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16197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6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钢梁安装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及方法,通过采用在固定支撑结构处设置临时吊点,通过液压同步提升千斤顶沿临时顶升吊装钢绞线顶升吊装,顶升千斤顶安装在待提升钢梁上,提升箱设置在固定支撑结构上,采用电气自动集中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控制两台或多台液压压千斤顶同步沿着固定安装在提升箱上的钢绞线,拉升钢梁的方式实现桥梁大吨位钢梁安装。相比于现有吊装方法,这种方式可以使钢梁安装距离更长、吊装吨位更大、过程更高效、更安全、到位更精确,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梁钢梁安装施工设备及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在桥梁钢梁安装施工中,目前桥梁钢梁安装通常采用缆索起重机垂直提升、浮吊吊装或者履带起重机等起吊设备吊装,所述方法采用的设备体型较大不易安装,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复杂、安装精确度不高、安全性差,并且吊装高度有限,和吊装吨位有限无法达到上万吨的吊装。目前现有技术还有采用连续提升液压千斤顶顶升的施工方法,一般是将千斤顶置于拱上或千斤顶置于梁底,通过千斤顶活塞的连续伸缩提升钢梁就位安装; 千斤顶置于拱上时: 一般桥梁拱肋跨度均较大,并处于高空,千斤顶及液压油泵转移至下一个工位时需另外设置专门的转移设备或机构进行高空作业,千斤顶安装非常不方便,转移效率低、安全威胁大,同时经济性差; 千斤顶置于梁底时: 需在钢梁主体结构上另设置临时钢绞线通过孔,破坏主体结构性能,经济性较差; 千斤顶高度超过2m,在梁底安装较为困难;同时千斤顶安装时必须保持梁底2m以上空间,导致钢梁运输到位时需将钢梁抬升2m以上方能安装千斤顶,钢梁到现场后需另外采用设备举升钢梁,安全威胁大,经济性差,施工效率低,操作也不便。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操作复杂,安装精度不佳,操作过程安全性差,吊装高度和吊装吨位有限,经济性差,施工效率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采用连续提升液压千斤顶顶升方法顶升钢梁时,将千斤顶置于拱上或梁底时带来的操作复杂、安装精度不佳、操作过程安全性差、吊装高度和吊装吨位有限的不足:提供,该顶升施工设备操作简单,顶升高度更高,顶升吨位更大,操作方法更安全,安装精度高,经济性较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待提升钢梁上的至少四组组提升部件,其中每组所提升部件包括: 第一临时吊耳,所述第一临时吊耳设置于待提升位置上的固定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临时吊耳与提升箱固定连接; 若干个第二临时吊耳,若干个所述第二临时吊耳设置在待提升钢梁表面;至少两根钢吊带,其一端均连接在钢梁表面的所述第二临时吊耳上,另一端连接在顶升支座上; 液压千斤顶,所述液压千斤顶设置于顶升支座下端,所述液压千斤顶包括上端夹片、下端夹片和位移传感器,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通孔与所述顶升支座的通孔对齐; 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和电气自动控制箱相连接; 吊装钢绞线,所述吊装钢绞线的一端与提升箱固定连接,所述吊装钢绞线的另一端穿过顶升支座的通孔和液压千斤的通孔后,通过液压千斤顶上设置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进行固定; 通过吊装钢绞线,将第一吊耳和提升箱与顶升支座和液压千斤顶连接,在由顶升支座上设置的钢吊带,钢吊带上设置有的第二临时吊耳将待提升钢梁与顶升支座固定连接,实现待提升位置上的固定支撑结构与待提升钢梁间连接,通过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内设置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的配合实现待提升钢梁的提升。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电器自动控制箱对液压千斤顶中的活动活塞、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的控制,拉伸吊装钢绞线,提升顶升钢梁,操作安装简单,安装精确度高,提升距离大,提升了施工效率。优选的,所述第一临时吊耳通过螺栓与所述固定支撑结构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方便对所需顶升位置的上进行安装与拆卸。优选的,所述第二临时吊耳通过螺栓与待提升钢梁的梁面固定连接。采用这种结构,方便在待顶升的钢梁上进行安装与拆卸。优选的,所述液压泵站包括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所述夹片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连接,并控制多个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所述千斤顶液压泵站与千斤顶相连,并控制多个液压千斤顶中的活动活塞,所述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均与电气自动控制箱相连接。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电气自动控制箱相对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的控制,调配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下端夹片和液压千斤顶中的活动活塞工作状态,对吊装钢绞线进行拉伸,使操作过程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设备安装好后,启动电器自动控制箱,通过电器自动控制箱对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的控制,调配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液压千斤顶中的下端夹片和千斤顶的活动活塞之间的配合,将吊装钢绞线进行拉伸,提升所述待提升钢梁。其中,采用的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能同时控制两台以上的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下端夹片和液压千斤顶中的活动活塞。其中,通过电器自动控制箱控制控制夹片液压泵站,夹片液压泵站控制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对吊装钢绞线的锁紧或解锁。其中,所述待提升钢梁提升至预定高度是由多次单次顶升作业完成的,所述单次顶升的具体步骤是: 通过所述电器自动控制箱,同时控制千斤顶液压泵站和夹片液压泵站,控制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下端夹片和液压千斤顶的活塞互相配合,通过液压千斤顶的活动活塞,对吊装钢绞线进行固定距离的拉伸; 在吊装钢绞线拉伸后,液压千斤顶内设置的位移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电器自动控制箱,通过电器自动控制箱的自动调节,调整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状态,液压千斤顶的活动活塞恢复原始状态,完成单次循环。其中,所述顶升支座是采用八字形固定方式固定于顶升钢梁上。采取这种方法可以确保千斤顶可顺利安装在顶升支座上,同时保证千斤顶下端钢绞线在顶升过程中的顺利穿出,通过八字形钢吊带将钢梁重量传递至顶升支座,通过顶升支座将钢梁重量传递给千斤顶,达到更好的提升效果。其中,所述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不少于4组,分别设置于顶升钢梁的梁面的四个顶端。通过采用多组设备可将重量均分于每个液压千斤顶,从而实现50吨至上万吨的钢梁吊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通过吊装钢绞线,将第一吊耳和提升箱与顶升支座和液压千斤顶连接,在由顶升支座上设置的钢吊带,钢吊带上设置有的第二临时吊耳将待提升钢梁与顶升支座固定连接,实现待提升位置上的固定支撑结构与待提升钢梁间连接,通过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内设置的上端夹片和下端夹片的配合实现待提升钢梁的提升。采用这种设备达到了操作简单,设备安装便捷,可移植性强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方法;启动电器自动控制箱,通过电器自动控制箱对夹片液压泵站和千斤顶液压泵站的控制,调配液压千斤顶中的上端夹片、液压千斤顶中的下端夹片和千斤顶的活动活塞之间相互的配合,将吊装钢绞线进行拉伸,提升所述待提升钢梁。采用这种方法达到了吊装精度高,操作过程更安全,吊装高度更长,吊装吨位更大,施工效率高并有较好的经济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组设备的侧视图。图2为电器自动控制箱控制流程图。图3工作状态主视图。图4拱肋的剖视图。图5顶升钢梁的俯视视图。图6工作状态的俯视视图。图中标记:待提升钢梁-101,第二临时吊耳-102,钢吊带-103,液压千斤顶-104,顶升支座-105,吊装钢绞线-106,提升箱-107,第一临时吊耳-108,已安装拱肋-109,上端夹片-110,下端夹片-111,活动活塞-112,电器自动控制箱-201,夹片液压泵站-202,千斤顶液压泵站-203,位移传感器-204,第一螺孔-401,第二螺孔-5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吨位钢梁液压同步顶升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在待提升钢梁(101)上的至少四组提升部件,其中每组所提升部件包括:第一临时吊耳(108),所述第一临时吊耳(108)设置于待提升位置上的固定支撑结构,所述第一临时吊耳(108)与提升箱(107)固定连接; 若干个第二临时吊耳(102),若干个所述第二临时吊耳(102)设置在待提升钢梁(101)表面;至少两根钢吊带(103),其一端均连接在钢梁(101)表面的所述第二临时吊耳(102)上,另一端连接在顶升支座(105)上;液压千斤顶(104),所述液压千斤顶(104)设置于顶升支座(105)下端,所述液压千斤顶(104)包括上端夹片(110)、下端夹片(111)和位移传感器(204),所述液压千斤顶(104)的通孔与所述顶升支座(105)的通孔对齐;液压泵站,所述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104)和电气自动控制箱(201)相连接;吊装钢绞线(106),所述吊装钢绞线(106)的一端与提升箱(107)固定连接,所述吊装钢绞线(106)的另一端穿过顶升支座(105)的通孔和液压千斤的通孔后,通过液压千斤顶(104)上设置的上端夹片(110)和下端夹片(111)进行固定;通过吊装钢绞线(106),将第一吊耳(108)和提升箱(107)与顶升支座(105)和液压千斤顶(104)连接,在由顶升支座(105)上设置的钢吊带(103),钢吊带(103)上设置有的第二临时吊耳(102)将待提升钢梁(101)与顶升支座(105)固定连接,实现待提升位置上的固定支撑结构与待提升钢梁(101)间连接,通过液压泵站与液压千斤顶(104)内设置的上端夹片(110)和下端夹片(111)的配合实现待提升钢梁(101)的提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用祥王俊叶颜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