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后视窗及其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校核方法、卡车技术

技术编号:1229946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11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车后视窗及其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校核方法、卡车,该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人机工程R点,并由所述R点作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步骤2,作所述眼点和需要从后视窗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边缘连线,该边缘连线与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相交形成交点,各所述交点在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上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为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步骤3,所述后视窗在所述驾驶室背面的实际区域确定为至少包括所述步骤2的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并在所述驾驶室背面区域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现有的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车后视窗及其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校核方法、卡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卡车后视窗及其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校核方法、卡车。
技术介绍
为提升卡车中的牵引车、工程车等特需需求,比如:卡车的后视野要求,驾驶室背面上会开设后视窗,而后视窗的位置及尺寸在国外、国内都没有相关标准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大部分企业只是参考现有产品进行设定,而没有考虑人体尺寸及整车布置要求,从而导致后视窗的后视野无法满足卡车司机的使用需求。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车后视窗及其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校核方法、卡车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为现有的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卡车的驾驶室背面所在的平面为白车身后围平面;所述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人机工程R点,并由所述R点作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步骤2,作所述眼点和需要从后视窗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边缘连线,该边缘连线与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相交形成交点,各所述交点在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上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为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步骤3,所述后视窗在所述驾驶室背面的实际区域确定为至少包括所述步骤2的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并在所述驾驶室背面区域内。进一步地,所述边缘连线与所述第一零部件的交点包括所述第一零部件在卡车底盘的横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以及在卡车高度方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所述步骤2中确定的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全部位于所述驾驶室背面区域内,则进入步骤4;反之,进入步骤5;所述步骤4,确定驾驶室内的第二零部件是否影响后视窗后视野,如果是,重新调整所述第二零部件,反之,进入所述步骤3;所述步骤5,调整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在所述卡车底盘的纵向上的位置,并返回步骤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重新调整所述第二零部件包括调整所述第二零部件的位置或缩小所述第二零部件的尺寸。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还包括:输入所述第一零部件的位置;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第一零部件的位置,作所述眼点和所述后视野中的所述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边缘连线。一种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校核方法,该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人机工程R点,并由所述R点作驾驶室中的眼点;步骤2,作所述眼点与后视窗的四角顶点的顶点连线,以及作所述眼点与需要从后视窗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边缘连线;若所述边缘连线的水平角度不大于所述顶点连线的水平角度,则所述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合格。进一步地,所述边缘连线与所述第一零部件的交点包括所述第一零部件在卡车底盘的横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以及在卡车高度方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一种卡车后视窗,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与后视窗四角的连线为顶点连线,所述眼点与需要从后视窗的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连线为边缘连线,所述边缘连线的水平角度不大于所述顶点连线的水平角度,所述眼点由输入的人机工程R点确定。进一步地,所述边缘连线与所述第一零部件的交点包括所述第一零部件在卡车底盘的横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以及在卡车高度方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一种卡车,包括后视窗,所述后视窗为上述后视窗。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首先根据R点作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然后作眼点和需要从后视窗的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连线,该连线与白车身后围平面的交点在白车身后围平面上所围成的区域为后视窗的最小区域,最后后视窗在驾驶室背面的实际区域确定为至少包括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并在驾驶室背面区域内,因此,眼点与后视窗四角的连线的水平角度必然大于或等于眼点与经由后视窗的后视野中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连线的水平角度,从而经由后视窗的后视野可以观察到驾驶室外的任一第一零部件,进而为现有的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质量和效率,满足市场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及校核方法一实施方式中R点和眼点的位置状态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及校核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眼点与第一零部件在卡车底盘的横向上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连线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及校核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眼点与第一零部件在卡车高度方向上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连线示意图;图4和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一实施方式中后视窗的最小区域确定后视窗在驾驶室背面的实际区域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一实施方式中第二零部件的位置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卡车的XYZ坐标系中,X向指的是卡车底盘的纵向,Y向指的是卡车底盘的横向,Z向指的是卡车高度方向。卡车的驾驶室背面1所在的平面称作为白车身后围平面,该白车身后围平面表示平行于卡车的XYZ坐标系中的ZY面的平面,该白车身后围平面的宽度方向与卡车底盘的横向(Y向)平行,该白车身后围平面的高度方向与卡车高度方向(Z向)平行。驾驶室背面1是一个面积有限的平面,因此,驾驶室背面1仅仅属于白车身后围平面的一部分。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人机工程R点,并由所述R点作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M。该步骤中,所述R点是根据SAEJ826标准确定。由所述R点作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M是根据SAEJ941标准确定。SAEJ826标准和SAEJ941标准均为现有的相关标准法规。步骤2,作眼点M和需要从后视窗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2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边缘连线L,该边缘连线L与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相交形成交点,各所述交点在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上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为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本步骤中,第一零部件包括鞍座3和货箱4。图4中可以直观地看出:边缘连线L与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的交点包括点L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卡车后视窗及其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校核方法、卡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卡车的驾驶室背面所在的平面为白车身后围平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人机工程R点,并由所述R点作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步骤2,作所述眼点和需要从后视窗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边缘连线,该边缘连线与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相交形成交点,各所述交点在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上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为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步骤3,所述后视窗在所述驾驶室背面的实际区域确定为至少包括所述步骤2的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并在所述驾驶室背面区域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卡车的驾驶室背面所在的平面为白车身后围平面;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输入人机工程R点,并由所述R点作乘员在驾驶室中的眼点;步骤2,作所述眼点和需要从后视窗后视野中观察到的驾驶室外的第一零部件的最大极限边缘的边缘连线,该边缘连线与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相交形成交点,各所述交点在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上的连线所围成的区域为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步骤3,所述后视窗在所述驾驶室背面的实际区域确定为至少包括所述步骤2的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并在所述驾驶室背面区域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连线与所述第一零部件的交点包括所述第一零部件在卡车底盘的横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以及在卡车高度方向上的两个极限边缘点。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若所述步骤2中确定的所述后视窗的最小区域全部位于所述驾驶室背面区域内,则进入步骤4;反之,进入步骤5;所述步骤4,确定驾驶室内的第二零部件是否影响后视窗后视野,如果是,重新调整所述第二零部件,反之,进入所述步骤3;所述步骤5,调整所述白车身后围平面在卡车底盘的纵向上的位置,并返回步骤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车后视窗的位置和尺寸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重新调整所述第二零部件包括调整所述第二零部件的位置或缩小所述第二零部件的尺寸。5.如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丁教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