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88705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5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包括壳体、电容器上盖,所述电容器上盖上设置有贯穿盖体的铆钉,所述电容器上盖包括板体和注塑在板体上的绝缘层,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板体孔,所述绝缘层向板体孔内延伸形成约束铆钉的板体孔衬套,所述板体孔衬套下端形成板体孔衬套翻边。该技术方案通过与绝缘层一体的板体孔衬套将铆钉与板体孔隔离开来,形成一个有缓冲过渡作用的垫层,避免电容器长期使用后铆钉与电容器上盖发生形变错位;同时板体孔衬套下方的板体孔衬套翻边与板体下方紧密贴合,从而提高板体和绝缘层结合的牢固性,有益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属于电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电容器在电力电子、通讯设施及轨道运输等领域应用广泛,在大多数电容器中,常通过铆钉将电极端部的铝箔片、密封圈和电容器上盖连接起来。而电容器在使用时,电容器内常会发生热量而不能及时排出,电容器壳体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变形,进而导致电容器内组件发生不同程度的错位,造成连接各组件的铆钉发生扭转或形变,这将导致铆钉与电容器上盖的连接松动,导致电容器密封效果降低,防水性能大幅减弱,同时,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发生故障时,也会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防爆性能好的电容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包括壳体、电容器上盖,所述电容器上盖上设置有贯穿盖体的铆钉,所述电容器上盖包括板体和注塑在板体上的绝缘层,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板体孔,所述绝缘层向板体孔内延伸形成约束铆钉的板体孔衬套,所述板体孔衬套下端形成板体孔衬套翻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板体上还设置有防爆孔,所述绝缘层靠近防爆孔的位置设置有中空的防爆孔衬套,所述防爆孔衬套下端形成防爆孔衬套翻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层边缘向下延伸形成“L”型包边,所述包边对板体靠近壳体的边缘完全包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体与电容器上盖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绝缘层的包边相互适应,所述凹槽靠近电容器上盖上方的一侧设置有壳体翻边。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铆钉在电容器上盖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接线端子和环形铝箔片,所述环形接线端子向一侧延伸形成斜向接线柱,所述环形铝箔片向一侧延伸形成电极接线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极接线端背离同一铆钉上连接的斜向接线柱。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斜向接线柱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挡板,所述两侧的挡板与斜向接线柱共同围合成接线区域。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斜向接线柱上螺纹连接有接线螺钉。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绝缘层一体的板体孔衬套将铆钉与板体孔隔离开来,形成一个有缓冲过渡作用的垫层,避免电容器长期使用后铆钉与电容器上盖发生形变错位;同时板体孔衬套下方的板体孔衬套翻边与板体下方紧密贴合,从而提高板体和绝缘层结合的牢固性,有益效果显著。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电容器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包括壳体10、电容器上盖20,所述电容器上盖20上设置有贯穿盖体的铆钉40,所述电容器上盖20包括板体21和注塑在板体21上的绝缘层22,所述板体21上设置有板体孔211,所述绝缘层22向板体孔211内延伸形成约束铆钉40的板体孔衬套223,所述板体孔衬套223下端形成板体孔衬套翻边224。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与绝缘层22一体的板体孔衬套223将铆钉40与板体孔211隔离开来,形成一个有缓冲过渡作用的垫层,避免电容器长期使用后铆钉40与电容器上盖20发生形变错位;同时板体孔衬套223下方的板体孔衬套翻边224与板体21下方紧密贴合,从而提高板体21和绝缘层22结合的牢固性。进一步地,板体21上还设置有防爆孔212,所述绝缘层22靠近防爆孔212的位置设置有中空的防爆孔衬套225,所述防爆孔衬套225下端形成防爆孔衬套翻边226,之所以采用中空结构的防爆孔衬套225,是为了适应防爆孔212的结构,若防爆孔衬套225采用实体结构则不利于在电容器内部压力骤然升高时,将电容器内部气流从防爆孔212导出,而防爆孔衬套翻边226的作用是提高绝缘层22在防爆孔212的结合强度。更进一步地,绝缘层22边缘向下延伸形成“L”型包边222,所述包边222对板体21靠近壳体10的边缘完全包覆,包边222的作用是在板体21与壳体10之间形成隔挡层,避免电容器使用过程中板体21发生形变导致板体21与壳体10连接处出现缝隙,导致电容器内电解液发生泄漏,引发电力系统故障。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壳体10与电容器上盖20接触的位置设置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与绝缘层22的包边222相互适应,所述凹槽11靠近电容器上盖20上方的一侧设置有壳体翻边12。上述结构通过凹槽11与包边222相互适应,实现了壳体10与电容器上盖20的紧密贴合,同时壳体翻边12结构的设计,增强了壳体10对电容器上盖20的夹持牢固性。在上述实施例中,铆钉40在电容器上盖20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环形接线端子30和环形铝箔片60,所述环形接线端子30向一侧延伸形成斜向接线柱31,所述环形铝箔片60向一侧延伸形成电极接线端61,该技术方案中,之所以将环形接线端子30和环形铝箔片60采用环形设计,是为了在与铆钉40固定的同时,实现对绝缘层22的压紧,确保连接的牢固性。进一步地,电极接线端61背离同一铆钉40上连接的斜向接线柱31,这样设计的原因是环形铝箔片60起着连接铆钉40与电极的作用,而斜向接线柱31的作用是将导线引出,因此可以将环形铝箔片60与电极的连接区域设置到远离与同一铆钉50连接的斜向接线柱31的一侧,从而实现电容器使用过程中电容器上盖20上方的导线引出区域与盖板20下方的电极连接区域相互之间影响最小。进一步地,斜向接线柱31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形成挡板32,所述两侧的挡板32与斜向接线柱31共同围合成导线引出区域,斜向接线柱31上螺纹连接有接线螺钉50,使用时,导线的一端通过接线螺钉50固定到斜向接线柱31上,另一端引出并与其他电力元器件连接,而该结构中挡板32的设计对导线引出区域进行隔离,避免不同斜向接线柱31之间相互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包括壳体(10)、电容器上盖(20),所述电容器上盖(20)上设置有贯穿盖体的铆钉(4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上盖(20)包括板体(21)和注塑在板体(21)上的绝缘层(22),所述板体(21)上设置有板体孔(211),所述绝缘层(22)向板体孔(211)内延伸形成约束铆钉(40)的板体孔衬套(223),所述板体孔衬套(223)下端形成板体孔衬套翻边(2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包括壳体(10)、电容器上盖(20),所述电容器上盖(20)上设置有贯穿盖体的铆钉(4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上盖(20)包括板体(21)和注塑在板体(21)上的绝缘层(22),所述板体(21)上设置有板体孔(211),所述绝缘层(22)向板体孔(211)内延伸形成约束铆钉(40)的板体孔衬套(223),所述板体孔衬套(223)下端形成板体孔衬套翻边(22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21)上还设置有防爆孔(212),所述绝缘层(22)靠近防爆孔(212)的位置设置有中空的防爆孔衬套(225),所述防爆孔衬套(225)下端形成防爆孔衬套翻边(22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2)边缘向下延伸形成“L”型包边(222),所述包边(222)对板体(21)靠近壳体(10)的边缘完全包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水防爆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与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富吉电容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