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导光板组件与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9938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1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包括该导光板的导光板组件与背光模组。该导光板包括导光部与发光部,该导光部包括入光面、以及与该入光面相连的顶面与第一底面,该顶面与该第一底面相对,该入光面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该第一底面垂直于该入光面。该发光部包括主出光面、与该主出光面连接的连接面、与该主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底面、同时与该主出光面与第二底面连接的抵接面,该连接面与该顶面连接并共同界定一收容空间,自该入光面接收的光线均自主出光面出射,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一底面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光板、导光板组件与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部分光源或者显示器的背光模组需要采用导光板等导光元件为提供经过 处理后的光线,随着显示器W及光源尺寸的增大,导光板的尺寸也需要随之增大,由此首先 给导光板的制作、运输W及安装造成不便。同时,显示器W及光源通常采用点光源或者线光 源,由此导光板中对于距离光源较远位置的光线强度较弱,导致自导光板出射的光线不均 匀,使得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W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拼接的导光板。 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前述导光板的背光模组W及导光板组件。 -种导光板,包括导光部与发光部,该导光部包括入光面、W及与该入光面相连的 顶面与第一底面,该顶面与该第一底面相对,该入光面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该第一底 面垂直于该入光面。该发光部包括主出光面、与该主出光面连接的连接面、与该主出光面相 对的第二底面、同时与该主出光面与第二底面连接的抵接面,该连接面与该顶面连接并共 同界定一收容空间,自该入光面接收的光线均自该主出光面W面光源的形式出射,该第二 底面与该第一底面连接。 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与导光板,该光源用于出射光线,该导光板用于接收该光 源发出光线并经处理后出射。该导光板包括导光部与发光部,该导光部包括入光面、W及与 该入光面相连的顶面与第一底面,该顶面与该第一底面相对,该入光面正对于该光源,用于 接收该光源出射的光线,该第一底面垂直于该入光面。该发光部包括主出光面、与该主出光 面连接的连接面、与该主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底面、同时与该主出光面与该第二底面连接的 抵接面,该连接面与该顶面连接并共同界定一收容空间,自该入光面接收的光线均自该主 出光面出射,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一底面连接。 -种导光板组件,其包括至少两个拼接在一起的导光板。每个导光板包括导光部 与发光部。该导光部包括入光面、W及与该入光面相连的顶面与第一底面,该顶面与该第一 底面相对,该入光面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该第一底面垂直于该入光面。该发光部包括 主出光面、与该主出光面连接的连接面、W及与该主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底面、同时与该主出 光面与该第二底面连接的抵接面,该连接面与该顶面连接并共同界定一收容空间,自该入 光面接收的光线均自该主出光面W面光源的形式出射,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一底面连接,该 至少两个导光板中的其中一个导光板的发光部中远离导光部的一端收容于该至少两个导 光板中另外一个导光板的该收容空间,使得该至少两个导光板的主出光面拼接在一起。 相较于现有技术,该导光板的导光部中的顶面与发光部的连接面界定一收容空 间,W容置需与其拼接的导光板的部分发光部,从而适应需要不同主出光面积的显示器或 者光源,由于每个导光板的尺寸较小,制作、运输w及安装均较为方便,同时,每个导光板的 入光面均可独立的接收光线,从而使得拼接后的主出光面光线较为均匀,有效提高了显示 效果。 进一步,导光部的第一底面为平面,同时该第一底面垂直于该入光面,由此,光源 与该第一底面可W位于同一平面上,并抵接于用于支撑该导光板与光源的支撑元件上,固 定较为方便,同时,由于第一底面为平面,支撑元件与第一底面接触的面积较大,因此光源 与导光板能够较为稳固地与支撑件进行固定。【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导光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括图1所示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背光模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变更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导光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包括图5所示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变更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所示导光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包括图8所示导光板的背光模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H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中导光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002引主要元件符号说明_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W下通过具体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导光板 10包括导光部100与发光部200,导光部100用于接收光源(图未示)出射的光线,并将该些 光线传导至发光部200,发光部200对接收到的光线进行散射等处理后W面光源的形式出 射该些光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导光部100主要是将接收到的光线传导至发光 部200,并不对自入光面110接收的光线进行散射等处理。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导光板10的侧面示意图,导光部100包括入光 面110、顶面120W及第一底面130。顶面120与第一底面130相对,且均与入光面110连 接。该入光面110正对于光源(请参考图:T4)设置,用于接收光源出射的光线。本实施方 式中,入光面110、顶面120W及第一底面130均为平面,其中,顶面120与第一底面130构 成第一夹角0。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夹角0为锐角,优选地,第一夹角0的范围为0° < 0《15°。第一底面130垂直于该入光面110,用于与其他支撑元件抵接W支撑该导光 板10。 发光部200包括主出光面210、连接面220、第二底面230W及抵接面240,其中,主 出光面210、连接面220、第二底面230W及抵接面240均为平面。自该入光面110入射并 经过发光部200处理后的光线均自该主出光面210出射,优选地,该主出光面210所在平面 与该第一底面130所在平面平行。该连接面220同时与该主出光面210和顶面120连接, 并且该连接面220与该顶面120共同界定一收容空间(图中未标示),用于收容其他的导光 板,W使得该导光板10与其他导光板拼接形成较大尺寸的导光板组件,其中,该连接面220 与顶面120构成第二夹角a,优选地,该第二夹角a大于90°。 该第二底面230与该主出光面210相对,并且与该第一底面130连接,同时,该第 二底面230与第一底面130成第H夹角本实施方式中,第H夹角为纯角,优选地, 第H夹角的范围为165° < < 180°。更优地,该第二底面230所在平面与顶面120 所在的平面平行,也即是第一夹角0与第H夹角互为补角。抵接面240同时与主出光 面210W及第二底面230连接,且该抵接面240与该第二底面230构成第四夹角目,其中, 该第四夹角目等于该第二夹角a,也即是a=目> 90。。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底面230为一反射面,用于将传导至该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部与发光部:该导光部包括入光面、以及与该入光面相连的顶面与第一底面,该顶面与该第一底面相对,该入光面用于接收光源发出的光线,该第一底面垂直于该入光面;该发光部包括主出光面、与该主出光面连接的连接面、与该主出光面相对的第二底面、同时与该主出光面与第二底面连接的抵接面,该连接面与该顶面连接并共同界定一收容空间,自该入光面接收的光线均自该主出光面以面光源的形式出射,该第二底面与该第一底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颜林建祥陈弥坚徐牧基林彦豪陈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