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透镜及立体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41670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30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立体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朝向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液晶层之间设有第二配向层,液晶透镜还包括控制模块,各个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分别与控制模块连接,当液晶透镜切换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对液晶透镜进行放电处理,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恢复至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液晶分子按照预设的预倾角倾斜排布。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预设的预倾角倾斜排布,在驱动电压或者偏转电压的作用下,液晶分子迅速偏转,解决在显示模式切换过程中出现的切换延迟现象,提升液晶透镜的观看体验。本实施例提供立体显示装置,提升液晶透镜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立体显示
,尤其涉及液晶透镜及包含该液晶透镜的立体 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人类是通过右眼和左眼所看到的物体的细微差异来感知物体的深度,从而识别出 立体图像的,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立体显示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制造人的左右眼 的视差,给左、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之 后,产生观察真实三维物体的感觉。 随着人们对液晶材料认识的不断深入,采用液晶材料制成的分光器件,比如,液晶 透镜,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应用于立体显示领域。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结 构示意图。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设备I ^和设于显示设备I ^出光侧的液晶透镜2 ', 显示设备P发出的光线经液晶透镜2'分别进入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中,实现立体显示。 液晶透镜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1'和第二基板22',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 22 '之间设有包含有液晶分子23 '的液晶层,第一基板21 '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 电极24',第二基板22 '上设有第二电极25',第一电极24 '与液晶层之间设有第一配 向层28 ',第二电极25 '与液晶层之间设有第二配向层29 '。当立体显示装置用于3D 显示时,对多个第一电极25 '施加驱动电压,第二电极施加公共电压,驱动电压与公共电 压之间的电势差,在第一基板21 '与第二基板22 '之间形成电场,电场驱动液晶层中的液 晶分子23 '排列而形成呈阵列设置的液晶透镜单元。因此,通过控制各第一电极25 '上 的驱动电压,液晶透镜V的折射率分布会相应的改变,从而对显示设备I'的出光进行控 制,实现立体显示和2D/3D自由切换。第一基板21 '与第二基板22 '之间还设置有用于 支撑液晶层厚度的间隙子27',间隙子27 ' -般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当立体显示装置处于 2D显示模式时,显示设备P发出的光线经过间隙子27 ^和间隙子27 ^附近的液晶分子 23 '时,此时,间隙子27 '的折射率与液晶分子23 '的折射率差较大,光线在间隙子27 ' 发生折射,当人眼观看液晶透镜2 '时,在间隙子27 '处出现亮点或彩点现象,影响观看者 的观看效果和观看舒适度。 现有技术中为消除在2D显示时,在间隙子27 ^处出现的亮点现象,在2D显示时, 驱动电路将各第一电极的驱动电压都切换成偏转电压,其中,偏转电压与第二电极的公共 电压之间的压差产生电场使得全部液晶分子23 '发生相同角度的偏转,且偏转后的液晶 分子23 '与间隙子27 '之间的折射率差在预设范围内,解决了因液晶分子23 '与间隙子 27'之间的折射率差较大,光线在间隙子27'发生折射,导致间隙子27'处出现亮点或彩 点现象。 当立体显示装置在用于立体显示时,液晶分子23 ^按照抛物面的电势线进行转 动排布,当切换到2D状态下,电势线发生了一个较大的跳跃,在切换的过程中会有部分液 晶分子23 '出现混乱排布的现象,经过较长的时间才消除液晶混排的现象,在消除的过程 中会出现类似断线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显示效果。当立体显示装置由2D状态向3D状态的 转换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的液晶混排现象。为了消除液晶混排现象进而消除断线现象,中 国专利公开号CN 104503182A公开,驱动控制器根据显示模式切换指令对分光器件进行放 电处理,控制驱动发生电路产生显示模式切换所需要的电压。技术人在实现上述方案 的过程中发现,增加的放电过程仍然无法使液晶分子23 '快速的回到初始状态并且在2D 电压的驱动下更快的到达竖直状态,存在切换延迟的问题,影响观看者的正常观看,用户观 看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透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立体显示 装置在显示模式切换过程中存在切换延迟,导致影响观看体验的问题。 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 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和间隙子,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 层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各个所述第一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液晶层之 间设有第一配向层,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 所述液晶层之间设有第二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配向层的摩 擦方向,所述液晶透镜还包括控制模块,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控制模 块连接,当所述液晶透镜切换显示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液晶透镜进行放电处理,所 述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恢复至初始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液晶分子按照预设的预倾 角倾斜排布。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预倾角预设的预倾角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6°。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的预倾角小于等于4°。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向层的摩擦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相交,形成第 一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角为Θ,且70°彡Θ彡90°。 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电极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 向与所述第一电极的排布方向相交,形成第二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角α,且60。彡α彡80。。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式包括3D模式和2D显示模式,当所述液晶透镜处于所述3D 显示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对各个所述第一电极施加驱动电压,所述驱动电压驱动所述液 晶分子偏转,以在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形成阵列排布且结构相同的液晶透镜 单元,各个所述液晶透镜单元对应有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相邻两个所述液晶透镜单元共用 一个所述第一电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为条形电极且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 向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延伸方向。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中心线与其相 对应的并位于所述液晶透镜单元边缘处的所述第一电极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部的宽度为I1,与所述开口部相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 为 I^1,且 I1S 2b 1<3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透镜单元对应的各个所述第一电极的宽度相等,相邻两个所 述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为I2,且12彡I. 5b 1<3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为面电极。 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透镜,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按照预设的预倾角倾斜排布,当 液晶透镜由2D显示模式切换至3D显示模式时,控制模块对液晶透镜进行放电处理,液晶分 子恢复至初始状态,即此时液晶分子按照预设的预倾角倾斜排布,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液 晶分子迅速偏转,以形成液晶透镜单元。当液晶透镜由3D显示模式切换至2D显示模式,控 制模块对液晶透镜进行放电处理,液晶分子恢复至初始状态,即此时液晶分子按照预设的 预倾角倾斜,在第二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液晶分子迅速偏转,以使液晶分子与间隙子之间的 折射率差在预设范围内,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和第二配向层的摩擦方向 使得液晶分子在初始状态按照预设的预倾角倾斜排布,驱动电压或者偏转电压的作用下, 液晶分子迅速偏转,解决在显示模式切换过程中出现的切换延迟现象,提升液晶透镜的观 看体验。 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还包括上 述的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晶透镜,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和间隙子,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多个第一电极,各个所述第一电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液晶层之间设有第一配向层,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液晶层之间设有第二配向层,所述第一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配向层的摩擦方向,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透镜还包括控制模块,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液晶透镜切换显示模式时,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液晶透镜进行放电处理,所述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恢复至初始状态,在所述初始状态,所述液晶分子按照预设的预倾角倾斜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磊宋亚军宫晓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