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面快门以及照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44454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3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焦面快门以及照相机,防止从焦面快门的叶片构件产生的磨耗粉粒等的飞散。该焦面快门具备:底板(10),其具有曝光用的开口部;叶片构件,其由多个臂部、叶片以及将多个臂部及叶片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连结在一起的多个连结构件形成,并且所述叶片构件(40)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底板上,以开闭开口部;叶片构件(40)包含有在连结构件(47、57)的附近设置在臂部(41、42、51、52)上的粘接构件(60)。据此,在实现结构简单化、装置薄型化以及小型化等的同时,能够防止在连结构件的附近产生的对拍摄元件等产生影响的磨耗粉粒等的飞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对曝光用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叶片构件的焦面快门,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镜头照相机、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微单相机、旁轴相机等数码相机之中的、为对曝光用的开口部开闭而包含有使至少一个叶片与多个臂部相连结而形成的叶片构件的焦面快门以及照相机
技术介绍
作为以往的焦面快门,公知有如下的焦面快门,该焦面快门具有如下等构件:大致矩形的底板,其具有曝光用的开口部以及长孔;中间板,其与底板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并且与底板一起划分出叶片室,并且具有曝光用的开口部;辅助底板(背板),其与底板以及中间板隔开规定间隔而配置,与中间板一起划分出叶片室,并且具有长孔;为开闭底板的开口部而配置的前叶片(叶片构件)以及后叶片(叶片构件),其中前叶片(叶片构件)是以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底板与中间板之间的叶片室内,而后叶片(叶片构件)则是以移动自如的方式配置在中间板与辅助底板之间的叶片室内;前叶片用驱动构件,其是为了驱动前叶片而配置在底板的外侧,并且具有穿过底板以及辅助底板的长孔而与前叶片相连结的驱动销;后叶片用驱动构件,其是为了驱动后叶片而配置在底板的外侧,并且具有穿过底板以及辅助底板的长孔而与后叶片相连结的驱动销;橡胶制的缓冲构件,其固定在底板的长孔的端部,以便在快门动作结束时与前叶片用驱动构件以及后叶片用驱动构件的驱动销分别相抵接来缓和冲击,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底板或者固定于底板上的辅助板上呈网眼状设置有多个贯通孔,在底板与辅助板之间配置粘接片,另外,在辅助底板或者固定于辅助底板上的辅助板上呈网眼状设置多个贯通孔,在辅助底板与辅助板之间配置粘接片,使由于可动构件等的滑动等而产生的磨耗粉粒等粘接在粘接片上加以捕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在该焦面快门中,由于粘接片以将开口部的周围包围的方式在广泛的范围内配置,因此粘接片的使用量多,需要用于保持粘接片的专用的辅助板,所以导致部件增加,另外,由于在底板、中间板以及辅助底板的排列方向上,还在底板侧配置粘接片以及辅助板,在辅助底板侧配置粘接片以及辅助板,因此在厚度方向上导致装置的大型化等。另外,叶片构件由多个臂部、多个叶片、将两者以可动的方式连结在一起的连结构件(铆钉)形成,在叶片构件进行开闭动作之际,连结构件在面临开口部的路径上往返动作,并且在连结构件的区域也产生由滑动等引起的磨耗粉粒,但是在开口部的区域未配置任何的粘接片,因此在连结构件的周围产生的磨耗粉粒等飞散而直接通过开口部进入到配置有拍摄元件的区域的情况有可能会发生,作为异物混入对策(污染对策)并不可靠。特别是伴随着近年来拍摄元件的高像素化,针对附着在拍摄元件的拍摄面上的磨耗粉粒等异物,在以往并不会产生影响的数量或大小(尺寸),现在也会产生影响,期望更加可靠的异物混入对策。专利文献1:JP特开2003-2800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面快门以及使用了该焦面快门的照相机,在实现结构的简单化、部件数量的削减、装置的薄型化以及小型化等的同时,抑制直或防止开闭底板的开口部的叶片构件所产生的磨耗粉粒等异物飞散而进入到拍摄元件侧的情况,能够拍摄更加高精细的图像。本专利技术的焦面快门具有:底板,具有开口部;叶片构件,对开口部进行开闭;叶片构件包括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撑在底板上的多个臂部、至少一个叶片、将多个臂部以及叶片以转动自如的方式相连结的多个连结构件,其特征是,所述叶片构件包括设置在臂部上的粘接构件。根据该结构,通过叶片构件(相对于底板)进行转动,臂部和叶片围绕着连结构件相对转动,叶片构件的叶片开闭开口部。在此,由于臂部以及叶片的至少其中一方与连结构件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滑动),因此处于可产生磨耗粉粒等的状态,所产生的磨耗粉粒等在连结构件的附近(例如通过静电等)附着在臂部的表面等上。而由于在臂部的表面(单面或者两面)设置有粘接构件(例如粘贴在臂部的表面上的双面粘接胶带、呈薄膜状涂覆在臂部的表面上的粘接剂等),因此所产生的磨耗粉粒等异物在伴随着叶片构件的动作被甩离而飞散之前被粘接构件吸附而捕获。所以,能够降低或防止在叶片构件产生的磨耗粉粒等飞散而到达并附着于在其背后配置的拍摄元件等上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结构中,可采用粘接构件至少配置在连结构件的附近的结构。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连结构件的附近,在臂部的表面(单面或者两面)设置有粘接构件(例如粘贴在臂部的表面上的双面粘接胶带、呈薄膜状涂覆在臂部的表面上的粘接剂等),因此在连结构件的附近产生的磨耗粉粒等异物立刻被粘接构件吸附并捕获。所以,能够降低或防止所产生的磨耗粉粒等飞散而到达并附着在配置于其背后的拍摄元件等上的情况发生。在上述的结构中,可采用如下结构:臂部具有用于连结驱动销的连结孔,粘接构件(例如呈环状或者圆弧状)配置在连结孔的附近。根据该结构,在驱动销插入到连结孔中的状态下进行相对滑动之际,在连结孔的附近产生的磨耗粉粒等异物立刻被粘接构件吸附并捕获。所以,能够降低或防止所产生的磨耗粉粒等飞散而到达并附着在配置于其背后的拍摄元件等上的情况发生。在上述的结构中,可采用如下结构:连结构件包括:头部,与臂部的单面紧密接触,躯干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臂部的嵌合孔中并嵌合于叶片的嵌合孔中并被实施铆接处理,粘接构件在臂部的单面上呈环状配置于头部的周围。根据该结构,连结构件通过将躯干部插入到臂部的嵌合孔以及叶片的嵌合孔中之后实施铆接处理(将躯干部的前端区域压扁),从而与叶片固定为一体,并且被装配成头部以及躯干部与臂部的(与头部紧密接触的)单面以及嵌合孔的内周面相对滑动的状态。在此,由于在臂部的单面设置有呈环状配置在头部的周围(例如圆环状或者椭圆环状)的粘接构件,因此主要从头部与臂部(的单面)的紧密接触区域产生的磨耗粉粒等在头部的周围(例如通过静电等)一边附着一边通过伴随着臂部的动作而产生的离心力等的甩离作用而飞散之前,被在附近设置的环状的粘接构件吸附并捕获。这样,通过仅在头部所处的臂部的单面并且在头部的周围呈环状设置粘接构件,从而减少了部件数量,另外,实现了轻量化,同时能够将所产生的磨耗粉粒等有效的捕获而防止其飞散。在上述的结构中,可采用如下结构:在臂部的单面上,在连结构件的头部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标线。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臂部的单面上,在头部的周围设置有环状的标线,因此例如以标线为目标而在其外侧(不粘贴在标线之上),能够将粘接构件尚精度的粘贴在头部的周围的规定位置置,可容易的进行粘贴作业。在上述的结构中,可采用如下结构:连结构件包括:头部,与臂部的单面紧密接触,躯干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臂部的嵌合孔中,并且嵌合于叶片的嵌合孔中并被实施铆接处理,粘接构件在臂部的单面上被配置成面状并覆盖除了头部之外的区域。根据该结构,连结构件通过将躯干部插入到臂部的嵌合孔以及叶片的嵌合孔中之后实施铆接处理(将躯干部的前端区域压扁),从而与叶片固定为一体,并且被装配成头部以及躯干部与臂部的(与头部紧密接触的)单面以及嵌合孔的内周面相对滑动的状态。在此,由于在臂部的单面上设置有成为覆盖除了头部之外的区域的面状(例如形成为包含有使头部露出的圆孔并覆盖单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的片状)的粘接构件,因此主要从头部与臂部(的单面)的紧密接触区域产生的磨耗粉粒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面快门,具有:底板,具有开口部,叶片构件,对所述开口部进行开闭;所述叶片构件具有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撑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臂部、至少一个叶片、将所述多个臂部以及叶片以转动自如的方式相连结的多个连结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臂部上的粘接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上健太永野俊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