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848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蜗轮蜗杆结构其蜗轮采用注塑工艺生产不能实现脱模的问题。本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之间啮合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的齿上中部设有内凹面,蜗轮包括左单半蜗轮和右单板蜗轮,所述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将上述的内凹面均分,所述的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能够各自独立注塑成型而成,且能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蜗轮。本蜗轮蜗杆结构具有传动稳定性好、传动效率高、噪音小及采用注塑工艺生产能实现脱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蜗轮蜗杆结构,特别是一种用在车用执行器减速机构上的蜗轮蜗杆结构。
技术介绍
车用执行器减速机构中的传动机构一般是如图1的斜齿轮蜗杆传动,通过斜齿轮I与蜗杆2之间的啮合连接来实现力的传动,但存在的问题是:其啮合为点接触,传动稳定性较差,减小了扭矩从而力的传动效果不好且降低传递效果,同时还增大了啮合噪音。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人们将上述的斜齿轮蜗杆传动机构改成了如图2的蜗轮蜗杆结构,其蜗轮蜗杆结构包括啮合连接的蜗轮和蜗杆2,蜗轮上设有多个均匀设置的齿,齿与齿之间具有间隙,其齿的中部设有内凹面31,啮合传动时,其内凹面31与螺杆面接触连接(即面啮合)。该结构能改善传动稳定性、提高扭矩传递效率及降低噪音的目的,但是却存在着其他问题:其蜗轮通常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生产,该蜗轮结构无法脱模,在生产上带来很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使得蜗轮在采用注塑工艺制造时容易脱模的蜗轮蜗杆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之间啮合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的齿上中部设有内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包括左单半蜗轮和右单板蜗轮,所述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将上述的内凹面均分,所述的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能够各自独立注塑成型而成,且能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蜗轮。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结构中,所述的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之间的固定连接是:三轴定位铆合固定连接,即在左单半蜗轮上开设三个安装孔,在右单半蜗轮上设置与上述三个安装孔相匹配的三个铆钉,通过将铆钉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上进行固定连接。在上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结构中,所述的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之间的固定连接为螺栓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蜗轮蜗杆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其蜗轮蜗杆传动为面啮合,提高其传动稳定性及其传动效率,同时降低了噪立曰;2、其蜗轮由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固定安装连接而成,其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可以实现注塑工艺制造且能脱模,即可实现注塑工艺进行生产蜗轮,使蜗轮生产更为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斜齿轮蜗杆传动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蜗轮蜗杆传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蜗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斜齿轮;2、蜗杆;3、蜗轮;31、内凹面;32、左单半蜗轮;33、右单半蜗轮;4、安装孔;5、铆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之间啮合连接的蜗轮和蜗杆2,蜗轮的齿上中部设有内凹面31,啮合传动时,其内凹面31与蜗杆2上的两齿间的间隙面为面接触从而实现面啮合,这样传动稳定性提高,同时传动效率高,由于面接触其接触摩擦的噪音也相对点接触的小。蜗轮包括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板蜗轮,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将内凹面31均分,由于内凹面31均分后,由于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各自结构上没有两侧凸出中间内凹的结构,这样通过注塑成型工艺成型后实现方便脱模,在生产上更加容易、高效率及低成本。其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通过三轴定位铆合固定连接,即在左单半蜗轮32上开设三个安装孔4,在右单半蜗轮33上设置与三个安装孔4相匹配的三个铆钉5,通过将铆钉5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4上进行固定连接。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斜齿轮1、蜗杆2、蜗轮、内凹面31、左单半蜗轮32、右单半蜗轮33、安装孔4、铆钉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主权项】1.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之间啮合连接的蜗轮(3)和蜗杆(2),所述蜗轮(3)的齿上中部设有内凹面(3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3)包括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板蜗轮,所述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将上述的内凹面(31)均分,所述的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能够各自独立注塑成型而成,且能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蜗轮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之间的固定连接是:三轴定位铆合固定连接,即在左单半蜗轮(32)上开设三个安装孔(4),在右单半蜗轮(33)上设置与上述三个安装孔(4)相匹配的三个铆钉(5),通过将铆钉(5)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安装孔(4)上进行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之间的固定连接为螺栓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属于机械
它解决了现有的蜗轮蜗杆结构其蜗轮采用注塑工艺生产不能实现脱模的问题。本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之间啮合连接的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的齿上中部设有内凹面,蜗轮包括左单半蜗轮和右单板蜗轮,所述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将上述的内凹面均分,所述的左单半蜗轮和右单半蜗轮能够各自独立注塑成型而成,且能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蜗轮。本蜗轮蜗杆结构具有传动稳定性好、传动效率高、噪音小及采用注塑工艺生产能实现脱模的优点。【IPC分类】F16H1/16, F16H55/22【公开号】CN204677692【申请号】CN201520284410【专利技术人】乔海军 【申请人】浙江德普光电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蜗轮蜗杆结构,包括相互之间啮合连接的蜗轮(3)和蜗杆(2),所述蜗轮(3)的齿上中部设有内凹面(31),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3)包括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板蜗轮,所述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将上述的内凹面(31)均分,所述的左单半蜗轮(32)和右单半蜗轮(33)能够各自独立注塑成型而成,且能相互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蜗轮(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普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