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26110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9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电机领域,公开了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其包括转轴、含油轴承和轴套,轴套上设有开口朝向含油轴承以供从含油轴承内流出之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凹腔和设于储油凹腔之侧腔壁上的油道,含油轴承上设有开口朝向轴套的回油通道和与回油通道连通以供进入回油通道内的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从含油轴承内流出的润滑油会沿着转轴流入轴套的储油凹腔内进行储存起来,且在电机运行中,储存在储油凹腔内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沿着油道飞出轴套外,从轴套内飞出的部分润滑油会通过回油通道进入储油孔内储存起来,从而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回收利用,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含油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领域,尤其涉及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具有含油轴承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当含油轴承温度的升高时,含油轴承内的润滑油流动性会增强,从而使得润滑油会从含油轴承内流出,而从含油轴承内流出的润滑油有一部分会在转轴与含油轴承之间形成油膜,进而起到润滑的作用;而其余部分(从含油轴承内流出且除了在转轴与含油轴承之间形成油膜之外的润滑油)会沿着转轴流失。由于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含量是有限的,故,当润滑油流失过多后,会使得转轴与含油轴承之间不再能形成完整的油膜,这样,会使得转轴与含油轴承之间的润滑效果大幅度下降,从而会使得含油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摩擦增大,进而使得含油轴承加速磨损,严重影响了含油轴承的使用寿命,最终会导致含油轴承与转轴出现卡死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其解决了由于含油轴承润滑油流失造成含油轴承与转轴容易卡死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含油轴承和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含油轴承旁侧的轴套,所述轴套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含油轴承以供从所述含油轴承内流出之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凹腔和设于所述储油凹腔之内侧壁上的油道,所述含油轴承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轴套的回油通道和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以供进入所述回油通道内的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孔。优选地,所述储油凹腔具有远离其开口的底腔壁,所述底腔壁上设有靠近所述储油凹腔之侧腔壁的环状凹槽和靠近所述转轴的环状凸缘。优选地,所述储油凹腔的侧腔壁呈倒锥形面状。优选地,所述油道包括若干个沿周向间隔设于所述储油凹腔侧腔壁上的弧形凹槽;或者,所述油道包括若干个沿所述轴套之轴向间隔设于所述储油凹腔侧腔壁上的环形凹槽;或者,所述油道为沿所述轴套之轴向螺旋设于所述储油凹腔侧腔壁上的螺旋形凹槽。优选地,所述含油轴承具有供所述转轴穿设的第一轴孔,所述储油孔包括沿所述含油轴承之径向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的内侧储油孔和/或沿所述含油轴承之径向设于所述含油轴承之外侧壁与所述回油通道之间的外侧储油孔。优选地,所述回油通道包括开口朝向所述轴套的环形回油道、用于连通所述环形回油道与所述内侧储油孔的内侧进油口和/或用于连通所述环形回油道与所述外侧储油孔的外侧进油口,所述环形回油道之远离所述第一轴孔的回油外侧壁到所述含油轴承中心轴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轴套的外径。优选地,所述环形回油道之靠近所述第一轴孔的回油内侧壁呈锥形面状。优选地,所述内侧储油孔倾斜设于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第一轴孔之间;且/或,所述外侧储油孔倾斜设于所述回油通道与所述含油轴承外侧壁之间。优选地,上述的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于所述含油轴承与所述轴套之间。优选地,上述的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还包括耐磨垫圈,所述耐磨垫圈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于所述含油轴承与所述弹性垫圈之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通过在轴套上设置储油凹腔和油道,可使得从含油轴承内流出并朝向轴套所在侧流失的润滑油会沿着转轴流入储油凹腔内储存起来,且在电机运行中,储存在储油凹腔内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沿着油道飞出轴套外。同时,其通过在含油轴承上设置回油通道和储油孔,可使得从轴套飞出的润滑油打在回油通道的内壁上,且由于飞出轴套的润滑油具有一定动能,故在动能的作用下使得打在回油通道内壁上的润滑油会沿着回油通道的内壁继续运动并进入储油孔内储存起来,从而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回收利用,防止了润滑油的大量流失,进而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含油轴承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了含油轴承与转轴之间出现卡死的现象。而从轴套飞出且尚未能进入储油孔内进行储存的润滑油,会沿着转轴再次流向轴套进行储存、飞出直到进入储油孔内储存为止。【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含油轴承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含油轴承的主视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轴套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轴套的主视剖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轴套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轴套的主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包括转轴1、安装于转轴I上的含油轴承2和安装于转轴I上并位于含油轴承2旁侧的轴套3,轴套3上设有开口朝向含油轴承2以供从含油轴承2内流出之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凹腔31和设于储油凹腔31之侧腔壁311上的油道32,含油轴承2上设有开口朝向轴套3的回油通道21和与回油通道21连通以供进入回油通道21内的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孔22。具体应用中,从含油轴承2内流出并朝向轴套3所在侧流失的润滑油会沿着转轴I流入储油凹腔31内储存起来,且在电机运行中,储存在储油凹腔31内的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沿着油道32飞出轴套3外;而从轴套3飞出的部分润滑油会被甩飞入回油通道21内,且由于被甩飞出轴套3外的润滑油具有一定动能,故在动能的作用下使得飞入回油通道21内的润滑油会继续运动流入储油孔22内储存起来,从而实现了润滑油的循环回收利用,防止了润滑油的大量流失,进而极大程度地延长了含油轴承2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了含油轴承2与转轴I之间出现卡死的现象。而从轴套3飞出且尚未能进入储油孔22内进行储存的润滑油,会沿着转轴I再次流向轴套3进行再次储存和飞出过程直到进入储油孔22内储存为止。优选地,含油轴承2与转轴I之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这样,利于保证润滑油可在含油轴承2与转轴I之间形成油膜,从而利于保证含油轴承2的润滑效果。轴套3与转轴I之间的配合为过盈配合,这样,使得沿转轴I流失的润滑油不能从轴套3与转轴I之间通过继续流失,进而保证了流到轴套3内的润滑油可先储存在储油凹腔31内。具体地,含油轴承2具有沿其轴向贯穿设置以供转轴I穿设配合的第一轴孔23,且第一轴孔23与转轴I的配合为间隙配合;轴套3具有供转轴I穿设配合的第二轴孔35,且第二轴孔35与转轴I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转轴I上还安装有转子6,且轴套3沿转轴I的轴向位于转子6与含油轴承2之间,轴套3可防止从含油轴承2上流失的润滑油沿着转轴I流到转轴I上。本实施例中的转子6为鼠笼转子;当然了,具体应用中,转子6也可为具有线圈绕组的转子。优选地,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机含油轴承的润滑油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安装于所述转轴上的含油轴承和安装于所述转轴上并位于所述含油轴承旁侧的轴套,所述轴套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含油轴承以供从所述含油轴承内流出之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凹腔和设于所述储油凹腔之侧腔壁上的油道,所述含油轴承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轴套的回油通道和与所述回油通道连通以供进入所述回油通道内的润滑油流入其内进行储存的储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威路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