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碧云专利>正文

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652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9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流体加热管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包括可以活动的箱盖、箱体与电加热装置,箱盖与箱体的外侧设有活页,箱盖与箱体的内壁均设有保温层;箱体开设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通孔,在通孔的内壁还设有隔热海绵;在箱盖上设有固定位,固定位与箱盖为一体结构,固定位设于保温层的上方,电加热装置设于固定位的内部,固定位设有与电源相连的引线,引线设于箱盖的内壁与保温层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是一种集加热与隔热为一体的隔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加热管路没有适合的隔热装置的技术困境,提高加热管路的加热效率,从而利于提高加热管路的综合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流体加热管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热管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加热管路包括液体输送管和用于加热液体输送管内液体的液体加热装置。目前,液体加热装置多设置在液体输送管内的大阻值电阻。但是,采用电阻加热液体输送管内液体的方式中,通电的电阻直接暴露在液体中,易发生漏电,安全隐患大。另外,上述方式中,电阻需设置在液体输送管内,不便于安装。是以,市面上又出现实现水电分离的加热管道,其通过缠绕或安装在液体输送管外的绕组线圈以电磁加热方式加热管道内的介质,安全性能佳。然而,无论是液体输送管内加热还是液体输送管外加热,其隔热保温的措施依旧是在管外套设隔热层,也就是说,液体输送管外的加热方式虽然做到水电分离,提高了安全性能,但是没有相应的隔热装置,而隔热层并不足以屏蔽传输时液体的不必要的热量消耗。另外,电磁加热方式需要大功率的交流电压,电能消耗大,而且线圈装配也较为复杂,后期的维护也较为不易。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加热管路的隔热装置,以及如何进一步减少电能消耗、提高加热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液体输送管外加热方式没有相对应的隔热箱,以及现有的加热管路中电能消耗大,加热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包括可以活动的箱盖、箱体与电加热装置,所述箱盖与箱体的外侧设有活页,所述箱盖与箱体的内壁均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粘贴于箱盖和箱体的内壁上;所述箱体开设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通孔,所述两个通孔的轴线相互重合,在所述通孔的内壁还设有隔热海绵;在所述箱盖上设有固定位,所述固定位与箱盖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位设于保温层的上方,所述电加热装置设于固定位的内部,所述固定位设有与电源相连的引线,所述引线设于箱盖的内壁与保温层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部还设有隔热体,所述隔热体包括外层的隔热层与内里填充的隔热泡沫,所述隔热层粘贴于箱体的保温层上。作为优选,所述电加热装置为卤素管加热体,所述固定位为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在固定板的内部设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引线相连,所述卤素管加热体的两端与导电片相配合。作为优选,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设于箱体的外侧,所述控制开关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固定位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是一种集加热与隔热为一体的隔热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加热管路没有适合的隔热装置的技术困境,提高加热管路的加热效率,从而利于提高加热管路的综合性能和市场竞争力。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包括可以活动的箱盖1、箱体2与电加热装置,箱盖I与箱体2的外侧设有活页11,箱盖I与箱体2的内壁均设有保温层12,保温层12粘贴于箱盖I和箱体2的内壁上;箱体2开设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通孔21,两个通孔21的轴线相互重合,在通孔21的内壁还设有隔热海绵22,从而使得通水管5从通孔21穿入箱体2,随即被隔热海绵22固定于箱体2的中间,避免通水管5的管壁与箱体2的直接接触,减少通水管5内液体的热量消耗。具体地,箱体2内部还设有隔热体23,隔热体23包括外层的隔热层231与内里填充的隔热泡沫232,隔热层231粘贴于箱体2的保温层12上,使得箱体2内形成双层隔热,增强了加热箱的保温效果。同时,当通水管5设于加热箱内时,通水管5挤压隔热体23,使得隔热体23压缩变形,从而更好地填充在通水管5与保温层12之间的间隙内,进一步固定了通水管5在箱体2内部的位置。进一步地,在箱盖I上设有固定位13,固定位13与箱盖I为一体结构,固定位13设于保温层12的上方,电加热装置设于固定位13的内部,固定位13设有与电源相连的引线132,引线132设于箱盖I的内壁与保温层12之间。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电加热装置为缠绕于通水管5外壁的绕组线圈3,绕组线圈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位13相连。当绕组线圈3通电后,电能转化为交流磁场,使得通水管5发热,然后热能传递给流过通水管5的液体,进行对液体的加热。此时隔热层231首先将通水管5产生的热量保留在通水管5周围,然后隔热泡沫232再将隔热层231透出的热量保留在箱体2的内部,最后保温层12将隔热体23透出的热量保留在加热箱的内部。此种结构减少了液体传输时向外界流失的热能,减少了电能的消耗,使得加热管路的加热效率提高。参阅图3和图4,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之处在于:固定位13为两块相互平行的固定板131,在固定板131的内部设有导电片133,导电片133与引线132相连。电加热装置3为安设于固定板131之间的卤素管加热体31,卤素管加热体31的两端与导电片133相配合。具体地,固定板131之间设有两个卤素管加热体31,固定板131内部设有四片导电片133,两个卤素管加热体31分别置于通水管5的上方和下方。此时,隔热体23将卤素管发热体31与通水管5之间的间隙充满,固定了卤素管发热体31的位置。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绕组线圈32加热相比,卤素管加热体31能够将电能转化成红外线光波,红外线光波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能够穿过隔热体23和通水管5的管壁,直接接触液体,然后红外线光波转化为热能,对液体进行加热。此种结构大大简化了能量传递过程,减少了电能不必要的损耗,增强了加热管路的加热效率,同时又提高了加热箱的加热速度。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4设于箱体2的外侦牝控制开关4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控制开关4的另一端与引线132相连,从而使得加热箱安全可控,便于操作。 其余结构均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要在同一管道上铺设多个加热箱,用以加热不同区域,此时,不同加热箱内的电加热装置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可以混合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活动的箱盖(I)、箱体(2)与电加热装置,所述箱盖⑴与箱体⑵的外侧设有活页(11),所述箱盖⑴与箱体⑵的内壁均设有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加热管路的加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以活动的箱盖(1)、箱体(2)与电加热装置,所述箱盖(1)与箱体(2)的外侧设有活页(11),所述箱盖(1)与箱体(2)的内壁均设有保温层(12),所述保温层(12)粘贴于箱盖(1)和箱体(2)的内壁上;所述箱体(2)开设有两个大小相同的通孔(21),所述两个通孔(21)的轴线相互重合,在所述通孔(21)的内壁还设有隔热海绵(22);在所述箱盖(1)上设有固定位(13),所述固定位(13)与箱盖(1)为一体结构,所述固定位(13)设于保温层(12)的上方,所述电加热装置设于固定位(13)的内部,所述固定位(13)设有与电源相连的引线(132),所述引线(132)设于箱盖(1)的内壁与保温层(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碧云
申请(专利权)人:蒋碧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