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结构及其实施铺设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0259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拱桥结构及其实施铺设工艺,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能够依次连接且并列布置的若干段横梁,并列布置的横梁的上端铺设有若干段呈并列布置的承压管,承压管的上端铺设有道路,所述道路从下往上依次由垫层、基层及面层组成,面层上分隔排布有绿色轨道段、第一绿化带段、步行道段及第二绿化带段,横梁的左右两侧上均固设有用于固定承载横梁的肋梁,肋梁上通过安装支架设置有GRC板,GRC板与横梁的底端相碰触布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横梁上端铺设承压管及在其上铺设的垫层、基层来减轻桥体的自重;在横梁的底部上通过肋梁安装GRC板来代替混凝土浇筑在横梁的底部,从而减轻桥体的自重,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拱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拱桥结构及其实施铺设工艺,属于桥梁结构及施工

技术介绍
目前,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公路、铁路开始由地面向空中发展,形成现在日益繁多的路面桥梁工程,但是现今的路面桥梁结构存在大量问题:桥梁设计荷载为“中-活载”,如果活载系数偏大,桥梁安全储备会大大降低,长期运营对桥梁安全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火车和大型客运货运车辆荷载长期作用下会加剧桥梁结构的疲劳损伤发展,大大降低桥梁的安全储备;车辆以一定的速度通过桥梁时,会产生竖向动力作用,一般用动力系数(桥梁因车辆通过时竖向作用产生的最大响应值与车辆静止时竖向作用产生的最大响应值之比)表示,影响动力系数的主要因素有桥梁结构的形式及跨长、机车车辆的类型、桥上线路的设备状态等;火车和大型客运货运车辆荷载长期作用下,会加剧桥梁结构的疲劳损伤发展,影响桥梁的疲劳性能,缩短结构疲劳寿命。随着城市化建设和道路交通压力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选择建设在车辆通行流量较大的道路上,修建过街天桥以缓解交通压力,避免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提到交通安全度。另外各种造型的过街天桥也美化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地方或区域性的标志。目前,国内所建设和在建设中的天桥均采钢构架或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体,其施工期较长,制作和安装成本较高,使用寿命非常有限,这成为城市天桥建设的致命弱点,因此很多地方不得不采用成本较高,管理和维护较为困难的地下通道来代替。现有的钢筋混凝土桥为跨径桥梁,钢筋混凝土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价格昂贵的专用模板和专用支撑等临时设施,增大了施工成本。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拱桥结构及其实施铺设工艺,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拱桥结构及其实施铺设工艺。—种拱桥结构,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能够依次连接且并列布置的若干段横梁,并列布置的所述横梁的上端铺设有若干段呈并列布置的承压管,所述承压管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承压管的上端铺设有道路,所述道路从下往上依次由垫层、基层及面层组成,所述基层和垫层之间预埋设有至少两排电路线/信号线管路,所述基层与垫层之间还预埋设有若干列排水管路,所述电路线/信号线管路与排水管路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面层上分隔排布有绿色轨道段、第一绿化带段、步行道段及第二绿化带段,所述步行道段的两侧排布有第一绿化带段和第二绿化带段,所述绿色轨道段排布在第一绿化带段或第二绿化带段的侧边,与步行道段相间隔布置,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上均固设有用于固定承载横梁的肋梁,所述肋梁上通过安装支架设置有GRC板,所述GRC板与横梁的底端相碰触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横梁的上端表面上涂覆有氟树脂涂料,所述氟树脂涂料的厚度在100-200um,所述横梁的下端面与GRC板还相粘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GRC板的厚度范围在100?150mm。进一步的,所述电路线/信号线管道藏设于防水通道内,所述防水通道埋设于基层与垫层之间布置,且与电路线/信号线管道在同一轴线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垫层由细砂砾和粗砂砾组成,细砂砾在粗砂砾的上层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基层为有机土壤或土壤组成,所述的有机土壤与第一绿化带段和第二绿化带段相配合,所述土壤与与绿色轨道段和步行道段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步行道段上埋设有间隔布置的照明灯。进一步的,所述道路的左右两侧上固设有花式栏杆,所述花式栏杆上装设有照明灯。进一步的,所述绿色轨道段为自行车轨道或供跑步用轨道采用橡胶铺设布置,所述绿色轨道段的宽度范围在3700?4000mm。进一步的,所述步行道段为人行道板铺设布置,其宽度范围在4900?5000mm。进一步的,所述垫层的下端还铺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两侧与桥体排水系统相连通布置。一种拱桥结构的铺设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横梁架设:横梁依次进行并列架设,将前后方向上的横梁也依次进行相连接的架设,同时在架设完横梁后在其并列的横梁两侧架设肋梁加以固定横梁;S2:喷涂涂料:在已架设完的并列的横梁上表面通过喷涂机在其上表面均匀的喷涂100-200um厚度的氟树脂涂料;S3:承压管铺设:在氟树脂涂料喷涂完毕后并凝结后,在其表面铺通过混凝土将承压管间隔且并列的排布在横梁上;S4:道路铺设:在铺设完承压管且固定承压管的混凝土凝结后,在其上端从下往上依次铺设垫层、基层及面层;S5:面层的铺设:在铺设完垫层和基层后,在基层上依次铺设绿色轨道段、第一绿色种植带段、步行道段及第二绿色种植带段,步行道段的两侧铺设有第一绿色种植带段和第二绿色种植带段,而绿色轨道段铺设在第一绿色种植带段和第二绿色种植带段的侧边上,与步行道段相间隔铺设布置;S6:GRC板的铺设:在完成SI至S5的工序后,通过在肋梁上安装安装支架将GRC板铺设在横梁的底部上。进一步的,S4中在铺设垫层、基层时,在垫层和基层之间挖有一防水通道,在防水通道内铺设至少两排电路线/信号线管路,并且还在垫层和基层之间预埋设排水管路。进一步的,所述垫层铺设时,首先在承压管上铺设一防水层,然后在其上端从下往上依次铺设粗砂砾层及细砂砾层,该两层的厚度控制在同等厚度,接着,基层铺设,基层在铺设时,在细砂砾上通过隔板,隔离出绿色轨道段、第一绿化带段、步行道段及第二绿化带段的长度,然后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填装有机土壤或土壤,在填装土壤时,需要对其进行压实处理。进一步的,在填装好有机土壤上种植第一绿色种植带段和第二绿色种植带段,在压实后的土壤铺设宽度范围在4900?5000mm的步行道段,采用为人行道板铺设,同时在宽度范围在3700?4000mm的绿色轨道段上采用橡胶铺设所述绿色轨道段。进一步的,所述道路的厚度与承压管的厚度相等布置。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横梁上端铺设承压管及在其上铺设的垫层、基层来减轻桥体的自重,同时在面层上分隔布置绿色轨道段、第一绿化带段、步行道段及第二绿化带段也能减轻桥体的自重,同时还能美化桥体;在横梁的底部上通过肋梁安装GRC板来代替混凝土浇筑在横梁的底部,从而减轻桥体的自重,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成本,使其受到的重量降低,使其在桥体上的承重能力增强。在横梁的上端喷涂有氟树脂涂料能耐高低温性能,保证横梁的牢固性。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拱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前后方向上能够依次连接且并列布置的若干段横梁,所述横梁的上端表面上涂覆有氟树脂涂料,所述氟树脂涂料的厚度在100‑200um,并列布置的所述横梁的上端铺设有若干段呈并列布置的承压管,所述承压管之间设有间距,所述承压管的上端铺设有道路,所述道路从下往上依次由垫层、基层及面层组成,所述基层和垫层之间预埋设有至少两排电路线/信号线管路,所述基层与垫层之间还预埋设有若干列排水管路,所述电路线/信号线管路与排水管路之间设有间距,所述面层上分隔排布有绿色轨道段、第一绿化带段、步行道段及第二绿化带段,所述步行道段的两侧排布有第一绿化带段和第二绿化带段,所述绿色轨道段排布在第一绿化带段或第二绿化带段的侧边,与步行道段相间隔布置,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上均固设有用于固定承载横梁的肋梁,所述肋梁上通过安装支架设置有GRC板,所述GRC板与横梁的底端相碰触布置,所述横梁的下端面与GRC板还相粘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张德宣包孔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