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29597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6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舱,包括用于相应电池放置的舱体,舱体上设置有或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和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在使用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用于在使用时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电池组之间并联时需焊接施工而导致电池组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舱
技术介绍
传统的设备电池有手机电池、对讲机电池组等,这类电池组的一端设置有正极和负极,设置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池组的一端称为供电端,通过该供电端,电池组可以给用电设备供电,当单个电池组的电压或者容量不足驱动设备时,需要考滤多个电池组的并联从而形成电源,现有的电源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组3,各电池组的正极1通过正极导线4连接在一起,各电池组的负极2通过负极导线5连接在一起,其中导线是通过焊接固定于对应电极上的。现有的这种并联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需要焊接施工,因此无法在野外现场连接电池组,只能在工厂就事先完成电池组之间的连接,这样就导致电源的携带很不方便,在野外也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实时调整,同时在电源使用之后,由于采用了焊接结构,电池组之间不易拆解、重组;此外,每个电池组中的各节电池都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电极上连接的正、负电极引线处于裸露状态,易受损伤或误碰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池组之间并联时需焊接施工而导致电池组之间连接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电池舱,包括用于相应电池放置的舱体,舱体上设置有或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和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在使用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用于在使用时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一、第二并联插接部均设置于所述舱体上。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正极引线连接端,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负极引线连接端。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分别处于所述舱体的左右两端,各插接接触件的插接方向均沿左右方向延伸。第一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左端的朝左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内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为设置于对应安装孔中的插孔,第二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右端的第一定位槽,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为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槽的槽底的插针。舱体的左端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上方设置有朝左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与第一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凸起防错插结构,舱体的右端于所述第一定位槽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定位槽防错插结构。各定位凸起的左端面均处于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同一平面上,舱体的右端面为一个延伸方向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舱体内设置有一端与所述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相连从而实现第一、第二郑家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正极连线;舱体内还设置有一端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相连的负极连线。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每个电池舱中均设置有电池,然后使电池的正极与第一、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电池的负极与第一、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每个电池舱构成一个模块,在需要组装电源时,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分别与其它电池舱上的适配接触件对插电连即可实现电池组之间的并联,电池组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不需在电池组之间进行焊接,在现场可根据需要选择需要连接的电池舱的个数,使得电源更加多元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中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图;图5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6是图2的B-B向剖视图;图7是两个电池舱连接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两个电池舱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电池舱的实施例如图2~8所示:包括用于相应电池9放置的舱体8,本实施例中一个电池舱内可以放入四节电池9,在使用时各电池的正极通过正极导线7并连在一起,各电池的负极通过负极导线10并连在一起。舱体包括左侧板5、右侧板和中间筒体,右侧板与中间筒体一体成型,左侧板盖装固定于中间筒体左端。左侧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右侧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左侧板上的朝左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2,第一定位凸起位于左侧板前后方向上的中部,第一定位凸起内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孔,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置有用于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6和用于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的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18,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均为插孔,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左端为插接端,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6与正极导线的一端连接;右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右侧板下端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定位槽14,第一定位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15和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19,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19与负极导线的一端连接,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均为插针,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右端为插接端,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的右端、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左端伸入到舱体中而形成正极引线连接端,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右端、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左端伸入到舱体中而形成负极引线连接端,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的正极引线连接端与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正极引线连接端通过正极连线20电连接,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的负极引线连接端与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负极引线连接端通过负极连线电连接,正极连线、负极连线均处于舱体内。由于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位于舱体的下端且处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因此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处于舱体的下端且位于舱体前后方向的中间位置,这样各插接接触件就可以为电池的安装预留出安装空间,且不会对电池产生干涉,有利于减小电池舱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在对应两个电池舱对插连接时,第一定位凸起2和第一定位槽14起着定位对插的作用,同时第一定位凸起还能对插孔进行保护,第一定位槽也能对插针进行保护,防止插孔、插针意外磕碰。舱体的左侧板上于第一定位凸起的上方设置有朝左凸出的第二定位凸起3和第三定位凸起4,各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凸起防错插结构,本实施例中各定位凸起的截面尺寸不一致体现在各定位凸起的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由下至上长度逐渐增加;舱体的右侧板上于第一定位槽的上方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定位槽13和第三定位槽11,各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而构成定位槽防错插结构,本实施例中各定位槽的截面尺寸不一致体现在各定位槽的前后方向长度不同,由上至下长度逐渐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池舱

【技术保护点】
电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相应电池放置的舱体,舱体上设置有或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和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在使用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用于在使用时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相应电池放置的舱体,舱体上设置有或通过导线连接有第一并联插接部和第二并联插接部,第一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分别用于与所述电池的正极、负极电连接的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并联插接部上设置有用于在使用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用于在使用时与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电连接的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并联插接部均设置于所述舱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第二正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正极引线连接端,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第二负极插接接触件的一端伸入所述舱体而构成负极引线连接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第一并联插接部、第二并联插接部分别处于所述舱体的左右两端,各插接接触件的插接方向均沿左右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舱,其特征在于:第一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左端的朝左凸出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内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安装孔,所述第一正极插接接触件和第一负极插接接触件为设置于对应安装孔中的插孔,第二并联插接部包括设置于舱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贯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