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948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稳压器、继电器、电容、整流器、冷却液循环泵和变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计算机内部的发热处,如CPU、显卡或北桥,当感应到温度超高时,接通第一三极管发射电源使继电器闭合,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冷却液循环泵的电源,从而开始散热,能够根据发热情况来启动和暂停,因此,能够有效的节省电源,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但现有技术中,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发热量高,大多采用风扇散热,但噪音大,散热效果不好,因此,出现了水冷散热器,但水冷散热的功率较高,比较浪费电能,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稳压器、继电器、电容、整流器、冷却液循环栗和变压器,交流电源的两端与所述变压器输入端的两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两端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为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计算机内部的发热处,如CPU、显卡或北桥,当感应到温度超高时,接通第一三极管发射电源使继电器闭合,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冷却液循环栗的电源,从而开始散热,能够根据发热情况来启动和暂停,因此,能够有效的节省电源,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温度传感器S、第一电阻Rl至第五电阻R5、第一三极管VTl至第三三极管VT3、第一二极管VDl至第三二极管VD3、稳压器1C、继电器J、电容C、整流器DR、冷却液循环栗M和变压器,交流电源AC的两端与变压器T输入端的两端连接,变压器T的输出端两端与整流器DR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整流器DR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电容C的第一端、第三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稳压器IC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整流器DR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电容C的第二端、继电器J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VD3的负极和稳压器IC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J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三极管VT3的集电极和第三二极管VD3的正极连接,稳压器IC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二极管VDl的正极、第一三极管VTl的集电极和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连接,第三三极管VT3的基极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VTl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第一二极管VDl的负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基极同时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温度传感器S的第一端连接,温度传感器S的第二端与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连接。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S设置于计算机内部的发热处,如CPU、显卡或北桥,当感应到温度超高时,接通第一三极管VTl发射电源使继电器J闭合,其常开触点Jl闭合,接通冷却液循环栗M的电源,从而开始散热。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稳压器、继电器、电容、整流器、冷却液循环栗和变压器,交流电源的两端与所述变压器输入端的两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两端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稳压器、继电器、电容、整流器、冷却液循环泵和变压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计算机内部的发热处,如CPU、显卡或北桥,当感应到温度超高时,接通第一三极管发射电源使继电器闭合,其常开触点闭合,接通冷却液循环泵的电源,从而开始散热,能够根据发热情况来启动和暂停,因此,能够有效的节省电源,提高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使用方便,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IPC分类】G06F1/20【公开号】CN204790796【申请号】CN201520255657【专利技术人】韦银 【申请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4月2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算机自动散热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第一电阻至第五电阻、第一三极管至第三三极管、第一二极管至第三二极管、稳压器、继电器、电容、整流器、冷却液循环泵和变压器,交流电源的两端与所述变压器输入端的两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两端与所述整流器的两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负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稳压器的负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器的正极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稳压器的输出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基极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银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