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土壤肥力分布的小麦秸秆生物炭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1802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2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土壤肥力分布的小麦秸秆生物炭肥及其制备方法,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番茄籽粕30-40、硝酸铵磷7-9、可可粉13-15、锯木屑25-35、糖蜜19-21、硼酸钠4-5、钼酸铵3-4、新鲜浒苔95-105、复合微生物菌剂6-7、小麦秸秆230-250、新鲜尿液26-29、水适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物炭肥养分均衡,浒苔、糖蜜等的添加提高了肥料的易吸收性,同时在秸秆炭粉、可可粉等丰富的功能基团的作用下可使土壤表层溶液中NH4+-N浓度显著降低,土壤溶液电导率显著降低,对土壤铵态氮具有很好的持留作用,实现了氮素缓释的效果,同时避免了施肥可能造成的部分区域养分离子高度集中,有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和土壤肥力的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肥料
,特别涉及一种平衡土壤肥力分布的小麦秸杆生物 炭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经限氧热裂解炭化得到的富含稳定性碳的有机物质,生物炭不 仅可以有效提升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在逐步改善土壤保肥、保水性能的同时,对于降低土 壤养分损失等方面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 随着我国农产品出口比例的不断提升,农业对于肥料、土壤肥力的要求将不断升 级,因此从土壤肥料种类的变革及肥力提升的角度来使用生物炭肥料,将对我国农业结构 的调整以及农产品出口综合实力的提升产生极大的推进作用。 但由于生物炭质轻,呈粉末状,占空间较大,运输和贮存成本较高,而且在农田施 用过程中也存在施用不便、粉尘污染等困难,限制了生物质炭的农业推广和利用。为此,本 专利技术人通过将生物质炭与多种原料配合制成生物质炭基复混肥,通过生物炭来延长肥料养 分的释放期,降低养分损失,无机有机复合物则消除了生物炭养分不足的缺陷,从而做到了 对生物炭的充分利用,对农业高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平衡土壤肥力分布的小麦秸杆生物炭肥 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番茄籽柏30-40、硝酸铵磷7-9、可可粉 13-15、锯木肩25-35、糖蜜19-21、硼酸钠4-5、钼酸铵3-4、新鲜浒苔95-105、复合微生物菌 剂6-7、小麦秸杆230-250、新鲜尿液26-29、水适量;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米根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所占比例为 1 :2 :2〇 所述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浒苔洗净后捣碎并与番茄籽柏、锯木肩、糖蜜混合,投入发酵池中加水调节 含水量为55-60%,再向发酵物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之后将发酵物搅拌均匀开始发 酵,每隔3-5天翻堆一次,并同时测定发酵堆温度,控制发酵堆最高温度不超过70°C,发酵 32-36天,待完全腐熟后对发酵堆压榨过滤得发酵液和酵渣,备用; (2)将小麦秸杆粉碎后投入炭化窑中,加热升温至550-650°C,保温炭化100-150 分钟,再将温度升高至840-880°C,保温1-2小时,进行第二次炭化,之后停止加热,并将所 得小麦秸杆炭粉冷却至室温备用;(3)向步骤1所得发酵液中加入可可粉、硼酸钠,加热至60-65°C下保温40-60分 钟,再冷却至室温后加入钼酸铵、硝酸铵磷并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备用; (4)将新鲜尿液和步骤3所得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柠檬酸溶液调节PH为 4. 0-4. 2,将混合液加热浓缩9-10倍后分为重量相等的三份,并依次与步骤2所得小麦秸杆 炭粉混合吸附,反复吸附完成后对炭粉-尿液混合物烘干干燥,备用; (5)将步骤1所得酵渣和步骤4所得物料以及剩余物料混合后投入造粒机中制粒, 将所得颗粒称量后包装保存,即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生物炭肥。 步骤二中对小麦秸杆的二次炭化可以提高生物炭纯度,并进一步增加生物炭的微 孔数,提高其吸附能力。 步骤四中使用小麦秸杆炭粉反复吸附的方法可以提高生物炭对混合营养液中营 养元素的固定能力,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有效促进含氮结晶的形成,并防止之后干燥工 艺带来的营养元素的流失。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添加的浒苔除了含有碳氮有机成分外,还含有浒苔多糖、甘露醇、藻朊酸等小分子 有机物和生长素、赤霉素等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还有钙、镁、碘、锌等四十多种微量元素, 保证了对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供给。 本专利技术的生物炭肥养分均衡,浒苔、糖蜜等的添加提高了肥料的易吸收性,同时在 秸杆炭粉、可可粉等丰富的功能基团的作用下可使土壤表层溶液中NH4+_N浓度显著降低, 土壤溶液电导率显著降低,对土壤铵态氮具有很好的持留作用,实现了氮素缓释的效果,同 时避免了施肥可能造成的部分区域养分离子高度集中,有利于土壤结构的保持和土壤肥力 的改善。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称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番茄籽柏35、硝酸铵磷8、可可粉14、锯木肩 30、糖蜜20、硼酸钠4、钼酸铵3、新鲜浒苔100、复合微生物菌剂6、小麦秸杆240、新鲜尿液 28、水适量;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米根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所占比例为 1:2 :2〇 所述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浒苔洗净后捣碎并与番茄籽柏、锯木肩、糖蜜混合,投入发酵池中加水调节 含水量为55-60%,再向发酵物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之后将发酵物搅拌均匀开始发酵, 每隔4天翻堆一次,并同时测定发酵堆温度,控制发酵堆最高温度不超过70°C,发酵35天, 待完全腐熟后对发酵堆压榨过滤得发酵液和酵渣,备用;(2)将小麦秸杆粉碎后投入炭化窑中,加热升温至600°C,保温炭化120分钟,再将 温度升高至860°C,保温1小时,进行第二次炭化,之后停止加热,并将所得小麦秸杆炭粉冷 却至室温备用; (3)向步骤1所得发酵液中加入可可粉、硼酸钠,加热至60°C下保温50分钟,再冷 却至室温后加入钼酸铵、硝酸铵磷并搅拌均匀,得营养液备用;(4)将新鲜尿液和步骤3所得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柠檬酸溶液调节PH为 4. 0,将混合液加热浓缩10倍后分为重量相等的三份,并依次与步骤2所得小麦秸杆炭粉混 合吸附,反复吸附完成后对炭粉-尿液混合物烘干干燥,备用; (5)将步骤1所得酵渣和步骤4所得物料以及剩余物料混合后投入造粒机中制粒, 将所得颗粒称量后包装保存,即得到本专利技术的生物炭肥。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价值,本专利技术人选取了 20亩水稻试验田来对本发 明的生物炭肥进行效果验证,其中10亩实验组使用本专利技术炭肥作为基肥、另10亩对照组使 用普通肥料作为基肥,且亩施肥料均为1600kg,水稻生长期间所有管理模式均相同,成熟后 测得实验数据如下: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生物炭肥后水稻田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提高, 同时减少了氮素流失到稻田水的营养损失,水稻生长期间病虫害也显著减少,对水稻的品 质有很大的提升,实验组各亩水稻长势均匀,而对照组则有较明显的高矮差异,最终实验组 得到较高的水稻产量,相较于对照组产率有着较大的提高。【主权项】1. 一种平衡土壤肥力分布的小麦秸杆生物炭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 量份的原料制成:番茄籽柏30-40、硝酸铵磷7-9、可可粉13-15、锯木肩25-35、糖蜜19-21、 硼酸钠4-5、钼酸铵3-4、新鲜浒苔95-105、复合微生物菌剂6-7、小麦秸杆230-250、新鲜尿 液26-29、水适量;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米根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所占比例为1 :2 : 2〇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平衡土壤肥力分布的小麦秸杆生物炭肥及其制备方法,其 特征在于,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浒苔洗净后捣碎并与番茄籽柏、锯木肩、糖蜜混合,投入发酵池中加水调节含水 量为55-60%,再向发酵物中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之后将发酵物搅拌均匀开始发酵,每隔 3-5天翻堆一次,并同时测定发酵堆温度,控制发酵堆最高温度不超过70°C,发酵32-36天, 待完全腐熟后对发酵堆压榨过滤得发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衡土壤肥力分布的小麦秸秆生物炭肥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番茄籽粕30‑40、硝酸铵磷7‑9、可可粉13‑15、锯木屑25‑35、糖蜜19‑21、硼酸钠4‑5、钼酸铵3‑4、新鲜浒苔95‑105、复合微生物菌剂6‑7、小麦秸秆230‑250、新鲜尿液26‑29、水适量;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米根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蜡状芽孢杆菌,所占比例为1: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菊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旭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