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及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激光投线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8102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及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激光投线仪,其中驱动电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LD,用于发射激光;光电二极管PD,将外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RC并联电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PD连接,限制所述驱动电路内的电流;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RC并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LD连接;RC串联电路,连接于所述光电二极管PD与地间。所述激光投线仪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激光模组,尤其是绿光模组的光电仪器可有效抑制脉冲波形的尖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电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及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激光投线仪
技术介绍
激光器所发射出的激光,是工作在实时的脉冲状态,并通过主板部分的控制电路,将该脉冲频率控制在一个固定范围内。参阅图1,现有的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中,其脉冲波形的尖峰较大,突然产生的大电流容易对激光模组产生损坏,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可消除脉冲波形中产生的尖峰,提尚广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及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激光投线仪,可有效抑制脉冲波形的尖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LD,用于发射激光;光电二极管ro,将外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rc并联电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ro连接,限制所述驱动电路内的电流;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Re并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LD连接;RC串联电路,连接于所述光电二极管H)与地间。优选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ro间并联有一电阻Rl和电容Cl。优选地,所述RC串联电路包括:电阻R2和电容C2 ;所述电阻R2并联于所述光电二极管PD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间;所述电容C2并联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地间。优选地,所述RC并联电路包括:电阻R3和电容C3 ;所述电阻R3和电容C3并联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地间。优选地,所述RC并联电路还包括一滑动变阻器Rp,与所述电阻R3串联。优选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地间连接有一电阻R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激光投线仪,包括上述的驱动电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电路结构简单;2.可有效消除光电仪器产生的脉冲波形的尖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具有尖峰的脉冲波形的示意图;图2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驱动电路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符合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脉冲波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的优点。参阅图2,一优选实施例中,驱动电路包括以下部件:-半导体激光器LD,通过接收脉冲信号发出脉冲状态的激光如绿光、红光等;-光电二极管H),将外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驱动电路发送电信号至半导体激光器ro ;-Re并联电路,与光电二极管ro连接,可用于限制自光电二极管ro流出的电流大小,先行对光电二极管ro的输出电流进行能量限制;-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分别对驱动电路内的电流进行信号转化,其中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的连接方式为: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RC并联电路连接,其发射机接地,其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机同样接地,而其集电极与半导体激光器LD连接。-RC串联电路,连接在光电二极管ro与地间,对经由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放大的电流进行滤波,消除波形上的尖峰。可选或优选地,在图2所示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以下部件:-另一RC并联电路,包括有一电阻Rl和电容Cl,分别并联在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半导体激光器H)间,对自第二三极管Q2流至半导体激光器LD的电流进行限流,对驱动电路内的电流最大值进行限定;此外,RC串联电路包括有:电阻R2和电容C2,其中:电阻R2并联在光电二极管H)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间,电容C2 —端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另一端接地。调整电阻R2和电容C2的大小,以改变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间的总阻抗,电容C2可吸收第一三极管Ql和第二三极管Q2间多余的能量,从而控制波形尖峰。RC并联电路包括有电阻R3和电容C3,其中:电阻R3和电容C3的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另一端均接地,改变电阻R3和电容C3的大小便可改变光电二极管H)和第一三极管Ql间的总阻抗,从而控制该RC并联电路对电流的限流作用。优选地,RC并联电路还包括滑动变阻器Rp,与电阻R3串联,改变RC并联电路中“电阻”的阻值,方便使用者改变RC并联电路的总阻抗。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地间还连接有一电阻R4,以防止过大的电流击穿。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后,RC并联和RC串联电路将吸收电路中多余的能量,参阅图2,与图1现有技术中的波形图相比,尖峰已明显消除。该驱动电路可直接应用至激光投线仪中,由于不再会产生突发的大电流,激光投线仪的使用更加安全,其使用寿命也将相应增加。应当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包括: 半导体激光器LD,用于发射激光; 光电二极管PD,将外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Re并联电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ro连接,限制所述驱动电路内的电流;第一三极管Qi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 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所述RC并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LD连接; RC串联电路,连接于所述光电二极管H)与地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H)间并联有一电阻Rl和电容Cl。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RC串联电路包括:电阻R2和电容C2 ; 所述电阻R2并联于所述光电二极管H)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间; 所述电容C2并联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地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RC并联电路包括:电阻R3和电容C3 ; 所述电阻R3和电容C3并联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与地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RC并联电路还包括一滑动变阻器Rp,与所述电阻R3串联。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与地间连接有一电阻R4。7.一种激光投线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及具有该驱动电路的激光投线仪,其中驱动电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LD,用于发射激光;光电二极管PD,将外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RC并联电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PD连接,限制所述驱动电路内的电流;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RC并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激光模组的驱动电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LD,用于发射激光;光电二极管PD,将外部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RC并联电路,与所述光电二极管PD连接,限制所述驱动电路内的电流;第一三极管Q1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所述RC并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半导体激光器LD连接;RC串联电路,连接于所述光电二极管PD与地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瓯傅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达科捷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