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婷婷专利>正文

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6839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8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包括液体药筒和粉体药筒,所述液体药筒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下部搅拌轴的外圈设有搅拌器,所述粉体药筒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提升缸,所述提升缸活塞杆的外圈设有捣药器,所述粉体药筒的下部设有筛网,所述液体药筒右侧上部通过上药管与上药腔连接,所述上药腔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给药腔,所述液体药筒的右侧下部水平固定有水平支杆,所述水平支杆上滑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下部竖直支杆连接有脚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既可以进行药粉上药,也可以进行药液上药,便于医生操作,提高上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
技术介绍
目前,胸外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针对性的采用药物消毒,从而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避免伤口感染。而采用原始的手工上药方式,操作难度大,效率低,给医生带来较大的负担,且上药时由于上药距离不易把控,容易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以及药粉飞溅现象,此外,现有的上药辅助器械,大多只能进行药粉和药液其中之一上药,局限性较大,且上药时的药液混合不均匀,药粉有粘结现象,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包括液体药筒、上药腔、给药腔和粉体药筒,所述液体药筒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液体药筒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外圈设有搅拌器,所述粉体药筒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提升缸,所述提升缸的活塞杆位于粉体药筒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外圈设有捣药器,所述粉体药筒的下部设有筛网,所述液体药筒右侧上部导通连接有上药管,上药管上设有上药管开关阀,所述上药管的右端与上药腔连接,所述上药腔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于上药腔的外侧设有推把,所述上药腔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给药腔,且给药腔与上药腔连接处设有给药腔开关阀,所述液体药筒的右侧下部水平固定有水平支杆,所述水平支杆上滑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上部设有调节旋钮,所述滑套的下部竖直设有竖直支杆,竖直支杆的底端固定有脚垫,所述粉体药筒左侧上部和下部的结构与液体药筒右侧上部和下部结构均一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体药筒和粉体药筒均为圆筒型结构,液体药筒的底部为球面网状结构,粉体药筒的底部为锥体开口结构,且液体药筒和粉体药筒并排固定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器由若干水平设置的椭圆形叶片组成。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捣药器由若干外端向下倾斜设置的圆柱棒构成,且圆柱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升缸带动捣药器上下移动,可以将药粉中的结节状部分冲散开来,并有助于药粉从筛网滤出,通过搅拌电机带动搅拌器转动,可以使得药液混合均匀,提升药效;根据创伤面积大小,通过调节旋钮调节好脚垫的位置,通过脚垫对液体药筒和粉体药筒进行支撑,便于快速上药,将液体药筒的底部设有球面网状,可以利于药液流出,将粉体药筒的底部设为锥体开口结构,可以避免药粉飞溅,提升上药效果,此外,整个装置结构紧凑,既可以进行药粉上药,也可以进行药液上药,便于医生操作,提高上药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包括水平支杆1、竖直支杆2、脚垫3、滑套4、调节旋钮5、液体药筒6、搅拌器7、上药管8、上药腔9、推把10、连接杆11、活塞12、给药腔13、给药腔开关阀14、上药管开关阀15、搅拌电机16、搅拌轴17、提升缸18、活塞杆19、捣药器20、粉体药筒21和筛网22,所述液体药筒6和粉体药筒21均为圆筒型结构,液体药筒6的底部为球面网状结构,粉体药筒21的底部为锥体开口结构,且液体药筒6和粉体药筒21并排固定设置,所述液体药筒6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搅拌电机16,所述搅拌电机16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17连接,所述搅拌轴17位于液体药筒6的内部,所述搅拌轴17的外圈设有搅拌器7,所述搅拌器7由若干水平设置的椭圆形叶片组成,通过搅拌电机16带动搅拌器7转动对药液进行搅拌,以混合均匀,所述粉体药筒21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提升缸18,所述提升缸18的活塞杆19位于粉体药筒21的内部,所述活塞杆19的外圈设有捣药器20,所述捣药器20由若干外端向下倾斜设置的圆柱棒构成,且圆柱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通过提升缸18的上下移动,经过捣药器20的冲击作用加速药粉散开,所述粉体药筒21的下部设有筛网22,通过筛网22对药粉进行阻隔,以使得药粉以粉末状落下。所述液体药筒6右侧上部导通连接有上药管8,上药管8上设有上药管开关阀15,所述上药管8的右端与上药腔9连接,所述上药腔9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的右侧固定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右端于上药腔9的外侧设有推把10,所述上药腔9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给药腔13,且给药腔13与上药腔9连接处设有给药腔开关阀14,所述液体药筒6的右侧下部水平固定有水平支杆1,所述水平支杆I上滑动设有滑套4,所述滑套4的上部设有调节旋钮5,通过调节旋钮5对滑套4进行固定,所述滑套4的下部竖直设有竖直支杆2,竖直支杆2的底端固定有脚垫3,通过对脚垫3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其支撑于创伤面的外侧便于通过液体药筒6和粉体药筒21进行快速上药,所述粉体药筒21左侧上部和下部的结构与液体药筒6右侧上部和下部结构均一致,故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给药腔开关阀14,将药粉和药液分别加入到粉体药筒21左侧和液体药筒6右侧的上药腔9内,后关闭给药腔开关阀14,打开上药管开关阀15,根据实际创伤面积,通过按压推把10将适量药粉和药液分别加入到粉体药筒21和液体药筒6内,通过提升缸18的上下移动,使得捣药器20可以将药粉中的结节状部分冲散开来,并有助于药粉从筛网22滤出,通过搅拌电机16带动搅拌器7转动,可以使得药液混合均匀,提升药效;根据创伤面积大小,通过调节旋钮5调节好脚垫3的位置,通过脚垫3对液体药筒6和粉体药筒21进行支撑,降低操作难度,便于快速上药,此夕卜,将液体药筒6的底部设有球面网状,可以利于药液流出,将粉体药筒21的底部设为锥体开口结构,可以避免药粉飞溅,提升上药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主权项】1.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包括液体药筒、上药腔、给药腔和粉体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药筒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液体药筒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外圈设有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外科粉液上药器,包括液体药筒、上药腔、给药腔和粉体药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药筒顶部中间位置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连接,所述搅拌轴位于液体药筒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外圈设有搅拌器,所述粉体药筒的顶部中间位置设有提升缸,所述提升缸的活塞杆位于粉体药筒的内部,所述活塞杆的外圈设有捣药器,所述粉体药筒的下部设有筛网,所述液体药筒右侧上部导通连接有上药管,上药管上设有上药管开关阀,所述上药管的右端与上药腔连接,所述上药腔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右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于上药腔的外侧设有推把,所述上药腔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给药腔,且给药腔与上药腔连接处设有给药腔开关阀,所述液体药筒的右侧下部水平固定有水平支杆,所述水平支杆上滑动设有滑套,所述滑套的上部设有调节旋钮,所述滑套的下部竖直设有竖直支杆,竖直支杆的底端固定有脚垫,所述粉体药筒左侧上部和下部的结构与液体药筒右侧上部和下部结构均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施婷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