡紧软管接头104,然后把硬管接头106与软管接头104连接并拧紧。这种软管固定结构由于限位块夹紧的强度有限,在连接硬管接头106拧紧时,会导致限位块向两边外张,导致接头跟随转动无法进行拧紧操作,从而影响到软管101与硬管102之间的连接紧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通过对原有固定支架上的限位结构进行优化,从而解决了因限位块夹紧的强度有限,在连接硬管接头拧紧时,会导致限位块向两边外张,导致接头跟随转动无法进行拧紧操作,从而影响到软管与硬管之间连接紧密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支架、软管接头、硬管接头和弹簧卡片;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相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车身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软管接头相卡接的凹槽;所述软管接头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硬管接头相连接;所述弹簧卡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硬管接头之间,且所述弹簧卡片插接在所述软管接头上。优选地,所述软管接头包括软管固定部和设置在所述软管固定部上的六角螺母,所述软管固定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六角螺母与所述凹槽相配合卡接。优选地,所述软管固定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卡片相配合的环形槽,所述弹簧卡片插接到所述环形槽内。优选地,所述弹簧卡片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波浪形结构的一面凸起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抵靠,另一面凸起与所述软管固定部相抵靠。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三角形凹槽或梯形凹槽。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凸起高度小于所述六角螺母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支架通过穿过所述固定孔的螺栓与所述车身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相连接端的相对端面上设置有向上的翻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汽车软管固定结构,通过对原有固定支架上的限位结构进行优化,将原固定支架上采用限位块对软管接头进行限位的结构,改为在固定支架上设置凹槽对管软接头进行限位,由于软管接头上所套接的六角螺母尺寸大于固定支架上的通孔尺寸,在软管接头穿过通孔后,利用弹簧卡片、凹槽和六角螺母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软管接头在拧紧的过程中不会因为限位失效而产生空转。这种软管固定结构不仅使得软管接头与硬管接头的连接强度有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增加了软管接头与硬管接头之间的连接紧密性;而且还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装配与拆卸,有效提高了零部件的装配和维修的便利性。【附图说明】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软管固定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软管固定结构图一;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软管固定结构图二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结构图一;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结构图二。上图中标记:现有技术101、软管102、硬管 103、固定支架104、软管接头105、弹簧卡片 106、硬管接头本技术1、固定支架2、软管接头3、硬管接头4、弹簧卡片11、第一固定部 12、第二固定部13、通孔14、凹槽21、软管固定部22、六角螺母121、固定孔122、翻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支架1、软管接头2、硬管接头3和弹簧卡片4 ;固定支架I包括第一固定部11和第二固定部12,第一固定部11与第二固定部12垂直相接,第二固定部12与车身相连接;第一固定部11上设置有通孔13,通孔13的两侧设置有与软管接头相卡接的凹槽14 ;软管接头2穿过通孔13后与硬管接头3相连接;弹簧卡片4设置在第一固定部11与硬管接头3之间,且弹簧卡片4插接在软管接头2上。本技术的汽车软管固定结构,通过对原有固定支架I上的限位结构进行优化,将原固定支架I上采用限位块对软管接头2进行限位的结构,改为在固定支架I上设置凹槽14对管软接头2进行限位,由于软管接头2上所套接的六角螺母22尺寸大于固定支架I上的通孔13尺寸,在软管接头2穿过通孔13后,利用弹簧卡片4、凹槽14和六角螺母22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软管接头2在拧紧的过程中不会因为限位失效而产生空转。这种软管固定结构不仅使得软管接头2与硬管接头3的连接强度有大幅度的提升,有效增加了软管接头2与硬管接头3之间的连接紧密性;而且还能够很容易地实现装配与拆卸,有效提高了零部件的装配和维修的便利性。如图2和图3所示,软管接头2包括软管固定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软管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软管接头、硬管接头和弹簧卡片;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垂直相接,所述第二固定部与车身相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软管接头相卡接的凹槽;所述软管接头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硬管接头相连接;所述弹簧卡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硬管接头之间,且所述弹簧卡片插接在所述软管接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允辉邹文迅陆静静岳丽姣喻少高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