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5444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包括:包括把手以及弯钩部,弯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弯钩头以及弯折段,弯折段与把手连接,弯钩头自身弯曲形成环圈并具有凸出的夹头,夹头与环圈之间形成并线夹角,并线夹角用于夹持待并线的第一电线,环圈用于圈住待并线的第二电线,转动把手带动弯钩头进而压迫第一电线紧密环绕于第二电线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并线结构不牢靠以及容易伤手等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并线操作过程的效率以及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并线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低压电线的并线工具。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建筑施工中的电线往往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并线。但是,并线过程中对人手的伤害比较大,手指容易起泡,同时,人工并线后线头不牢靠,容易抽出电线,且并线效率很低。而用钳子等常用工具进行弯线时,又容易对电线造成刮伤,且弯曲的线圈之间间隙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低压电线并线工具,以解决并线结构不牢靠以及容易伤手等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并线操作过程的效率以及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包括把手以及弯钩部,弯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弯钩头以及弯折段,弯折段与把手连接,弯钩头自身弯曲形成环圈并具有凸出的夹头,夹头与环圈之间形成并线夹角,并线夹角用于夹持待并线的第一电线,环圈用于圈住待并线的第二电线,转动把手带动弯钩头进而压迫第一电线紧密环绕于第二电线外。本技术低压电线并线工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弯钩部的弯钩头,将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或第三电线分离,待转动把手后迫使第一电线环绕于第二电线或第三电线外以高效形成结构牢靠的并线线圈头。优选地,弯钩部包括与弯折段连接的延伸段,延伸段的外径小于弯折段的外径,把手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延伸段由第一端伸入把手内且固定于第二端,进而弯折段固定且显露于把手外。优选地,把手为中空的套筒,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的内壁分别设有卡挡件,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通过卡挡件分别卡设于第一端以及第二端的内壁,延伸段分别穿过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延伸段的末尾具有螺纹并螺栓紧固于第二轴承,弯折段的外径大于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的内径。优选地,第一端的端面设有卡挡件,卡挡件为凸块或环板,环板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的内径。优选地,并线夹角为67 °,第二电线为一股或两股电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实施例一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弯钩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对应于图1的实施状态示意图;图5为对应于图4实施后的线圈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实施例二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利于对本技术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为本技术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实施例一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为对应于图1的实施状态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包括呈圆筒状的把手I以及弯钩部,弯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弯钩头2以及杆形的弯折段3,弯折段3与把手I固接,弯钩头2自身弯曲进而形成环圈20并具有凸出的夹头22,夹头22与环圈20之间形成并线夹角@,待并线的第一电线4夹持于该并线夹角@内,待并线的两股第二电线5穿过并圈置于上述环圈20内,转动把手I带动弯钩头2迫使第一电线4环绕于两股第二电线5外。较为优选地,上述弯钩部为弯杆件,上述并线夹角O为67°。在实施过程中,需先按上述结构特征预制一个并线工具,分别将第一电线4以及两股第二电线5分别穿设于相应位置,按图4中箭头方向转动把手即可逐步形成一个如图5所示的结构牢靠的并线线圈头。参照图2,为图1中弯钩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弯钩部还包括与弯折段3连接的延伸段7,延伸段7的外径小于弯折段3的外径,把手I包括第一端10以及第二端12,延伸段7由第一端10伸入把手I内且固定于第二端12,进而弯折段3固定且显露于把手I外。参照图3,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结合图1和图3所示,具体地,把手I为中空的套筒,第一端10以及第二端12的内壁分别设有卡挡件8,第一轴承90以及第二轴承92通过卡挡件8分别卡设于第一端10以及第二端12的内壁,延伸段7分别穿过第一轴承90以及第二轴承92,延伸段7的末尾具有螺纹并螺栓紧固于第二轴承92,以此,延伸段7被彻底紧固于把手I内。其中,弯折段3的外径大于第一轴承90以及第二轴承92的内径,以此,弯折段3无法伸入把手I内。较为优选地,卡挡件8为环板,环板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第一轴承90以及第二轴承92的内径,并且,第一轴承90以及第二轴承92可有轴向转动而不是完全固接于把手I内。另外,第一端10的端面也同样设有卡挡件8,通过卡挡件8限位住第一轴承90以及第二轴承92。实施例二:参照图6,为本技术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实施例二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作出了一些结构上的改变,不同点在于,上述各处的卡挡件8为凸块,凸块的凸起高度并不会影响到延伸段7的穿设。其他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因而不在此多加赘述。完成上述实施过程后,应能体现出本技术的以下特点:I)把手以及弯钩部的结构简单,取材制作方便;2)弯钩部的弯钩头设计巧妙,操作简单高效;3)压制并线后的线圈饱满牢靠,间隙很小,电线不易从中抽出。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技术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以及弯钩部,所述弯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弯钩头以及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弯钩头自身弯曲形成环圈并具有凸出的夹头,所述夹头与所述环圈之间形成并线夹角,所述并线夹角用于夹持待并线的第一电线,所述环圈用于圈住待并线的第二电线,转动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弯钩头进而压迫所述第一电线紧密环绕于所述第二电线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钩部包括与所述弯折段连接的延伸段,所述延伸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弯折段的外径,所述把手包括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所述延伸段由所述第一端伸入所述把手内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端,进而所述弯折段固定且显露于所述把手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为中空的套筒,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的内壁分别设有卡挡件,第一轴承以及第二轴承通过所述卡挡件分别卡设于所述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端的内壁,所述延伸段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所述延伸段的末尾具有螺纹并螺栓紧固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弯折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的端面设有所述卡挡件,所述卡挡件为凸块或环板,所述环板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轴承以及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并线夹角为67°,所述第二电线为一股或两股电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包括:包括把手以及弯钩部,弯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弯钩头以及弯折段,弯折段与把手连接,弯钩头自身弯曲形成环圈并具有凸出的夹头,夹头与环圈之间形成并线夹角,并线夹角用于夹持待并线的第一电线,环圈用于圈住待并线的第二电线,转动把手带动弯钩头进而压迫第一电线紧密环绕于第二电线外。本技术解决了并线结构不牢靠以及容易伤手等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并线操作过程的效率以及质量。【IPC分类】H02G1/14【公开号】CN204681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压电线并线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以及弯钩部,所述弯钩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弯钩头以及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弯钩头自身弯曲形成环圈并具有凸出的夹头,所述夹头与所述环圈之间形成并线夹角,所述并线夹角用于夹持待并线的第一电线,所述环圈用于圈住待并线的第二电线,转动所述把手带动所述弯钩头进而压迫所述第一电线紧密环绕于所述第二电线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卿张显宏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