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0638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9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具有长入光侧面(111)及短入光侧面(112)的导光板(11);其中,所述短入光侧面(112)与所述长入光侧面(111)相邻并连接;在所述长入光侧面(111)的相对位置处及所述短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的光源组件(12)。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在实现了薄型化的同时提高了耦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显示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显示器向大尺寸、4K超高清甚至8K超高清的发展,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像素尺寸减小,像素开口率减小,穿透率随之降低。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降低,所以需要背光模块提供的背光光源的亮度也随之增加。在背光模块中,由于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散热方面的限制,以及液晶显示面板的穿透率的降低,若采用单长边的侧入光方式,则背光模块提供的背光光源的亮度难以达到要求,所以目前通常是采用双短边或双长边的侧入光方式。在采用双短边或双长边的侧入光方式的背光模块中,由于导光板会受热和吸湿膨胀,为了避免导光板翘曲产生亮暗不均以及避免导光板膨胀撞坏发光二极管,通常会增大发光二极管与导光板之间的耦光距离来降低出现翘曲的风险和撞灯的风险。然而,由于耦光距离的增加,会导致耦光效率大大降低。此外,近年来,液晶显示器薄形化的趋势日趋明显,传统的双短边或双长边的侧入光方式的设计很难大幅度地减薄机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具有长入光侧面及短入光侧面的导光板;其中,所述短入光侧面与所述长入光侧面相邻并连接;在所述长入光侧面的相对位置处及所述短入光侧面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的光源组件。进一步地,在所述短入光侧面的相对位置处设置的光源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短入光侧面与所述长入光侧面的连接处。进一步地,在所述短入光侧面的相对位置处设置的光源组件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短入光侧面的长度的百分之六十。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供电板及间隔设置在所述供电板上的点光源。进一步地,所述光源组件还包括:间隔保持件,设置在所述供电板上且位于两个点光源之间,所述间隔保持件抵接其相对的入光侧面。进一步地,所述供电板为印刷电路板。进一步地,所述点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述的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块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显示光源。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在实现了薄型化的同时提高了耦光效率。【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切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器件,夸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相同的标号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可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切图。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包括:导光板11、光源组件12。应当说明的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还可包括背板、胶框、光学膜片、反射片等其他合适的元器件,但这些元器件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因此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参考现有技术中的背光模块的具体结构来获知这些元器件。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1整体呈长方体状,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此。导光板11包括:第一入光侧面111、第二入光侧面112和第三入光侧面113 ;其中,第二入光侧面112连接于第一入光侧面111的一端,第三入光侧面113连接于第一入光侧面111的另一端,并且第二入光侧面112与第三入光侧面113相对。这里,第一入光侧面111为导光板11的长入光侧面,而第二入光侧面112和第三入光侧面113均为短入光侧面,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此。在第一入光侧面111的相对位置处及第二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光源组件12,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此,例如,也可在第一入光侧面111的相对位置处及第三入光侧面113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光源组件12。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2包括:供电板121及间隔设置在供电板121上的点光源122。这里,供电板121可为PCB印刷电路板,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此;点光源122可为发光二极管LED,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制于此。此外,在第二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的光源组件12的一端(即供电板121的一端)位于第二入光侧面112与第一入光侧面111的连接处。进一步地,在第二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的光源组件12的长度(即供电板121的长度)不超过第二入光侧面112的长度的百分之六十,以避免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薄型化。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光源组件12与其相对的入光侧面之间的间隔距离,光源组件12还包括:间隔保持件123 ;其中,间隔保持件123设置在供电板121上且位于两个点光源122之间,并且间隔保持件123抵接接触其相对的入光侧面。例如,在第一入光侧面111的相对位置处的光源组件12的间隔保持件123抵接接触第一入光侧面111 ;在第二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的光源组件12的间隔保持件123抵接接触第二入光侧面 112。此外,为了使背光模块10出射的背光光源均匀,在本实施例中,可在导光板11的底面114上设置若干网点(未示出),其中,靠近光源组件12的位置处网点密度较小,而远离光源组件12的位置处网点密度较大。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液晶面板20及图1和图2所示的背光模组10,其中,背光模组10提供均匀的背光光源给液晶面板20,以使该液晶面板20显示影像。综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及背光模块,在实现了薄型化的同时提高了耦光效率。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专利技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主权项】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长入光侧面(111)及短入光侧面(112)的导光板(11);其中,所述短入光侧面(112)与所述长入光侧面(111)相邻并连接; 在所述长入光侧面(111)的相对位置处及所述短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的光源组件(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设置的光源组件(12)的一端位于所述短入光侧面(112)与所述长入光侧面(111)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短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设置的光源组件(12)的长度不超过所述短入光侧面(112)的长度的百分之六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12)包括:供电板(121)及间隔设置在所述供电板(121)上的点光源(1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长入光侧面(111)及短入光侧面(112)的导光板(11);其中,所述短入光侧面(112)与所述长入光侧面(111)相邻并连接;在所述长入光侧面(111)的相对位置处及所述短入光侧面(112)的相对位置处分别设置的光源组件(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